魏穎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yī)院,洛陽,471000)
高血壓腦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CH)屬于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致殘率與病死率較高,并且多數(shù)患者會在不同程度上遺留殘疾。HCH患者具有漫長的康復過程,再加上經(jīng)濟、家庭、社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患者很容易產(chǎn)生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這不僅會對功能康復產(chǎn)生影響,同時還可能影響患者的生命質量[1]。為此,臨床上亟需及時尋找一種有效護理措施對患者進行干預,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本研究在HCH患者護理過程中應用了綜合護理模式,獲得了顯著效果,有效改善了或者的睡眠以及生命質量,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yī)院收治的HCH患者8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1例。觀察組男30例,女11例,平均年齡(59.68±5.12)歲,平均出血量(66.58±3.68)mL,出血位于小腦、丘腦、基底節(jié)區(qū)的患者分別有3例、7例、31例。對照組中男28例,女13例,平均年齡(60.02±5.08)歲,平均出血量(67.02±3.53)mL,出血位于小腦、丘腦、基底節(jié)區(qū)的患者分別有2例、10例、29例。比較2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經(jīng)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
1.2 納入標準 1)自愿參與;2)臨床資料完整。
1.3 排除標準 1)不愿參與;2)近期活動性出血;3)患病前存在明顯意識障礙、認知行為功能障礙;4)并發(fā)嚴重臟器功能異常;5)中途退出。
1.4 研究方法
1.4.1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 指導患者定期復查病情、按時服用藥物、科學合理飲食等。
1.4.2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為患者提供綜合護理服務
1.4.2.1 心理干預 通常情況下,HCH患者發(fā)病突然,會促使患者在不同程度上出現(xiàn)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為此,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全面評估,為其提供針對性的心理疏導,構建良好護患關系,以此來提高患者的配合度與依從性;鼓勵患者將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勇敢表達出來,以此來減輕心理壓力。
1.4.2.2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發(fā)病機制、防治知識、治療方式等,通過發(fā)放健康知識宣傳手冊、口頭講解等方式來幫助患者對疾病進行全面認識,更加積極主動的配合治療。
1.4.2.3 康復護理 將患者肌力、意識以及生命體征作為依據(jù),為其制定針對性的康復方案,主要包括保持早期關節(jié)功能位、進行主動與被動肢體鍛煉、加強日常生活能力訓練等:1)早期康復護理:由責任護士與康復技師根據(jù)評估結果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康復方案,如合理擺放肢體功能位、被動活動大關節(jié)、按摩肢體、體位定時更換等,每次鍛煉時間控制在15~30 min之間,鍛煉3~6次/d;2)穩(wěn)定期康復護理:等到患者病情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之后,可指導其行坐位訓練,進行電療;與此同時,還要指導患者行利手交換訓練與吞咽功能訓練,在此過程中嚴格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若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便可指導其行站位平衡、上下樓梯、步行、重心轉移與站立等訓練,控制每次訓練時間在30~60 min之間,3~5次/d;3)發(fā)病后期康復護理:可采用神經(jīng)肌肉電刺激、按摩以及運動等方式,對患者加強日常生活能力訓練指導,行太極拳、上下樓梯、慢跑以及散步等活動。
1.5 觀察指標 比較2組護理前后功能障礙、睡眠質量及生命質量情況。功能障礙:采用FMA[2](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價量表)評價采用NIHSS(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評價2組患者神經(jīng)功能狀況。睡眠質量:采用PSQI[3](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評價2組患者護理后的睡眠狀況,以5分為臨界值,5分以上表示睡眠質量不佳,分數(shù)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生命質量:采用《中文版SF-36生活質量量表》[4-5]評價2組生命質量,總分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生命質量越高。
2.1 功能障礙比較 2組護理前FMA評分與NIH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護理前比較,2組護理后FMA評分均有所提高,NIHSS評分有所降低,且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睡眠質量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護理后日間功能、睡眠藥物、睡眠障礙、睡眠效率、睡眠時間、睡眠潛伏期、睡眠質量等各項PSQI評分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2組FMA評分與NIHSS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2 2組睡眠質量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3 生命質量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 生命質量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各項生命質量評分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HCH通常在精神緊張、用力屏氣、排便、過度興奮、情緒激動等情況下發(fā)生,起病急,病程進展快,對患者生命健康與生命質量均造成了嚴重影響。為此,本研究分別為2組患者提供了常規(guī)護理與綜合護理服務,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FMA評分、各項生命質量高于對照組,NIHSS評分、護理后日間功能、睡眠藥物、睡眠障礙、睡眠效率、睡眠時間、睡眠潛伏期、睡眠質量等各項PSQI評分低于對照組,可知通過為HCH患者提供綜合護理服務,有利于改善改善的功能障礙狀況與睡眠質量,促使其生命質量提高。綜合護理屬于一種全面性的護理服務模式,不僅對疾病本身進行了關注,同時還注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整體康復效果。通過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有利于加深其對疾病相關知識的認識,進而提高配合度與依從性,樹立治療信心;康復訓練指導有利于減輕患者的中樞神經(jīng)功能受損程度,對相關神經(jīng)細胞修復進行有效促進,充分將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的重組作用發(fā)揮出來,提高大腦功能的可塑性。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有利于改善HCH患者的功能障礙、睡眠質量,提高生命質量,推廣價值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