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檔案:
閆為華,石家莊市東風西路小學語文教師,橋西區(qū)語文學科名師。她一直醉心于語文教研,采用“大單元主題閱讀”的教學模式,提升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有效提高了課堂的實效性。她撰寫的教師個人課題《主題式大單元閱讀教學課堂模式的實踐與研究》獲市優(yōu)秀課題獎,參加市、區(qū)優(yōu)質課評比均獲一等獎。作為學校語文學科的帶頭人,她先后編寫了《詩香潤童年》《作文新天地》《古詩評價手冊》等校本教材,促進了學校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
課堂教學
○閆為華
【課前思考】
《百合花開》選自冀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這個單元的主題是“在少年,我要飛翔”。立足于本單元的主題,我們將理解“反襯手法”在烘托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作為訓練點。教學時運用“以文帶文”的形式,通過與《海燕》《鳥鳴澗》《入若耶溪》的對比閱讀,引導學生感悟反襯手法在文中烘托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以中心議題引導學生質疑,使學生在品讀—感悟—交流—提升—再品讀這樣的階梯式前進中形成情感上的共鳴,受到精神上的洗禮。
【教學過程】
1.以人引花,巧妙鋪墊?!栋俸匣ㄩ_》這篇文章中,隱含著作者的影子。上課伊始,以林清玄的故事導入,(四十年前,一位少年隨父親在田間地頭流汗挨餓,辛苦地勞作。但在他的心中卻有著超越凡人的夢想,那就是成為作家。聽了他的想法,父親感到很好笑,告訴他不要做夢了。而他堅持信念,從17歲起便發(fā)表作品,20歲時便推出自己的第一本書,30歲已得遍臺灣所有的文學大獎,當年的這位少年就是林清玄。)正是想當作家的這個理想,促使他付出了艱苦的努力,最后才成為臺灣著名的作家。(意圖:通過這個小故事,不僅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為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打好基礎。)
2.初讀賞花,領略文意。在鋼琴曲《秋日私語》的伴奏下,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朗讀課文,并且用恰當?shù)恼Z言說說自己欣賞到了一株怎樣的百合。(意圖:這個問題的設計,不僅完成了對文本的整體感知,而且凸顯了百合的形象。我們認可學生自主多元的感悟,哪怕是最膚淺的發(fā)現(xiàn),因為課堂需要從學生的心靈揚帆起航。)
3.研讀品花,感悟精神。以“這朵百合花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開出了美麗的花朵,那么它在文中說過哪些感人至深的話語呢?”引導學生畫出有關的詞語、句子,輕輕地讀一讀,細細地品一品。(意圖:以規(guī)范具體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進行研讀。)經(jīng)過課堂中的質疑、交流、碰撞,學生找到百合說的三句話,再引導學生回歸文本細細品味:“百合花的話都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學生帶著這樣的問題,再次回歸文本,引導他們從百合的生長環(huán)境和百合的做法中去感悟百合“堅定的信念”,從面對鳳蝶、鳥雀的嘲笑中去感悟百合“執(zhí)著的追求”,從成功后的百合體會百合不炫耀、不張揚的品質。(意圖:在這幾部分的學習中,學生圍繞中心議題以自主閱讀、勾畫重點、標注感受為學習方法潛心讀書,使學生在個性化的閱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林清玄的作品清新流暢,在平易中透著感人的力量,靜下心來去品讀這篇《百合花開》,不僅是學習,更是一種享受,此時的課堂需要沉靜。
4.賞讀悟花,明確寫法。百合成長過程中,除了自然環(huán)境的惡劣以外,還有另一種阻力,那就是別人的諷刺和嘲笑,或者是好心的勸告。對那種自信心不足,意志不堅定的人來說,這種諷刺嘲笑和好心的勸告,或許是致命的。作者之所以用大量的筆墨寫雜草對百合的諷刺,蜂蝶鳥雀對百合的勸告,就是為了反襯百合對自己充滿了自信,反襯了百合意志的堅定。在這里運用“以文代文”的方法,引導學生結合高爾基的《海燕》一文進行對比閱讀,進一步感悟反襯的手法在烘托人物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意圖:通過兩篇文章的對比閱讀,初步感悟反襯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并能進行簡單的仿寫練習。)
亦教亦思
○閆為華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不惑之年,我接手了校教導主任的工作,新的責任,新的挑戰(zhàn),更促使我陷入深深思考。課堂教學中,我一直不滿足做一個單純的“教書匠”,而是不停地反思、探索,醉心于教研,努力積累經(jīng)驗,提升自己。做一個好的語文老師我可以信心滿滿,現(xiàn)在,我有了更遠的目標,我還要帶領東風小學的教師在教學中亦教亦研,盡享智慧人生。
1.“主題閱讀”——一見傾心。2014年,我有幸和“大單元主題閱讀”結緣,新穎的課型、靈動的課堂教學讓我的語文教學之路豁然開朗。我上北京、下煙臺,零距離地聆聽名家的講學,收獲很多,感慨頗深,于是我們班便成了我的第一片實驗田。我教孩子們學習圈點批注,學生在與作者對話,與文本對話,與人物對話實踐中,激越了心靈,提升了能力。我們學習制作思維導圖,將文章精華濃縮于一張紙上;我們開展讀書論壇,《向“美麗”靠近——我眼中的居里夫人》《永遠的榜樣——雷鋒》《評說三國英雄》,在唇槍舌劍的交鋒中,孩子們辨明了真理。新穎的內(nèi)容、豐富多彩的呈現(xiàn)形式,讓我發(fā)現(xiàn)學生自身潛藏的能量是巨大的,只要你給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平臺,搭建一個階梯,他們必會還你無限精彩。
2.思想分享——滿園春色。“大單元主題閱讀”給我們的語文課堂帶來切實的改變,我們先后嘗試了“單元導讀課”“以文帶文”“讀寫聯(lián)動”等幾個主題閱讀使用頻率最高的課型。這些新課型深深吸引了參與教研的老師們,尤其是“以文帶文課”,它以“課外閱讀課內(nèi)學”為著眼點,立足一個訓練點進行有效練習,實現(xiàn)了“一課一得”。例如: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偷瓜》教學,老師采用課前預習單的形式實現(xiàn)學生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再上課,在針對《偷瓜》一課核心問題討論時,老師有意圍繞“文中都采用了哪些細節(jié)描寫刻畫人物?”這一中心話題讓學生展開學習,為學習后兩篇文章做好鋪墊?!锻倒稀芬晃膶W完后,老師采用“以文帶文”的方法,繼續(xù)教學另兩篇描寫童年趣事的文章,學生就能直接抓住細節(jié)描寫談感受,實現(xiàn)了語文教學的高效。
3.一個信念——永不止步。多年從事一線教學,我懂得語文教學極其重要的任務就是增加語文的積累,提升學生閱讀與表達的能力。于是,我?guī)ьI老師開發(fā)古詩校本教材《詩香潤童年》,讓學生在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中打好人生底色;我研究作文教學,帶領老師創(chuàng)編了作文教材《作文新天地》,為學生寫得一手好文章奠定堅實的基礎。為了更好地做好“主題閱讀”研究,我始終堅守在教育第一線,堅守在語文教學的崗位上,樂此不疲。我深深地體會到“堅持是一種習慣”,當堅持成為一種“耐力”,在某一刻耐力也會上升為一種智慧。
4.且行且思——上下求索。兩年來我一直行走在“主題閱讀”之海,也曾收獲了幾朵浪花,幾串貝殼,幾行足印。但是怎樣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水平,利用學校豐富的圖書資源,更好地開展特色閱讀課,就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現(xiàn)實問題。于是我們依托重慶樹人教育研究院和親近母語研究院,在“主題閱讀”的基礎上又開展了“群文閱讀”,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質量,讓閱讀豐潤學生童年,讓閱讀真正點亮學生航燈,讓書香與師生一路同行。
○石家莊市橋西區(qū)教研室 邵 坤
閆為華老師對語文教學的研究可謂沉迷且執(zhí)著,《百合花開》課堂就是她進行“主題閱讀”實踐課的一個縮影。自從和“主題閱讀”結緣,閆老師一直行走在“主題閱讀”的路上,課程的建立、課型的打磨、專題的研討、專項的學習,她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完善自己的教學,和學生一起成長,成就了語文教學的豐富多彩。
“情”——撥動學生情感心弦。語文老師不是一般的讀者,她不但要自己感悟,還要承擔引導學生感悟的職責,我們看到閆老師對語文的摯愛深情。整個課堂呈現(xiàn)出整體的戰(zhàn)略構思,有力的骨架支撐,線清,點明。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巧妙引入與文本水乳交融的林清玄的一段材料,勾引出學生心中的好奇,使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入課。自主探究環(huán)節(jié),以生為本,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圍繞探究點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環(huán)節(jié)簡單清晰,閱讀完成了由“欣賞”到“心賞”,是讀的超越和升華,有效地將文本價值的引領推向更深處。不論課前導入還是入課后的配樂課文朗讀,閆老師在努力營造一種氛圍,把對文本的深深喜愛,對學生的殷殷期盼與切切關注貫穿課堂的始終。
“效”——搭建有效學習通道。教師對教材解讀深刻、全面,對每個字詞、每個句段都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使得教學游刃有余。教學目標制訂簡練、精準,圍繞“以人引花—初讀賞花—研讀品花—賞讀悟花”這幾個環(huán)節(jié)有條不紊地展開教學,既有明確的過程與方法的提示,又有具體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要求,這樣便于學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最為可貴的是對文本的理解不限于內(nèi)容,而是同時引導學生理解語言表達的形式。寫百合開花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寫蜂蝶、鳥雀呢?引導學生領略了一種重要的表達方法,就是“反襯”,從而理解寫鳥雀、蜂蝶就是為了更好地凸顯百合的精神。隨后采用“以文帶文”的形式學習高爾基的《海燕》,通過思考“作者通過反襯手法的運用突出海燕的什么特點?”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反襯”手法的作用。
“和”——營造平等對話氛圍。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平等參與者,當學生讀了“我們要全心全意地、默默地開花,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時,教師隨機引導:“誰知道老師欣賞它什么呢……我欣賞它成功后的不張揚……”這是一種精致的飽含智慧和情愫的對話,由此引導學生的閱讀漸入佳境。這說明閱讀教學的對話藝術,實際上是教師引導、點撥和參與的藝術。因此,在閆老師的課堂上沒有華而不實的表演,只有心與心的交流和碰撞,她以嫻熟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帶著那一個個嘹亮著童音的翅膀,在主題閱讀的天空中自在飛翔,讓他們盡情享受著語文課的魅力。
教育是一條沒有終點的路,閆老師和她的團隊始終在播種希望,耕耘理想。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相信,有了百合花般不懈的努力,默默的耕耘,在且歌且行且思中,他們定能收獲一路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