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湄
摘要:隨著農村外出務工的人數(shù)逐年遞增,留守兒童群體數(shù)量也隨之增加,由于留守兒童嚴重缺少家庭教育環(huán)境,所以使得他們在心理素質、學習成績、思想觀念、道德行為等方面均出現(xiàn)了不良傾向。本文對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學校教育
一、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1.隔代教育效果較差
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模式通常為隔代監(jiān)護,即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顧孩子,他們對孩子有著極強的溺愛心理,且教育觀念落后,加之他們年事已高,沒有更多精力和體力去關注孩子成長,所以導致家庭教育嚴重缺失。同時,由于長輩與孩子的年齡差距過大,在思想上出現(xiàn)了代溝,使得長輩無法理解孩子的想法,難以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對孩子的不規(guī)范行為進行糾正教育。
2.家庭教育方法不科學
由于留守兒童的父母長期不在子女身邊,使得彼此都非常想念對方,當父母抽出有限的時間回家一次時,通常都會滿足子女的各種要求,其中既有合理的,也存在不合理的,若是任由這種情況發(fā)展下去,則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利影響。如,有的父母為使子女在家聽話,會以金錢和物質作為誘餌,讓孩子好好學習,在這種不恰當?shù)慕逃椒ㄏ拢⒆雍苋菀尊B(yǎng)成唯利是圖的性格,對其未來成長非常不利。
3.家庭教育觀念不正確
留守兒童的家長常年在外務工,他們自身文化素質不高,易受到社會不良習氣的影響,對孩子教育觀念產生誤區(qū)。大部分外出務工的家長將過多的精力和時間用在了工作上,他們認為金錢才是最重要的,能夠給他們帶來更好的物質生活。所以,這部分家長不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甚至還將金錢觀念灌輸給孩子,使孩子錯誤認為讀書學習是無用的。
4.留守兒童道德行為不規(guī)范
筆者在多年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留守兒童性格分化現(xiàn)象較為嚴重。有些留守兒童由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逐漸養(yǎng)成了膽小、懦弱的性格;有些留守兒童,則因為脫離父母的管教和約束,性格變得越來越暴躁,他們不但十分任性,而且還喜歡好勇斗狠;還有部分留守兒童的自我控制力較差,不講衛(wèi)生、挑三揀四,他們不聽長輩的教導,以自我為中心,常常說謊騙人,偶爾還會進行一些小偷小摸。這些問題值得引起各方的重視和深思,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及時的解決,長此下去,極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的解決對策
1.發(fā)揮學校教育的主導作用
學校應當主動承擔起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責任,充分發(fā)揮出學校在教育方面的優(yōu)勢。首先,應建立留守兒童成長檔案袋和聯(lián)系卡制度,并加強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習和生活上,多給留守兒童一些關心和關愛,逐步加強與留守兒童家庭的聯(lián)系。其次,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開辦家長學校,借此來對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人進行定期培訓,可將培訓的重點放在與留守兒童思想、心理和行為指導有關的方面上,使監(jiān)護人了解不利于留守兒童良好道德品質形成的因素,以及這些因素可能對兒童成長所造成的影響,從而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注意和預防。在培訓方式上應采用多種形式相結合,如讓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人講述親身經(jīng)歷,并就其中問題進行集體討論,找出有效的解決方法,從而使監(jiān)護人進一步明確培訓的目的。
2.創(chuàng)新學校與家長的溝通聯(lián)系方式
在網(wǎng)絡信息時代到來的今天,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聯(lián)系更加方便,實時溝通成為可能。教師可借助強大的網(wǎng)絡和先進的通信技術,創(chuàng)新學校與家長之間的聯(lián)系方式,增進彼此的交流與溝通。在這一過程中,留守兒童的家長可以通過教師的反饋,掌握孩子的學習及生活情況,同時還能增強家長對學校的信任程度,從而主動配合教師開展家庭教育。本學期開始,筆者通過手機微信中的群組功能,建立留守兒童家庭討論組,保留群內所有家長的聯(lián)系方式,以便隨時進行聯(lián)絡,增進了與家長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微信媒體將學校組織的比賽、開展的各項活動等內容,在討論組中與留守兒童的家長進行分享,家長可以利用這些信息與孩子進行溝通,給予關懷,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3.優(yōu)化家庭教育環(huán)境
兒童的健康成長除了離不開親情的關懷之外,還需要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只有保持和諧的家庭成員關系,才能使父母更加疼愛自己的子女,也才能有效解決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問題。為此,應當逐步對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進行優(yōu)化。作為孩子的家長要對家庭狀況予以全面考慮,并將保證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作為改善家庭環(huán)境的重點,如果迫于生活壓力,不得不出外打工,父母應當留下一人照看子女,讓孩子在童年的時光里得到更多的關愛。即使父母全部出外打工,也應適當抽出一些時間回家看看自己的孩子,給他們多些陪伴,讓孩子從父母的身上感受到家庭的溫暖,這樣能夠使孩子與家長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融洽,對于兒童的健康成長十分有利。
4.定期開展留守兒童家訪活動
家訪是構建留守兒童良好家庭教育環(huán)境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應當定期開展家訪活動。通過家訪能夠面對面地與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人進行溝通,在這一過程中,可對監(jiān)護人提出一些建議,如多與孩子進行溝通、重視家庭觀教育等等。同時還可借助家訪向監(jiān)護人普及家庭教育的知識,使其了解當代兒童身心發(fā)展的特點,使學生在寄養(yǎng)家庭中,也能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很多留守兒童是由祖輩監(jiān)護,爺爺、奶奶是他們的監(jiān)護人,由于祖輩的年齡較大,與孩子之間交流容易產生代溝,不利于家庭教育的開展。對此,筆者在進行家訪時,告知孩子的監(jiān)護人,遇到不懂的教育問題時可以咨詢學校,確保使留守兒童在寄養(yǎng)家庭中得到良好的教育。
結論:總而言之,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問題必須引起家長、學校和社會的高度重視,為留守兒童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促進他們身心健康成長。在留守兒童教育中,學校要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積極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指導家長正確的教育方法,促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互配合,不斷提高留守兒童的教育成效。
參考文獻:
[1]余少奇,陳晨,徐曉剛,李先剛.蘇北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現(xiàn)狀調查及對策研究[J].文教資料,2015(3):43-44.
[2]劉偉,劉建華.關于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問題的反思[J].文理導航(下旬),2017(2):54-55.
[3]李桂英.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現(xiàn)狀與對策淺析[J].青海教育,2017(8):79-80.
[4]任彩霞.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論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J].新課程(上),2016(6):73-74.
(作者單位:廣東省化州市麗崗鎮(zhèn)中心小學5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