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丁群
內(nèi)容摘要:轉(zhuǎn)變教學方式,實施生本閱讀,調(diào)動學生與生俱來的內(nèi)在力量,讓學生在閱讀中體驗快樂,從而學會閱讀,愛上閱讀,是我們語文課程改革必走之路。筆者采用微講壇的教學方式,收效明顯,以供借鑒。
關鍵詞:微講壇 閱讀 課堂
“微講壇”指的是語文課堂中,教師為了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自覺性、主動性,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安排,在不同時段將講壇交還給學生,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自學的成果,并通過與同學互動交流,強化對所學知識的掌握,讓學習成為自主的行為。
一.教學內(nèi)容選取上注重課內(nèi)、外的有機融合,讓課堂更有廣度。
首先,“微講壇”要設計自主學習單給學生自學,那我們在設計自主學習單的時候,盡量設計一些需要學生閱讀大量的課外資料才能完成的題目。例如,《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一課,在收集資料方面,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查找有關季羨林的資料以及德國的風情民俗,整理后做成剪貼畫或PPT。接著,根據(jù)教學的需要,我在選取教學內(nèi)容的時候,就選取了感受德國人獨特的“愛花”情懷為主線,然后安排了以下的環(huán)節(jié):課前交流有關季羨林的資料以及德國的風情民俗;課中讓學生結合“德國的奇麗景色”這一問題,談自己結合文中的詞句“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由此想到了什么”。課后,我再布置學生閱讀季羨林的作品《留德十年》,又或者搜集“以小見大”課外閱讀文,讀一讀,然后像學習課文一樣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展示閱讀成果。學生要完成以上的任務,必須查找大量的課外資料,還要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提取、整理,這樣,學生雖然只是進行了一篇文章的學習,但所涉及的課外文本就可能是三篇、五篇或更多。這樣可以讓學生積少成多,增加閱讀量。
二.教學方式選取上注重多元方式的融合,讓課堂更有深度
1.融入思維導圖,讓課堂更有深度。閱讀是將信息讀進腦子里,就是“輸入”,說話、寫筆記、繪制思維導圖是將理解的信息透過各種方式表達出來,就是“輸出”。如果只閱讀不整理,就是只有輸入?yún)s不輸出,這樣的理解效果是很差的。而思維導圖從“閱讀”開始,抓到重點,理解了重點詞之間的邏輯關系,再將之繪制成思維導圖,最后讓學生圍繞思維導圖說自己的理解,這樣的過程,就是學生將理解到的信息表達出來的過程,是提升學生的邏輯思考力、加強記憶力、訓練腦力的最佳方法。所以,從本學期起,我把思維導圖引進了課堂,以此來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自己的花讓別人看的》一課,我課前先讓學生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然后把“講壇”交還學生,讓他們上臺展示自己的教學成果。課中,在師生的共同學習下,繼續(xù)完成思維導圖,讓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深入。最后,我在學生談完學習收獲之后運用今天學到的方法自主探究《荷蘭的郁金香》一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去完成練習并展示。我想,如果我們的課堂長期這樣訓練學生,學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思維條理性,思維的深度都一定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2.融入多元交流,讓課堂更有深度。采用“微講壇”這種教學方式的閱讀課堂,都是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沒有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就進行不了“微講壇”。首先,在學生的層面:我們要看學生所分享的成果或提出的問題,是否建立在第一個問題或第一個同學的回答的基礎之上,每一個同學的發(fā)言是否會引起其他同學的思考。以我那節(jié)課的第一個問題的交流過程為例,第一個學生交流時想到了一些關于花的四字詞語,第二個同學則在他的基礎上說了更多花的四字詞語,他的回答激發(fā)了第一個同學的情感,于是進行了感情朗讀,而他的情感朗讀讓第三個同學想象到了很美的畫面,他的想象又讓第四個同學聯(lián)想到了描寫花的詩,過程中,我給了學生時間和權利,讓他們充分進行思考,充分表達自己的思維成果,由一個學生帶動另一個學生,由學生自己去說、去評、去拓展,學生參與的廣度和思維的深度自然會大大提高。另外,在教師的層面:自從采用了“微講壇”的教學方式,我很多時候去觀課,都會發(fā)覺少了老師更深入引導學生品悟文本的環(huán)節(jié),這樣的課堂是不可行的,為此,我努力去嘗試改變,例如在引導學生交流“奇特的民族”這個問題的時候,學生能理解的,我都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但對于“美麗”的深層意義,如果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交流,我覺得是不可行了,所以我在引導學生交流時設計了以下幾個小環(huán)節(jié):1、“這種境界”是怎樣一種境界?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指的是什么?2、在生活中哪些事也是屬于“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當然,在以上的環(huán)節(jié)中,我都采用“微講壇”的形式,把課堂的時間,空間交還給學生,學生在老師的不斷放手中,品讀課文越來越有深度的。
總之,課堂采用“微講壇”的教學方式,學生就能成為獲取知識樂趣的第一主人。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qū)街口街新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