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桂林市公安局供稿
關鍵字:公安 電子身份證 認證技術 實名認證
電子身份證,即將公民個人身份,通過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可信網絡身份認證技術,結合人臉識別的生物技術手段比對后,在手機上生成的電子證件,用于用戶身份識別。常用的為帶時間戳的二維碼。
該應用依據《居民身份證法》,以身份證制證數據為基礎,通過國家“互聯(lián)網+可信身份認證平臺”簽發(fā)與實體身份證芯片唯一對應的電子映射文件——電子身份證, 實現互聯(lián)網上的“實名+實人+實證”的真實身份認證,在公安管理范圍內,辦理線下、線上業(yè)務、享受公安服務、接受公安檢查時、效用等同于實體證件。通過多因子認證技術在保護公民隱私信息的同時,能夠解決“我就是我”的問題,公安機關可為群眾提供更為便捷的互聯(lián)網便民應用。
CTID即是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推出的身份證網上應用憑證,CTID以身份證制證數據為基礎,是公安部認可的國家法定證件及身份憑證。
NFC讀卡器,讀取身份證芯片編號的設備,一般主流安卓手機都支持NFC。
USB-OTG讀卡器,讀取身份證芯片編號的設備,可搭配安卓手機。
藍牙讀卡器,讀取身份證芯片編號的設備,可搭配安卓和蘋果手機。
電子身份證分為普通電子身份證和簽名電子身份證。普通電子身份證:實現實名+實人的身份認證;簽名電子身份證:實現“實名+實人+實證”的身份認證。
普通身份證對全國市民開放,群眾輸入身份證,姓名,活體人臉識別方式注冊,注冊之后即可生成普通電子身份證(實名+實人)。
普通電子身份證升級為簽名電子身份證(實名+實人+實證),需要具備桂林戶籍。群眾攜帶身份證原件到桂林簽名電子證的派出所或分局受理點,提交二代證,個人信息,現場拍照,設置身份證密碼,即可完成受理。受理點受理成功后24小時,群眾可通過身份證密碼或刷身份證+活體人臉識別來升級為簽名電子身份證。
見圖1
圖1
網絡身份認證是依托現有二代證制證數據資源,簽發(fā)與實體身份證件唯一對應的網上映射證件,建設一整套基于身份證的網絡可信身份管理體系,面向行業(yè)用戶提供網絡身份認證服務,支撐具有中國特色的網絡可信體系,為服務“互聯(lián)網+”國家重大戰(zhàn)略打下堅實基礎。
網絡身份認證系統(tǒng)內部關系如圖2所示。
認證數據源是以身份證制證信息為基礎,將身份證登記項目(姓名、身份證號碼、有效期限等)作為要素進行映射,經數字簽名形成網上映射證件,并賦予唯一編號(Cyber Trusted ID)。
圖2
圖3
圖4
圖5
5.4.1 系統(tǒng)采用深度學習的人臉識別算法,識別精度高
采用先進而標準的核心技術架構,綜合運用形狀特征(HOG特征)、灰度特征(LBP特征)、皮膚紋理特征(GABOR濾波器)等多種特征并進行融合,采用LPP、PCA、LDA對特征降維,實現高性能、高精度、可靠的人臉比對算法。
5.4.2 采用高質量的身份證制證照片作為比對源
圖片清晰,358x441 像素
圖片大小在20K~80K
5.4.3 姿態(tài)適應性
左右搖擺:[-30°, 30°]
俯仰角度:[-30°, 30°]
旋轉角度:[-30°, 30°]
建立光照模型,適應多種光照環(huán)境
對接網絡身份認證的服務端設備為數字簽名服務器,性能參數配置通常為3U、500mm×430mm×132mm 、600W、1000Mbps×2、15KG,保修期為一年。
可信身份受理終端所需設備為產品名稱:臺式可信身份認證讀卡器、簽名Ukey、雙目攝像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