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琳
(遼寧省國有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建設林場,遼寧 阜新 123100)
文冠果是我國特有的樹種,可應用于能源和藥材方面。文冠果具有很強適應性,在我國很多地區(qū)均有分布,尤其在我國北方地區(qū)栽培比較集中。同時文冠果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文冠果種子存在休眠現(xiàn)象,其種子在不經任何處理的自然條件下,萌芽率只有6%,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種子育苗的發(fā)展。目前對于文冠果的無性繁殖方式主要有嫁接、扦插和組織培養(yǎng)三種方式,其中無性扦插是文冠果最普遍的繁殖方法之一。它是利用植物細胞的再生能力,將植株營養(yǎng)器官部分插入營養(yǎng)液和土壤中,使器官生根,最終形成新的植株。優(yōu)點是繁殖快、易操作、管理簡單等。扦插繁殖的最突出優(yōu)點是不受季節(jié)因素的制約,而且能大大縮短幼苗期的時間,實現(xiàn)短時間內快速育苗的需求。本研究以遼寧阜新地區(qū)的文冠果母樹作為實驗材料進行試驗研究,篩選出適于根插繁殖的最佳條件。
文冠果莖段和根均采自遼寧阜新地區(qū)。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研發(fā)的ABT生根粉。
選取健康無病蟲害,長勢一致樹齡相同的文冠果作為母樹,將文冠果樹枝上有芽點的部位作為扦插枝條。扦插方法可分嫩枝扦插和老枝扦插兩種。在母樹采集的扦插枝條長度10~15 cm左右,粗度0.2~0.5 cm為宜,采集時間選在晴天的清晨,此時溫度適宜,植物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不強,采集后把插穗置于陰涼潮濕處。扦插前也對扦插枝條進行消毒,消毒液選擇0.3%的多菌靈,然后用蒸餾水沖洗干凈。
文冠果莖段扦插和根插剪取長度分別為3 cm、 6 cm和9 cm的插穗來研究不同的插穗長度對生根率的影響。根插母株樹齡1齡、2齡、3齡、10齡和20齡文冠果地下根,長度為12 cm,直徑為0.5 cm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根作插穗,比較文冠果母樹樹齡對文冠果扦插生根率的影響。
每個莖段留有2~4芽點,保留頂部的2~3片嫩葉。上端做平切,形態(tài)學的下端做斜切。做好標記,每個處理所需要的數(shù)量用繩了整齊捆好。扦插時上下端不能顛倒。
扦插后噴透水每隔3~5 d噴水1次,相對濕度80%左右。棚內溫度控制在25~33 ℃為宜。扦插前期濕度90%,中后期70%~80%。出芽后,及時除草、防治病蟲。
從表1可以看出,文冠果不通過扦插方法影響成活率,根扦插的平均成活率為59.0%,顯著高于硬枝扦插的24.0%和嫩枝扦插的35.3%。而嫩枝正處于文冠果生理發(fā)育的旺盛期,較硬枝扦插更容易成活。
表1 不同扦插方法對文冠果扦插成活率的影響
注:表中數(shù)據為各處理的平均數(shù);同列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Tukey法,P<0.05,下同
本試驗以扦插生長80 d的幼苗為研究對象,測定幼苗的根數(shù)、根長和生根率,結果顯示(表1),不同插穗長度的選擇對文冠果根插成活率有一定的影響。硬枝扦插、嫩枝扦插和根插選取長度為 6 cm 插穗的平均成活率均高于 3 cm 和 9 cm 的插穗,插穗最佳長度為 6 cm。
通過不同根插穗長度對生根數(shù)、根長的影響,結果如表2,顯示根插長度為6 cm,平均生根數(shù)、平均根長和生根率顯著高于3 cm和9 cm的插穗。原因可能是較短的插穗(3 cm)的營養(yǎng)物質的儲備量不足,滿足不了根對養(yǎng)分的需求,而較長的插穗(9 cm)因長度過長而影響插條的有效利用率。
表 2 不同根插穗長度對文冠果根生根率的影響
表3試驗結果顯示,1、2、3齡母樹對扦插后平均根數(shù)和生根率之間無顯著性差異,而顯著高于10齡、20齡母樹的平均根數(shù)和生根率。說明母株的樹齡相差越大扦插生根率相差越大,原因是母樹樹齡越大其生根率和生長量均下降的結果,其內部所含的抑制物質的含量越高,插穗生根能力越差。因此,文冠果根插插穗的選擇以 1~3齡母株樹齡為最佳。
表3 不同樹齡插穗對文冠果生根率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證明,插穗的選取與文冠果的扦插生根率關系密切,生根能力強的插穗能大大提高扦插的成活率及插穗的生根率。相比硬枝和嫩枝扦插,根扦插成活率最高,生長也較為旺盛,是扦插的最優(yōu)選擇。根插以6 cm的插穗的扦插成活率最高,插穗長度過短自身所儲存的養(yǎng)利不足,過長影響生長的有效利用率。而年輕的樹齡成活率最高。因此,文冠果插穗以1~3齡母樹樹齡,6 cm長的根插穗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