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婕
活性炭是一種黑色多孔的固體炭質(zhì),由木、煤等材料通過粉碎、成型或由均勻的煤粒經(jīng)炭化、活化加工而成。主要成分為碳,含少量氧、氫、硫、氮、氯等元素。普通活性炭其比表面積為500~1 700 m?/g,具有很強的吸附性能,是用途極廣的一種工業(yè)吸附劑。中國林科院科信所對這種被廣泛應用的林化產(chǎn)品——木基活性炭的出口情況進行了長達十數(shù)年的監(jiān)測和分析,并于每月出有《活性炭出口月度分析報告》。
在很多領域,木基活性炭與煤基活性炭有著一定的可替代性,本篇《概要》除以木基活性炭分析為主外,將煤基活性炭亦列為分析監(jiān)測對象,本《概要》將活性炭分為木基活性炭(HS:38021010)和其他(煤基)活性炭(HS:38021090),前者包括以椰殼、果殼、木材等為原料生產(chǎn)的活性炭,后者主要是以煤為原料生產(chǎn)的活性炭。本文是對近年活性炭出口數(shù)據(jù)整理,抽取基要點概括整合而成,數(shù)據(jù)主要源自海關的出口統(tǒng)計和本所的調(diào)研數(shù)據(jù)。
一、活性炭出口總體情況
多年來,活性炭出口均呈現(xiàn)平穩(wěn)態(tài)勢,如圖1所示,最近5年,每年出口數(shù)量約24~27萬t,每年平均增幅在3%左右。在出口的活性炭中,木基活性炭出口數(shù)量一般穩(wěn)定在5.3-6.3萬t,其在活性炭出口總量中所占比例約22%~25%,呈連年略減之勢,但其平均離岸價則呈遞增之勢,從1 570.11美元/t增到1 680.49美元/t。在煤基活性炭出口量微增的同時,其出口平均離岸價卻有著較明顯的下滑趨勢,即從2013年1 358.43美元降到2016年的978.14美元,2017年價格略有反彈,達到1 054.27美元/t (見圖1)。
二、2017年活性炭出口分析
1.出口基本情況
2017年,中國大陸共出口活性炭26.77萬t,出口額達3.19億美元,平均離岸價為1 190.48美元/t。全年出口中,91.78%以一般貿(mào)易方式出口,8.12%為特殊監(jiān)管區(qū)物流貨物。全年出口高峰月在8月,低谷期為2月。
在2017年活性炭出口中,木基活性炭5.82萬t,金額9 786.36萬美元,平均離岸價為1 680.49美元/t;煤基活性炭20.95萬t,金額2.21億美元,平均離岸價為1 054.27美元/t。正如圖2所示,木基活性炭出口數(shù)量相當于煤基活性炭的近三成,平均離岸噸價比煤基活性炭高出近六成。就出口價格而言,煤基活性炭價格走勢平穩(wěn)向上;木基活性炭價格彈性較大,漲跌不一,但亦為向上趨勢 (見圖2)。
2.出口目的地
2017年,中國大陸的活性炭出口以亞歐為主要目的地,至亞歐出口量占到中國大陸出口總量的87.20%,其中亞洲53.82%,歐洲33.38%。其余輸往北美、拉美、非洲和大洋洲的數(shù)量分別占4.62%、3.82%、2.97%、1.39% (見圖3)。
在亞洲,日本和韓國是中國大陸活性炭出口的主要市場,2017年中國大陸輸往該二地的活性炭數(shù)量占輸往亞洲總量之比分別為35.06%和25.64%,占全國出口總量之比分別為18.87%和13.80%。在歐洲,比利時、意大利和荷蘭是中國大陸活性炭出口的主要市場,2017年中國大陸輸往該三地的活性炭總量占中國大陸出口至歐洲總量的58.28%,占全國出口總量的19.45%。對各主要目的國的出口量詳見圖3。
木基活性炭主要出口至亞洲(占木基活性炭出口總量的70.18%),其次出口至歐洲(12.26%),其他市場依次為拉美(8.01%)、北美(5.47%)、非洲(3.66%)等,如圖4所示。
3.產(chǎn)地和出口口岸
目前,中國大陸出口活性炭貨源地主要集中在山西、寧夏、天津、福建、上海等地,如圖5所示,2017年自該五地出口的活性炭占大陸出口總量的89.00%。在2017年出口的煤基活性炭中,92.55%來自山西、寧夏和天津,其中40.75%產(chǎn)自山西,31.93%產(chǎn)自寧夏,19.87%產(chǎn)自天津;木基活性炭出口主要(94.73%)源自福建、上海、江西、浙江、山西、河北、江蘇,其各自所占比重分別為:48.16%、20.32%、8.60%、5.83%、4.76%、4.24%。
大陸活性炭主要從天津、太原、福州和上海四個一級海關出口,四關區(qū)出口量之和約占大陸活性炭出口總量的95.96%,其中前兩個關區(qū)以出口煤基活性炭為主,后兩個關區(qū)主要出口木基活性炭。2017年共有19.08萬t的煤基活性炭(約占煤基活性炭出口總量的91.08%)從天津海關出口,1.25萬t(5.98%)從太原海關出口。2017年共有2.77萬t木基活性炭(約占木基活性炭出口總量的47.56%)從福州海關出口, 1.79萬t(30.76%)從上海海關出口,此外還有6 159.37 t(10.58%)從天津海關出口。
4.出口流向和出口經(jīng)營單位
2017年,中國大陸木基活性炭出口的主要流向是從產(chǎn)地福建、上海、江西等地流向亞洲國家(見表1),具體是:從福建流向亞洲的印尼、韓國、印度、越南、日本、泰國和歐洲的法國、意大利等地;從上海流向亞洲的日本、韓國和北美的美國等地;從山西流向拉美的秘魯?shù)鹊亍?/p>
木基活性炭出口的主要貨物流由幾家大公司的集中出口形成,而其他分散、小量的貨物流向由眾多小公司的出口形成。2017年,中國大陸木基活性炭出口的單位約有370多家,共出口了5.82萬t木基活性炭,其中南平元力活性炭有限公司、福建元力活性炭股份有限公司、福州泰京化工有限公司是出口量最大的3家公司,出口量合計占大陸木基活性炭出口總量的36%強;前10家公司出口占比達64.67%,排在三甲之后的公司還有上海金湖活性炭有限公司、上海興長活性炭有限公司、福建省芝星炭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美德維實偉克貿(mào)易(上海)有限公司、江西元力懷玉山活性炭有限公司、河北德謙環(huán)??萍脊煞萦邢薰尽⑸轿餍氯A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前20家公司的出口占比77%強。
2017年,中國大陸70.18%木基活性炭的產(chǎn)品流向了亞洲, 主要是流向日本、韓國、印度、印尼、越南和泰國等地。各主要出口公司在各出口目的國的出口份額詳見表2。
表2的數(shù)據(jù)表明,出口前三甲公司在這7個亞洲主要目的國中都占有較大的比重。在日本市場,上海興長活性炭有限公司、河北德謙環(huán)??萍脊煞萦邢薰菊紦?jù)了主要位置;在韓國則以南平元力為主角;印度市場以多家主要企業(yè)為共同主導;印尼市場以南平元力活性炭有限公司和福州泰京化工有限公司為主;越南市場是出口前三甲的共同市場;泰國也是多角共主的局面。
與活性炭出口略有不同的是,煤基活性炭出口物流方向,主要是從主產(chǎn)區(qū)的山西、寧夏、天津流向亞洲和歐洲。出口到亞洲的煤基活性炭數(shù)量雖然也是最大的,但與歐洲相比并不懸殊。煤基活性炭的出口流向:從山西流向亞洲的日本、韓國和歐洲的意大利等地;從寧夏流向亞洲的日本、韓國和歐洲的荷蘭、比利時、意大利等地;從天津流向亞洲的日本和歐洲的比利時、荷蘭等地。煤基炭的出口特點為:巨大的貨物流量是由眾多經(jīng)營單位匯聚而成,并不集中在某幾個單位的出口上。2017年從事煤基炭出口的單位多達41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