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舒樂
摘 要:紅松是我國東北地區(qū)常見的樹種之一,病蟲害一直是困擾其發(fā)展的主要因素。介紹了紅松常見的病蟲害種類以及相關(guān)的防治技術(shù),為廣大相關(guān)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guān)鍵詞:紅松;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8)03-0086-02 中圖分類號: S763.7 文獻標志碼: B
1 紅松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原則
紅松較易受到病蟲害的影響,常發(fā)生的病蟲害種類較多。常見的病害有皰銹病、爛皮病、立枯病、落針病等;常見的蟲害有球蚜、松梢螟、松毛蟲等[1]。紅松病蟲害的防治應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生物為主、化學為輔”為原則,加強預防,以治療為輔助;而在防治措施中,以物理和生物措施為主,化學農(nóng)藥防治為輔。
由于化學農(nóng)藥在病蟲害的防治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加之前些年的大量使用,導致害蟲及病菌的抗藥性增強,防治越來越困難。同時,農(nóng)藥的使用還殺死了大量害蟲及病菌的天敵,導致病蟲害的發(fā)生越來越頻繁。而以物理和生物方式進行防治,則能長期有效保護環(huán)境,整體防治效果較好。
2 紅松常見病害的防治
2.1 皰銹病
主要發(fā)生在樹干及下部的枝條上,受害初期,樹木枝干部位的樹皮發(fā)生腫脹,并產(chǎn)生裂紋??蓱{借風力在茶蔗子和馬先蒿一類植物與紅松之間來回傳播,傳播速度極快。其主要防治方法有以下3點:①造林時注意不要營造純針葉林,應營造針闊混交林,其有利于抑制病害發(fā)生。②及時進行幼林撫育,鏟除林內(nèi)的茶蔗子和馬先蒿一類植物,減少病害的轉(zhuǎn)移寄主[1]。另外,要及時修剪樹枝,增加林間通風、透光率,降低林間濕度。③及時處理已發(fā)病樹木,發(fā)病初期可在發(fā)病部位涂上含酚油或焦化蠟的藥劑;發(fā)病較為嚴重時,要清除病株。
2.2 爛皮病
病菌從樹木長勢衰弱的枝干部分或梢部的傷口侵入,使受害的枝干干枯后死亡。這種病一般只在長勢衰弱的紅松中發(fā)生,傳播性不強。其防治方法主要有:加強林間管理,提高紅松的抗性;及時伐除枯樹病木、被壓木和病樹林,保持林地衛(wèi)生;在5月初,用2波美度石硫合劑和50%蒽油乳膏1∶5的乳劑進行噴干和涂刷患部。
2.3 立枯病
一般是由絲核菌或者鐮刀菌引起的。這兩種病菌一般寄生于土壤中的植物殘體上,可侵入種子、幼苗以及長勢較弱的樹木。如果防治不及時,可能會造成大量的幼苗死亡。其防治措施為:①注意排水,使林地干爽,并采用多菌靈等藥劑對土壤進行消毒;②播種之前對種子進行催芽,縮短種子在土壤中的時間,因為種子發(fā)芽過程中比較容易被這兩種病菌入侵;③合理施肥,培育壯苗,提高其對病毒的抗性;④發(fā)現(xiàn)有病苗時,需及時拔除并焚燒,避免病菌擴散。
2.4 落針病
病菌對于幼苗及成林都有一定的侵染性。感染落針病后,針葉落地、樹木枝梢光禿,影響其正常的生長發(fā)育。該病害沒有很好的防治方式,一方面可通過合理的水肥管理,提高樹木的抗性;另一方面可通過藥物防治,一般利用代森銨500倍液噴霧,防治林齡15年左右、樹高3 m以下的林分。
3 紅松常見蟲害的防治
3.1 球蚜
紅松的主要蟲害之一。該蟲害一年可發(fā)生3代:第1代幼體在5月上旬開始逐步出現(xiàn),到6月成熟,6月下旬為第2代若蟲末期。第3代若蟲于8月末9月初出現(xiàn),以幼齡若蟲越冬。第2年4月末5月初,越冬若蟲發(fā)育成熟,并進行孤雌產(chǎn)卵,卵孵化后又產(chǎn)生第1代若蟲。球蚜的防治措施有以下2點:①培育、保護、利用其天敵,如異色瓢蟲、大灰食蚜蠅等,通過天敵降低其種群數(shù)量,減少其帶來的危害;②用農(nóng)藥防治,在5月中上旬,當?shù)?代病蟲開始集結(jié)于新梢的時候,噴灑殺螟松乳劑或40%樂果乳油800~1 000倍液來毒殺害蟲。
3.2 松梢螟
主要是其幼蟲對紅松的新芽和球果會造成一定的危害,如果害蟲數(shù)目過大,將會導致紅松頂梢枯死、分叉,影響紅松的生長發(fā)育,對其木材的價值也會造成較大的影響。因此,對于松梢螟的防治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①加強幼林撫育,促使幼林提早郁閉,可減輕為害;修枝時留茬要短,切口要平,減少枝干傷口,防止成蟲在傷口產(chǎn)卵;②培育、保護、利用其天敵赤眼蜂,當前我國已有大量赤眼蜂銷售,如果當?shù)厮缮颐l(fā)生面積較大,可通過放飛一定數(shù)量的赤眼蜂來降低松梢螟的種群數(shù)量;③松梢螟具有趨光性,可利用黑光燈以及高壓汞燈誘殺成蟲;④利用農(nóng)藥進行防治,在越冬成蟲出現(xiàn)期或第1代幼蟲孵化期,可噴灑50%殺螟松乳油1 000倍液、30%桃小靈乳油2 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6 000倍液、25%滅幼脲一號1 000倍液和50%辛硫磷乳油1 500倍液。
3.3 松毛蟲
松毛蟲是紅松最常見的蟲害之一,種類多,為害范圍廣,需要進行重點防治。不同種類發(fā)生特性略有區(qū)別,但是其防治措施基本如下:一是營造針闊混交林,可有效減少松毛蟲害的發(fā)生;二是封山育林,豐富林分結(jié)構(gòu),為其天敵如赤眼蜂等提供生活環(huán)境;三是采用1.2%煙參堿噴煙防治幼蟲,煙參堿與柴油的比例為1∶20,使用的藥量為0.4 L/667 m2。
參考文獻:
[ 1 ] 孫永,褚林生.淺談松樹常見病蟲害及防治[J].中國科技縱橫,2011(05):149.
(收稿日期:2018-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