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紹英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護理應用于糖尿病足疼痛護理中的效果。方法:隨機選擇我院201 5年10月至201 7年10月糖尿病足患者,共選取25例,對照組患者12例,采取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患者1 3例,主要予以心理護理。對兩組患者疼痛緩解情況和心理滿意度進行對比。結果:在對兩組患者進行VAS疼痛評分時,護理前對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當患者完成護理后,實驗組VAS疼痛評分為(1.2±0.7)分,對照組VAS疼痛評分為(4.1±1.4)分,組間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護理滿意度92.3%%,較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58.3%,兩組數(shù)據(jù)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糖尿病足患者臨床治療中,對患者展開疼痛護理時,將心理護理應用其中,不僅可以提升患者治療和護理依從性,而且還能緩解其疼痛癥狀,實現(xiàn)護理滿意度的提升。
【關鍵詞】心理護理;糖尿病足;疼痛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 2018) 03-073-02
糖尿病并發(fā)癥相對較多,其中病足相對比較嚴重,主要是由于末梢神經病變等因素造成,臨床癥狀:肢端壞疽與足痛等,因為患者長期忍受疾病折磨,加之可能出現(xiàn)截肢危險,所以糖尿病足患者極易出現(xiàn)緊張等情緒,使患者血糖和睡眠等受到不利影響[1]。對此,糖尿病足患者疼痛護理時,對心理護理進行應用,能夠明顯改善患者不良情緒,使其治療與護理依從性得到顯著提升。為了進一步分析心理護理應用于糖尿病足疼痛護理中的效果,本文選擇49例患者進行研究,詳細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糖尿病足患者,共選取25例,對照組患者12例,實驗組患者13例。在對照組中,女性患者5例,男性患者7例,患者平均年齡為(53±7)歲,平均病程(8.2±1.5)年。在實驗組中,女性患者6例,男性患者7例,患者平均年齡為(54.5±6.5)歲,平均病程(8.6±1.5)年。在對照組、實驗組患者進行一般資料比較時,其差異均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疼痛護理時,主要是以常規(guī)護理為主,具體包括:飲食護理和藥物指導等,同時定期進行血糖和血壓等檢查。實驗組則是在對照組基礎上,主要加強心理護理,主要護理方法:第一,心理疏導,因為糖尿病足患者經常出現(xiàn)足部疼痛感,如果患者病情嚴重,還會出現(xiàn)行動不便等情況,加之疼痛會造成患者無法入睡,從而出現(xiàn)焦慮和壓抑等情緒[2]。所以,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極其重要,首先護理人員需要以耐心負責態(tài)度,積極和患者進行交流和溝通,以便于創(chuàng)建良好護患關系,確保患者負面情緒得到及時宣泄;其次向患者予以鼓勵、安慰,只有正確調整心理狀態(tài),才能更好配合醫(yī)護人員完成臨床治療與護理工作。第二,心理健康教育,糖尿病足屬于糖尿病并發(fā)癥,由于患者缺少疾病正確了解,極易產生恐懼情緒,極易出現(xiàn)拒絕治療的行為,因此護理人員應向患者進行疾病的詳細講解[3]。例如:臨床癥狀和發(fā)病原因等。在此過程,護理人員應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進行講解,對于疑問耐心解答,直至患者掌握糖尿病足疾病,進而配合完成臨床治療。
1.3評估標準
對患者進行VAS疼痛評分時,主要是以患者疼痛評價為主,其評分具體分為4個等級,評分標準:7 -10分,疼痛劇烈,使患者食欲、睡眠受到不利影響;4-6分,患者疼痛明顯,并對其睡眠造成影響;1-3分,輕微疼痛,痛感在可以忍受范圍;O分,患者無疼痛癥狀。以本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評估表,主要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展開調查,具體分為三個等級,即不滿意、基本滿意、滿意,其滿意度為基本滿意率、滿意率總和。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選擇SPSS 21.0軟件進行研究數(shù)據(jù)的錄入,VAS疼痛評分用x±s表示,然后進行t的檢驗,護理滿意度用%表示,并進行X2的檢驗,當P< 0.05時,代表兩組數(shù)據(jù)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患者VAS疼痛評分
在對兩組患者進行VAS疼痛評分時,護理前對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當患者完成護理后,實驗組VAS疼痛評分為(1.2±0.7)分,對照組VAS疼痛評分為(4.1±1.4)分,組間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患者護理滿意度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92.3%,較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66.6%,兩組數(shù)據(jù)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對于糖尿病足患者,足部疼痛屬于常見臨床表現(xiàn),除了會影響患者生活質量之外,還會出現(xiàn)焦慮和恐懼等不良心理,如果患者不良情緒比較嚴重,通常會選擇放棄治療,從而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很難達到預期治療效果嗍。另外,由于糖尿病的病程較長,應在長期治療下實現(xiàn)病情控制,因此患者臨床治療過程,極易出現(xiàn)心理壓力和負擔,使其產生抑郁情緒,不利于血糖有效控制。由此可見,糖尿病足患者臨床治療中,加強心理護理干預,能夠緩解患者不良情緒,使其具有較強治療信心[5]。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采取心理護理,通過心理疏導、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干預,使患者不良情緒得以改善,研究結果顯示,患者進行護理后,實驗組VAS疼痛評分為(1.2±0.7)分對比,護理滿意度92.3%,對照組VAS疼痛評分為(4.1±1.4)分,護理滿意度58.3%,組間數(shù)據(jù)均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糖尿病足患者疼痛護理過程,將心理護理應用其中,能夠提高其臨床治療效果和護理滿意度,在緩解患者病情疼痛的同時,還能提高患者整體生活質量,具有較為理想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張嘉熙,李彥輝,劉燕.探討心理護理在糖尿病足疼痛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大家健康旬刊,2016,10(10):246-246.
【2】趙穎心理護理干預應用于糖尿病足疼痛護理中的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7,2(13):146-147
【3】黃海燕心理護理干預應用于糖尿病足疼痛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6):9-10
【4】張靈,徐成,周繼濤,等強化心理護理在糖尿病足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4,17(6):993-995.
【5】江海玲,劉潔珍,黃雪萍,等.家屬參與針灸聯(lián)合心理護理對糖尿病足截肢患者幻肢痛的效果評價[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3,20(12):1555-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