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宏文
摘 要:白樺樹是我國北方地區(qū)常見樹種,也是速生樹木品種,生命力極強。一般情況下,白樺樹被應用在園林綠化、草原與道路兩側,是環(huán)境綠化與生態(tài)林建設的主力軍?;诖耍瑢讟鍢渥鳛橹饕獙ο?,闡述其育苗與造林技術。
關鍵詞:白樺樹;育苗;造林技術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8)05-0063-01 中圖分類號: S792.153 文獻標志碼: B
1 白樺樹育苗技術研究
1.1 品種選擇
種植白樺樹先挑選種子,盡量選擇當年采收種子,如果種子的保存時間過長,會直接影響實際的發(fā)芽率[1]。另外,選種應籽粒飽滿且不存在畸形和殘缺的問題。最重要的是,白樺樹的種子不能存在病蟲害。
1.2 種子消毒處理
所謂消毒,一般包括種子消毒與播種用基質(zhì)消毒兩方面內(nèi)容。在種子消毒的過程中,應選擇使用60 ℃的熱水浸泡15 min,隨后使用溫水進行催芽處理,時間控制在12~24 h。對播種用的基質(zhì)進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鍋里炒熱,將病蟲燙死。
1.3 催芽
使用溫熱水浸泡種子,時間為12~24 h。種子吸水膨脹以后,即可將其取出。
1.4 播種
種子過小時,可用牙簽一端沾水,在基質(zhì)表面粘放,保證基質(zhì)被覆蓋的厚度是1 cm左右。隨后,在水中放入播種花盆,保證水深達到花盆高的1/2或者至2/3的位置,使水能夠逐漸浸上來。若種子大小適中,能夠用手或其他工具夾起,則在基質(zhì)中直接放入,點播的間距應控制在3 cm×5 cm。播種后,將基質(zhì)覆蓋好,厚度控制在種粒的2~3倍。在此基礎上,使用噴霧器與細孔花灑,淋濕播種的基質(zhì),在盆土略微晾干的時候,需要再次淋水。需要注意的是,澆水的力度要適中,以免力度過大將白樺樹種子沖出。
1.5 苗期管理
育苗工作的重點就是出苗期與生長期管理。白樺樹的小苗十分幼嫩,需每日取樣觀察,結合其根尖的狀態(tài)灑水。如果土壤濕度過大,根尖腐爛的概率容易提高;若土壤的濕度過小,根尖會受缺水因素的影響干枯。為此,土壤濕度的控制尤為重要。
在白樺樹幼苗出土以后,需使用比例為1∶1∶1的波爾多液,間隔10 d進行噴灑,有效地規(guī)避病蟲害的侵染。30 d后,幼苗就會長出側根,此時應選擇使用大水澆灌的方式。如果處于連陰雨天,在灌溉以后的2~3 d將遮陰的竹簾全部撤除,使得苗床的含水量下降。8月中下旬,白樺樹苗木的生長速度會下降,木質(zhì)化明顯加強,所以要適當減少澆水量。一旦病蟲害對莖葉或是根造成危害,必須立即施用藥劑將害蟲殺死。
因白樺樹屬于喜肥性的樹種,不適宜在貧瘠的土壤上種植,幼苗不具備較強的抗性,死亡率也相對較高。由此可見,在其生長時期,應多施用有機肥,并選擇氮肥加以施用。追肥盡量選擇在白樺樹苗木的生長盛期,即6—7月施用一次氮肥。在整個過程中,必須注重苗木除草的工作[2]。
2 白樺樹的造林技術
第一,白樺樹可以選擇直播造林的方式,也可以選擇植苗造林的方式。一般情況下,直播造林最好選擇秋季,在種子成熟的時候一邊采集一邊播種。撒播的區(qū)域要選擇雜草量少且土壤相對濕潤的地塊,無需覆土。而植苗造林則要選擇春季。
第二,通過塊狀針葉混交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針葉林發(fā)生病蟲害的概率,同時腐殖質(zhì)的含量會明顯增加。如果是5~7年生的移植大苗,可以在庭院綠化與道路綠化中應用。
第三,栽植的季節(jié)最好選在秋季,或者春季萌芽之前。栽植前,應在穴底回填所有的穴面腐殖土,且苗木要處于穴的正中心位置,保證深淺的合理性且根系要舒展。其中,培土的深度要超過地面4 cm。在造林地選擇方面,盡可能選擇林緣坡地或火燒跡地等區(qū)域。在造林完成1~3年內(nèi),需要每天開展1~2次的撫育工作。這樣一來,在幾年以后即可實現(xiàn)郁閉成林的目標。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白樺樹的生命力與適應性都相對較強,所分泌汁液能夠作為生理活性水,其樹皮藥用價值較高。此外,白樺樹同樣是觀賞性理想的樹種,所以,必須高度重視其育苗與栽培技術,以實現(xiàn)其種植效果的不斷增強。
參考文獻:
[ 1 ] 靳曉旭.白樺樹育苗與造林栽培技術分析[J].南方農(nóng)業(yè),2015(24):84,86.
[ 2 ] 遲守亮,田年軍,張龍.農(nóng)田地白樺播種育苗技術[J].中國林副特產(chǎn),2015(05):63-64.
(收稿日期:2018-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