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夢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國內照相機商品供應還比較緊俏,有不少照相機廠在以海鷗4B型為參照,生產類似的各種品名之120型雙鏡頭反光照相機,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在老百姓尚未普及彩色攝影的年代,用黑白120型膠卷的照相機是比較受歡迎的,其拍攝的底片能夠直接印像觀看,而135型照相機拍攝的底片需經過放大才便于觀賞呢。針對大眾的這種需求,北京照相機廠也想制造款普及型用120膠卷的照相機,但他們并不想再生產120型雙鏡頭反光照相機了,因為該廠曾制作過長虹牌和天壇牌鐵皮殼雙鏡頭反光照相機。
1981年夏,北京照相機廠在合并了四家企業(yè)之后成立了北京照相機總廠,并以德國產的一款用120型膠卷的簡易單反照相機為參照,于1982年向市場上推出了使用120膠卷的長城DF型簡易單反照相機。這款照相機采用了機械控制反光鏡板翻斗式快門,即反光鏡板與一弧形金屬片可組合出不同寬窄的開縫,掃過感光畫面曝光,通過機身右手處的拔插式快門速度調節(jié)鈕可以設定:B、1/30s、1/60s、1/125s、1/200s五個曝光控制速度檔位,啟動時快門的震動和聲響都比較大。
長城DF型簡易中畫幅單鏡頭反光照相機推出之后暴露了一些不可靠的質量問題,廠家又針對其不足之處作了些改進,并推出了長城DF-2型,后期的長城DF-2型單反照相機上沒有型號的標注(圖1)。
當年我花99元人民幣買了臺長城DF-2型簡易中畫幅單反照相機,這種相機采用了與放大機鏡頭接口一樣的M39×1螺紋接口,其配套的標準攝影鏡頭是可以當作放大鏡頭來使用的。鏡頭的標稱焦距是90mm,最大相對孔徑1:3.5。鏡頭的光學結構為3組4片,鏡片的表面鍍有單層光線增透膜。該鏡頭采用旋轉前鏡片來改變整個鏡組實際焦距值的方式進行焦點距離的調節(jié),即是用變焦原理來調焦的,這種調焦方式的攝影鏡頭拍遠景時成像質量較好(圖2),調焦到近距離時成像質量要差些,如用近攝接圈拍攝時也盡量把攝影鏡頭調焦環(huán)上的距離刻度設定在∞標志,這樣獲得的像質較好(圖3),北京照相機總廠為長城DF類中畫幅簡易單反照相機制作有不同長度的近攝接圈。
1984年,北京照相機總廠在長城DF-2后期型的基礎上幾乎是同期推出了長城DF-3自拍型(圖4)和長城DF-3閃光型(圖5)兩款中畫幅單反照相機,其市場售價均是113元人民幣/臺,帶有黑色的人造革相機套。
長城DF-3自拍型中畫幅單反照相機出現在市場上時我并未買,我覺得給長城DF-2型照相機外接一個獨立自拍器(圖6)后在功能上與長城DF-3自拍型是完全一樣的。當在商店里見到了長城DF-3閃光型中畫幅單反照相機我就毫不
1984年,北京照相機總廠在長城DF-2后期型的基礎上幾乎是同期推出了長城DF-3自拍型(圖4)和長城DF-3閃光型(圖5)兩款中畫幅單反照相機,其市場售價均是113元人民幣/臺,帶有黑色的人造革相機套。
長城DF-3自拍型中畫幅單反照相機出現在市場上時我并未買,我覺得給長城DF-2型照相機外接一個獨立自拍器(圖6)后在功能上與長城DF-3自拍型是完全一樣的。當在商店里見到了長城DF-3閃光型中畫幅單反照相機我就毫不
1984年,北京照相機總廠在長城DF-2后期型的基礎上幾乎是同期推出了長城DF-3自拍型(圖4)和長城DF-3閃光型(圖5)兩款中畫幅單反照相機,其市場售價均是113元人民幣/臺,帶有黑色的人造革相機套。
長城DF-3自拍型中畫幅單反照相機出現在市場上時我并未買,我覺得給長城DF-2型照相機外接一個獨立自拍器(圖6)后在功能上與長城DF-3自拍型是完全一樣的。當在商店里見到了長城DF-3閃光型中畫幅單反照相機我就毫不猶豫的買了一臺,因為我覺得它這閃光同步功能挺實用的(圖7)。
長城DF-3閃光型中畫幅單鏡頭反光照相機采用看后背黃窗的卷片計數方法,原理與海鷗4B類型的雙鏡頭反光照相機一樣(圖8),可拍6cm×6cm規(guī)格畫幅的照片12張或加上645畫幅遮擋框拍攝6cm×4.5cm規(guī)格的照片16張。
為讓初學者也能控制好曝光量,長城DF類簡易中畫幅單反照相機的頂部還印有曝光參考表(圖9),表格上以市售常見的GB21°/ASA100感光度膠卷為標準,快門速度選定為1/125s,這一檔快門速度再配合90mm標準鏡頭,手持拍攝時基本能保障照片不會因抖動而發(fā)虛。曝光參考表上劃分出了春、夏、秋、冬不同季節(jié)的光照強度差別,再按晴天、薄云、半陰、陰天等天氣狀況給出了相應的光圈值,沒有經驗的使用者根據拍攝時的環(huán)境條件,按表格上的提示來設定光圈就基本能拍出曝光差不多的片子了。
長城DF類單反照相機的反光鏡板翻斗式快門啟閉時震動大,在1/125s和1/200s速度檔手持拍攝清晰度還是有保障的,1/30s和1/60s往往就不太靠譜了,裝在三腳架上也難完全避免這種震動,況且我買的這臺長城DF-3閃光型單反照相機的三腳架螺孔是在后背蓋開/關塑料壓盤上(圖10),螺孔本身就是塑料件,非常不結實、不耐用。用長城DF-3閃光型單反照相機在室內用1/30s手持作閃光拍攝清晰度是沒有問題的,在弱光環(huán)境給長城DF類單反相機裝上帶快門線的手柄,用B檔作手持拍攝也是可以的(圖11)。如圖12所示的照片是在室內僅靠一只蠟燭光照明,用長城DF-3型單反照相機手持拍攝的,快門設定在B檔,站穩(wěn)端住照相機,屏住呼吸慢慢壓下手柄上的快門線扳機,在快門開啟后心里默念約1秒鐘的時間放松快門線結束曝光。這張照片為了拍出燭光的光芒放射線使用了F8的光圈(若加用星光鏡拉出來的光芒線就太假了),曝光組合的快門控制速度(B檔)約為1秒鐘,若用F3.5光圈和1/30s的快門速度拍攝,不僅曝光不足,還會因快門啟閉時的震動而令照片發(fā)虛。而我用B檔端穩(wěn)了相機手持拍攝,在快門開啟的瞬間相機是有震動的,隨后靜靜的近1秒鐘的曝光是穩(wěn)定的,所以照片上人物基本是清晰的。畫面上燭光環(huán)境氣氛很濃,用的是柯達IS0400彩色負片膠卷,顆粒較粗。當然,這種手持慢速拍攝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我是因為早年喜歡參加實彈射擊活動,練就了穩(wěn)定持槍的鐵手功夫,端穩(wěn)個照相機拍片是沒啥問題的。若把照相機裝在三腳架上用B檔拍攝這樣的燭光照片那就更有保障了,只是我平時很少用三腳架,覺得攜帶它是個累贅。
北京照相機總廠在推出了可裝卸鏡頭的長城DF類簡易中畫幅照相機之后,并未再為其制作除標準鏡頭以外的配套攝影鏡頭。我手里有只M39螺口的2×增距鏡(圖13),裝接在這長城DF-3閃光型單反照相機上拍遠景清晰度還算不錯,調焦到近處影像的分辨率和銳度就比較差了,特別是畫面四角比較模糊。
我曾用一只國產的荊江牌210mm鏡頭改裝上帶調焦環(huán)的M39螺口筒圈(圖14),用其拍攝外景人像照片效果很好(圖15),后來還改裝過一只長城牌210mm的座機人像鏡頭成像更好呢。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中期,市場上有一種帶計數黑背紙的國產無齒孔35mm黑白膠卷,可以安裝在任何看后背紅窗孔卷片計數的120型照相機內,拍出24mm×36mm畫幅的照片。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市場上還有改裝120型照相機卷片手輪為拍135膠卷的附件,即把照相機的原卷片手輪拆卸下來,換裝上這種帶計數盤的用135型膠卷的卷片手輪(圖16),并附有120型照相機裝135型膠卷的軸棍與取景框和畫幅遮擋框片等,當裝上35mm膠卷用長城DF的90mm F3.5鏡頭拍攝中、遠距離的照片時,影像的清晰度也不錯(圖17)。當年就有攝影附件加工廠把長城這種90mm F3.5攝影鏡頭加裝上MD、PK卡口的后接圈,前面再裝個遮光罩就按35mm單反照相機的中焦鏡頭賣了,還有個人造革的鏡頭筒包。時至今日在網上還能看到有賣當年改的這種中焦鏡頭的全新庫存品,成堆的在賣,很便宜的。
長城DF型的90mm F3.5鏡頭色彩還原有點偏紫紅色,拍彩色負片和黑白片或用于數碼照相機上是無需多慮的,用其拍彩色反轉片則要走點心了。
長城DF-3閃光型簡易中畫幅單反照相機采用折合式俯視取景器,取景調焦屏是塊磨砂玻璃。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市場上有賣樹脂材料做的6cm×6cm菲涅爾環(huán)帶透鏡中心裂像屏了,用戶可買塊裂像屏自行替換下磨砂玻璃屏(圖18),這樣取景對焦不僅明亮了許多,還有裂像輔助對焦呢。
如今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本文介紹的這臺簡易中畫幅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叫“長城DF-3閃光型”,人們普遍認為它是長城DF-4型,然后又把真正的長城DF-4型單反照相機給改稱為DF-5型了。
講述國產老照相機的歷史本身就承擔著去偽存真之義務,那么就讓大伙都來認識一下什么是真正的長城DF-4型照相機。圖19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北京照相機總廠在一些報紙和雜志上刊登的產品廣告,當年這廣告上白紙黑字加照相機的圖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印著,長城DF-4型單反照相機有自拍機、有閃光燈熱靴插座和接孔,不帶皮套的售價是126元人民幣/臺。都看清楚了、看仔細了!可別再滿攝影圈散布謊言了,居然還衍生出了個長城DF-6型照相機來!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