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翠芹
我參加自考,不是工作需要,而是為了陪伴孩子。因為我懂得了最好的家庭教育是陪伴而不是說教。
今年3月,我收到了山東師范大學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本科證書。也許這個證書對于年輕人來說,是很平常的事情,可是對于今年已經(jīng)52歲的我來說,意義重大。
我參加自考,不是工作需要,而是為了陪伴孩子。因為我懂得了最好的家庭教育是陪伴而不是說教。我生活在農(nóng)村,小時候似乎聽不到家庭教育這一說,我的父母更不知道要用什么方式教育孩子,在我的青春期時沒有及時引導,導致我不只是在學習上滑入低谷,后來的人生道路也是一塌糊涂。
上幼兒園和小學時,我一直被當作“別人家的孩子”來稱頌。1978年我升入初中,要在學校寄宿,對新環(huán)境的不適應,加之青春期的叛逆,我的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后來演變成了逃課、跟老師作對。有一次,我跟幾個同學晚上翻墻出去看電影,回來時被老師從墻角下堵住。第二天上課,班主任在班上教訓我們,當老師體罰我們時,我便和班主任對罵起來,然后拿起書包跑回了家。后來,母親到學校找到校長,校長跟班主任溝通后,我才得以復學,中考后勉強考入了一所普通高中。
升人高中后,我又變成了好孩子,認真學習,高一和高二上學期,我的學習成績始終保持在班級前十名,是老師和家長眼中的乖孩子。到了高二下學期,學校分快慢班,我被分到了快班。六個班級的好學生湊到了一起,我不再是拔尖的學生。當我不再有優(yōu)越感時,我想從理科班轉(zhuǎn)到文科班,校長沒有同意。
調(diào)班不成,我便產(chǎn)生了破罐破摔的想法,心思不再放到學習上。后來我想輟學,一周沒有去學校。父母找了幾個人輪流做我的工作,我才勉強同意去上學。以如此心態(tài)面對學習,高考自然是名落孫山。父母想讓我復讀一年,并給我找了一所重點高中。我把收到的入學通知書偷偷塞到枕頭底下,后來被父母發(fā)現(xiàn),逼迫我上學,父親甚至以死相逼,我卻以離家出走應對,他們不得不妥協(xié)。
后來,我的那些經(jīng)過復讀升人大學的同學的生活狀態(tài)都不錯,我知道父母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然而,世上沒有后悔藥。
或許是單親家庭的緣故,當我的兒子青春期來臨的時候,他不只是不好好學習,而且泡網(wǎng)吧玩游戲,結(jié)交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青年。2008年,兒子輟學了,整天在家玩電腦,不出門。我用盡辦法,甚至找過心理咨詢師,也沒有改變他。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我報名參加了心理咨詢師的學習和考試。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反省了自己,重新審視我們的生活。我們是單親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影響的。孩子又處于逆反期,我的嘮叨和說教只能讓孩子更加逆反。痛定思痛后,我改變了同兒子交流的方式,不再說教,只是在生活上關(guān)心他。后來我出去租了幾間辦公室,把電腦搬到了辦公室,兒子也跟著電腦去了辦公室。相對家庭來說,辦公室自然是一個是比較開放的環(huán)境,在人來人往中,兒子接受了一位朋友介紹的工作,到一個派出所當協(xié)警。兒子在執(zhí)法單位上班,我輕松了很多,最起碼不會擔心他走邪路了。
等兒子適應了工作后,我開始考慮他的未來。兒子初中沒畢業(yè)就分流上了技校,技校沒上完就輟學了,連初中文憑都沒有的他,以后怎么面對競爭激烈的社會呢?思來想去,我決定鼓勵兒子參加自學考試,并陪他去報了名,購買了教材。然而,到了考試的時間,他卻沒有去考試。他說自己連教材都沒看完,考也沒用。我沒有指責他,而是在心里決定陪他一起參加自考。于是,在又一次自考報名時,我們一同報了名,兒子選的是法律專業(yè),我選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
第一次參加自考,我心里沒底,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去應考,兒子更是沒有把考試當回事。分數(shù)出來了,我考了56分,兒子考了48分,雖然我們兩個都沒有通過,但值得欣慰的是,這次考試激發(fā)了兒子參加自考的興趣。于是,在以后每年的自學考試中,就多了一對母子。在考場外,大家以為我是陪考的,進入考場時,快50歲的我迎來了同學們的好奇和監(jiān)考老師的疑惑。
由于家庭條件不好,每次考試我與兒子都是一起坐公交車去,一起在考場外的草地上吃簡餐,一起在臺階上看書,又一起去參加論文答辯……
有付出就有收獲,在我們的相互陪伴、共同努力下,兒子先后通過了山東大學法律專業(yè)的???、本科的自考科目,拿到了學士學位,接著又以402分的成績通過了號稱“中國第一難考”的國家法律資格考試,成了一名律師。我也在這種陪學陪考中,取得了山東師范大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本科文憑。
現(xiàn)在,兒子除了從事法律工作外,律師事務所的領導還讓他做公眾號,于是他又開始了寫作和自媒體的學習。在兒子的帶動下,我也開始學習寫作,并小有成就,作品不時見諸報端,自己做的自媒體也得到了眾多粉絲的認可。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實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34周年。我和兒子是自考制度的參與者、受益者,我深知我們以后人生的路還很長,但我依然會同兒子相互陪伴,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