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靜
隔代教育作為當今社會一種客觀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個性發(fā)展有著極大的影響,但這絕不是一場兩代人的博弈或戰(zhàn)爭,而恰恰是一個家庭溫暖和恩情的體現(xiàn)。隔代教育中出現(xiàn)的家庭矛盾,祖輩和父輩要注意協(xié)調,一切從孩子健康成長出發(fā),我們都需要改變。
年輕父母需要變
態(tài)度比處理矛盾本身更重要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年輕父母趨于理性,而隔代老人趨于感性。當隔代育兒矛盾不可避免地爆發(fā)時,態(tài)度經(jīng)常比處理矛盾本身更重要,如果家庭陷入尷尬和憤怒的氛圍里,孩子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1.對老人不好的做法,不是不能說,關鍵是用什么樣的方式方法讓老人愉快接受,避免正面沖突。作為小輩,在遇到矛盾時,做出向老人低頭的姿態(tài),承認自己的錯誤,請老人“不跟孩子計較”是非常不錯的處理方式。至于事情本身,可以在以后適當?shù)臅r機,找別的方式與老人再溝通。別忘了,其實對于孩子來說,最好的是有一個溫馨和睦的家。
2.可以用實踐說服老人。老人認為自己的育兒經(jīng)驗比較豐富,在帶孩子上很有自信。那不如把關注點放在孩子身上,實踐給老人看你的方法是真的對孩子好。
3.尊重老人。經(jīng)常和老人聊聊天,講講科學養(yǎng)育孩子的新經(jīng)驗,虛心接受老人的指點;多與老人交流新的教育理念、方法,站在老人的角度想問題,他們也是滿懷熱情地想要做好這件事,多多給予肯定,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價值,教育孫輩才能做得越來越好。
4.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發(fā)生沖突。家庭成員之間發(fā)生沖突,那種不和諧的家庭氛圍會對孩子心理發(fā)展產(chǎn)生不良影響。
祖輩家長也要變
隔代教育,別做“老古板”
1.做個開明的長輩。不過分溺愛和袒護孫輩,要樹立威信,獎罰分明,而不是讓孫輩拿自己當“擋箭牌”,用自己所謂“權威”來對抗孩子的父母。
2.不干預子女教育孩子。老人要加強學習,多了解新生事物,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同時,老人還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態(tài),不要越俎代庖,要尊重子女作為父母的權威。
3.不在孫輩面前指責子女。隔代教育本來就容易造成老人和子女,特別是兒媳、女婿之間的嫌隙,作為老人,即使有看不慣的地方,也不要當著孫輩指責其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