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改革理念下,如何提高教學效率,成為了目前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標。主要針對內容多、時間少的問題,進行一次次變革與不斷探索。高中語文的高效性課堂教學是在有限的時間與課堂資源內,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與審美、探究能力。基于良好思想道德與科學文化素養(yǎng)的引領,形成一種教學形態(tài),一種教學思想,并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起到動力和牽引、導向的重要的作用。從另外一種層次上看,也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一條道路;為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奠定了終身學習與個性發(fā)展的基礎。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立足高中語文教學,不斷實踐、探究、總結、反思,為高效課堂教學鋪設良好的前進道路。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語文;高效性
一、 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語文教學概述
在素質教育改革光輝的照耀下,高效課堂也因“高效”二字,如火如荼的呈現到實際的課堂應用中。但是,并非單純地要求框架自然高效就可以實現高效課堂。還需要教育工作者同時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和人文關懷,明確方向,懂得尊重他人和知識。熟練地運用知識,掌握專業(yè)開技巧,保持心情愉悅,這樣才能很好地駕馭課堂,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從目前的形式上看,雖然在表面上,高中語文課堂已經向著高效的方向進行前行,但是面對教師不少廉價的肯定,讓不少學生對高中語文學習失去了興趣。還有不少學生,一個月沒有學習語文科目,下個月的語文成績,分數幾乎相差無幾,這樣更讓語文教師處于尷尬的境地。高效的課堂構建,并非有了課堂目標就是高效,學生動起來就是高效,使用多媒體就是高效,使用導學案就高效,傳授答題技巧就能高效。
新課標理念下的高中語文教學,更多的應該致力于以“學生”為主體,“象牙塔”式的自娛自樂中,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創(chuàng)新學生喜聞樂見的語文教學模式,打造精品課堂,提升情操與審美,雙管齊下,實現德藝雙修的藝術殿堂“品位”構建。遵循“共同基礎”和“多樣選擇”,在高效統(tǒng)一指導下,尋找開放有效的語文課程教學。實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把控與理解。幫助學生通過實際生活中的有機反應,分享審美情趣,實現知識積累、方法掌握、情感體驗幾個方面主要內容。
二、 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語文的高效性教學策略探討
(一) 教師方面
首先,更加提倡的是學前梳理,整合知識,形成板塊。加深目標建設,提升高中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深入研究語文學科的課程標準,圍繞考試與語文教學的總體需求,對教材編排規(guī)律,需要考察的能力,進行細致探究。根據課程標準,認真鉆研教材,加工教材內容,選取合理的學情進行教學設計。以課本為模板,關注重要與難點,做到舉一反三。整合內容之后,縮小范圍,調整計劃,實現整體設計。
其次,課前備課,需要編制教學設計。備課需要超前,時間需要充足,教學目標與教學過程需要細化,突出教學情境,針對性輔導,讓學生實現自我消化。與此同時,還可以利用集體備課的形式,加強語文教師之間的交流?;谄渌處煹膬?yōu)點,通過個人內化與吸收,結合教學風格與學生特點,確定語文教師個性化的備課方式。
接著,針對普遍性的問題,不能被各種參考書限制思維模式,需要展現自我的立場,培養(yǎng)高中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杜絕應付備課的行為,實現深入探究,提高教材內容的層次把握。在落實備課上,需要提升教師職業(yè)道德教育,順應時代變化,形成知識系統(tǒng),不斷吸收順應社會發(fā)展新形式的知識內容。并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建高效主動的教師隊伍。加強監(jiān)管,保證備課及時有效。
進而,在導學案的構建上,需要集思廣益,按照定義與特點,構建編制原則,需要體現學生優(yōu)先、語文學科特點、整體性、輔助性、鮮明個性、知識內化、構建導學案的意義,進行體現錯題積累的過程。
接著,在精講上,教師需要放手讓學生去嘗試。例如:《項羽之死》的講解中,就需要利用問題或者習題的形式,讓學生自行處理,展現自身形象,根據自身閱歷,評價情感善惡。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從歷史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合理地對人物進行評價,提高教學效率。從本質上看,精講實際就是一個思考的過程,思維方式培養(yǎng)的過程,并在此過程中,查缺補漏。
然后,檢測反饋;例如:《項羽之死》可以附加《項籍傳》節(jié)選學習,深入理解項羽這個人物形象,讓高中學生明白語文學習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接著,根據檢測反饋,進行課堂行為糾正,明確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完善角色轉換,對教學效果進行監(jiān)督。
(二) 學生方面
首先,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分工明確,培養(yǎng)合作。讓學生在各種評價的激勵下,實現能力的獲取,素質的提升。
其次,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造先學后教的模式,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善于表達的習慣、傾聽與內化的能力、觀察生活的習慣、總結分類的習慣。
最后,讓這些良好習慣,改變學生的學習行為。做到上課井然有序,啟動多方感官,產生懷疑意識,提升課堂效率。
基于以上,我校高中語文在實際的教學范圍內,構建了“一案”(導學案)的強化,集智備課為前提,遵守導學案編制原則,刻畫關鍵細節(jié)。秉承“三型”(探究課、實踐課、單元回顧課)方向,在實踐中探究“1X1思維導練”課型,實現單元回顧課實施。展現四步(目標引領—自助學習—群學突破—達標測評)的目標引領,讓學生實現自助學習,接著實現群學突破、達標測評。
新課程理念下,素質教育是一種教育方式,更是一種教育理念。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高效性實施的過程中,不僅關注的是知識教育,更加關注的是智慧教育。并在共同進步中,實現對話、溝通、合作、共享。在高中語文教師的帶領下,為學生提供更多主動探究與發(fā)展的空間,從本質上,真正實現語文課堂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周瑩.高中語文以讀促寫教學策略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7(12):99-100.
[2]常荃.高中語文選修教材中古詩詞教學策略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7(03):56-57.
[3]潘文賀.高中語文古詩鑒賞教學中滲透“三觀”教育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7(05):88-89.
作者簡介:
張琴蘭,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