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究式教學法是新課程理念下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產(chǎn)物,是指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思考、交流和互動的方式獨立自主地對問題和知識展開深入探究,進而使學生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一種教學方式。因此將探究式教學法運用到初中地理的教學過程中有利于解決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過于依賴教師,思維僵化存在嚴重的“拿來主義”,學習興趣不高的問題。本文從問題探究、合作探究、實踐探究三個方面出發(fā)落實探究式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實踐運用,以期對相關方面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學;教學策略
地理是初中的重要課程之一,是讓學生們了解世界、開闊眼界的重要途徑,因此讓學生們學好地理至關重要。但在當前的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基本上是以知識灌輸為主,教師掌握課堂的主動權和話語權,完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從而失去了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機會,抑制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和全面進步。探究式教學方法通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積極探索,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所以初中地理教師應該將探究式教學方法進行靈活運用,發(fā)揮其價值和作用。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分析和研究探究式教學方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應用的有效策略。
一、 問題探究,調動學生思考動機
問題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中重要的作用,是連接教師和學生的橋梁。但是在過去的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向學生提出的問題都是淺顯易懂的,學生不經(jīng)探究就可以很容易做出回答,這顯然會讓學生形成一種“死記硬背”的觀念。所以初中地理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基本內容提出具有啟發(fā)性、探究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思考動機,讓學生主動用所學知識來分析、解決問題,進行一番深入探究最終得出問題的答案。
例如,在教授《氣溫和降水》時,為了調動學生的思考動機,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探究中,筆者為學生提出了如下問題:1. 氣象臺站在觀測記錄氣溫時,會將溫度計放入百葉箱里來測溫度,這樣測得的溫度與我們平時的溫度計測出來的溫度有什么不同呢?2. 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上任何國家,氣溫與降水量都具有差異,在地球上氣溫的高低有什么規(guī)律呢?3. 年平均溫度高的地區(qū),降雨量是否也會增加?問題提出后,學生們思維立即運轉起來,并且結合課本尋找問題答案,學生們發(fā)現(xiàn),氣象臺之所以將溫度計放入百葉窗中測量溫度,是因為這樣能夠對溫度進行保溫,準確記錄溫度變化,較小誤差;在學生們觀察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中,學生們發(fā)現(xiàn)離赤道較近的地區(qū)年平均氣溫都明顯高于遠離赤道的地區(qū),但是降雨量卻與氣溫的高低沒有關系,如熱帶雨林地區(qū),氣溫高降雨量高,在熱帶沙漠地區(qū),氣溫高,但降雨量去很低。這樣,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通過問題探究,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調動了學生思考動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 合作探究,增強學生合作意識
小組合作探究是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營造和諧課堂氛圍的有效教學方式。所以初中地理教師可以在提出探究性問題后,將全班學生分為5~6人一組的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就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解決方式進行充分的討論和交流,產(chǎn)生思維的碰撞,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也真正實現(xiàn)學生在地理課堂中主體地位的發(fā)揮,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探究。最后教師讓每組派出代表進行發(fā)言,了解各組的探究結果。
例如,在教授《中國的水資源》時,為了活躍課堂氛圍,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上課后筆者將學生分成了以6人一組的形式,分完小組后,筆者下發(fā)探究任務,任務一:我國水資源的數(shù)量特點;任務二:我國水資源的分布特點;任務三:我國水資源的現(xiàn)狀及這些特點對生產(chǎn)與生活有哪些影響?討論任務下發(fā)后,學生們立即開展探討,每個人發(fā)表自身的想法與建議,各抒己見,取長補短。這樣,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筆者通過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促進了學生主動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 實踐探究,豐富學生情感體驗
實踐是整個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性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教學往往只注重對學生的理論灌輸,忽視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初中地理教師要重視實踐探究的重要作用,在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后,讓學生進行實踐性的探究,通過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建立起理論和現(xiàn)實的緊密聯(lián)系,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同時也能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例如,在教授《中國的海洋資源》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我國海洋資源與海洋建設的案例,如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開采等,豐富學生們的情感體驗,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探究式教學是實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發(fā)揮,提升學生探究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通過問題探究、合作探究和時間探究將探究式教學真正落實到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熱情,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從而使得整個初中地理教學更加高質高效。
參考文獻:
[1]趙蕊.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學案例設計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7.
[2]孫會.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學現(xiàn)狀及改進策略研究[D].河南大學,2016.
作者簡介:
姚宗京,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