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希臘數(shù)學家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撐起整個地球?!币灿腥苏f,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這個支點就是我們的評價方式。眾所周知,評價是教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猶如一根指揮棒引領著我們教育教學的走向。
關鍵詞:評價課程;評價孩子;評價老師
伴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進,評價再度成為教育關注的焦點。在上級專家的指導下,我校掀起了一輪火熱的評價改革熱潮,通過近三年的教學實踐,我們語文組多維評價指標的設計,多元參與評價的改革及多樣評價方法的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運用發(fā)展性評價,走活了教育的一盤棋。
一、 以評促改,運用發(fā)展性評價推進了課改的進程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課程評價觀的轉變作為重要樞紐,把“建立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作為建構素質教育課程評價體系的三項核心任務之一。因此,我們把評價改革作為推進新課程的一個突破口。通過組織教師參與發(fā)展性評價理念的學習及實施,有力地糾正教師和學生以“考試”和“分數(shù)”作為教和學唯一標準的陳舊觀念,始終抓住“以評價促發(fā)展”這條主線,對過去陳舊的評價方式進行改革,如建立學生成長記錄袋、學生素質綜合評定、評語改革、學生面試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通過以上措施,對教師與學生進行了一次新課程理念的全新洗禮,推進了課程改革的進程。
二、 以評促學,發(fā)展性評價燦爛了孩子的笑臉
(一) 語文學習興趣上升,課堂積極性增強
實踐中,我們把評價改革的重點落實到課堂,倡導語文教師重視口頭評價,拓展評價的指標,豐富評價的語言,用帶有激勵性的話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如今,走進我們的語文課堂,隨時都可以聽到這樣一些評價語:“你的回答真精彩,不但準確無誤,而且組織語言的能力也很強,大家都要向他學習呀!”“你的作文寫得很好,真不愧是我班的小作家?!薄白x得真準確,一個字都沒有丟掉”“你的理解很透徹,表達也十分流暢,我非常欣賞你!”……評價的內容也從單純的評價知識掌握程度逐步拓展到對能力、習慣、學習的態(tài)度等方面的關注,評價語比以往簡單的“好、壞、對、錯”更有激勵性,通過評價為學生的成長指明了方向。漫步課堂,我們看到學生上課舉手答問的人多了,討論交流時參與更為積極,有不少學生還說:“感覺上語文課時間過得真快,沒上過癮,下課鈴就響了?!?/p>
(二) 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在發(fā)展性評價實施中,課題組針對語文學科特點,分年級確立了語文發(fā)展性評價指標,從而拓寬了評價的范圍,改變了以考試排名,以基礎知識定高低的評價方法,發(fā)展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從這幾年期末考試及鄉(xiāng)鎮(zhèn)舉行的各類語文競賽活動中可以發(fā)現(xiàn),我們萬家小學的學生在閱讀、作文、朗誦、口語交際等方面都比其他學校的學生明顯要強。在公開課上,學生敢于表達,他們大膽地向老師提出問題,大膽地與老師對話與同學交流,引來了外校老師的嘖嘖稱贊;在每期的三至六年級閱讀作文競賽中,我們萬家小學各班總是名列前茅;參加征文比賽,獲獎的學生絕大部分都是來自我們小學。
三、 以評促教,發(fā)展性評價提升了教師的專業(yè)水平
要落實新課程理念,實現(xiàn)評價目標、內容、方式的變革,教師是決定性的因素。為此,學校以實施發(fā)展性評價為契機,以評促教,創(chuàng)新語文課堂教學,使教師的專業(yè)素質有了一定的提高。
(一) 評價理念的更新與豐富
在評價改革實施中,我們學校重視教師理論素質的發(fā)展。進行了新課程與評價改革的專題學習,采取專家報告,分組討論等形式培訓教師,使教師認識到現(xiàn)行評價中的主要問題,認識到改革的重要性,從而產(chǎn)生改革的內在需求和動力。在實施評價的過程中,課題組利用學校校本研究的時機經(jīng)常性地開展專題研討,就評價的內容、方式進行交流。兩年多來,參與實驗的教師系統(tǒng)學習了發(fā)展性評價的理論、多元智能理論、語文課程標準等。我們課題組教師撰寫的論文獲獎數(shù)量達30多篇,其中每位參與者針對自己實驗的情況均提交了相應的論文,且質量頗高。
(二) 教學目標的明確與調整
本次評價改革,學校課題組從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出發(fā),進一步明確語文教學的目的與要求。他們把目標分解為: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其中又包括五個方面的內涵:識字、寫字、閱讀、習作、綜合性學習。并以此作為評價學生語文素質及教師語文課堂效果的重要依據(jù)。這樣,就使部分老師從過分追求知識與能力目標中脫離出來,實現(xiàn)了教學過程知、情、意、行的和諧統(tǒng)一。通過評價的實施后,教師就會更加清楚本班學生的學情,從而在課堂中及時調整好教學主攻的目標,更加有的放矢。如通過評價后,發(fā)現(xiàn)有的班級寫作水平不高,在課堂目標設置中,教師會更加關注學生習作,為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奠定了基礎。
(三) 課堂藝術的萌動與涌現(xiàn)
我們學校把評價作為課例研究的重要主題開展研究,以小組為單位隨堂聽課,然后組織執(zhí)教者和實驗研究小組成員一起進行討論、分析、交流、啟發(fā),讓語文課堂逐漸煥發(fā)生命與活力。課堂上,學生敢置疑,交流積極,能清楚且流利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對教材把握準確,評價的語言彰顯著濃濃的語文氣息。如彭唯老師在教《北風與小魚》一課時,老師問:“小朋友,你們會對得意揚揚的北風說些什么呢?”,有的小朋友說:“北風北風,你別得意,其實小魚話說得可好了,他們正在水底捉迷藏呢!”有的說:“北風,你不要驕傲了,還那么自大,我們可不要學他。”孩子們邊聽邊點頭。這時,一個孩子怯生生地站起來說:“我覺得北風也挺好的,如果北風不吹,就不會下雪,莊稼就要凍死。再說,我們也不能玩雪了。”聽她說完,聽課的老師都一愣,看看老師如何反饋。彭老師馬上給予評價:“你知道得真多,如果沒有雪當棉被,莊稼確實會凍壞的?!边@種充分尊重學生意見,保護學生自尊心的評價體現(xiàn)了教師嫻熟的課堂藝術。瀏覽咱們的語文課堂,時常能遇見這樣的小機智。
總之,發(fā)展性小學語文綜合素質評價走活了學校教育的一盤棋,讓學校、教師、學生、家長都得到了不同層次的發(fā)展。我們的研究還在不斷深入,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發(fā)展性評價理念的引領下,我們萬家小學的教育改革必將呈現(xiàn)嶄新的局面。
作者簡介:
王曉湘,湖南省汨羅市,湖南省汨羅市萬家小學語文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