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八萬人)體育場建于1988年,總建筑面積146520.28m2,綜合改造二期工程總建筑面積116804.92m2。上海(八萬人)體育場是集聚體育競技、文體表演、賓館住宿、健身娛樂、商業(yè)餐飲等一體的綜合性場所,主體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屋蓋采用大懸挑環(huán)狀鋼結構,屋面采用傘狀索膜結構。使用至今總體尚可,其原功能區(qū)域現狀破舊且無法滿足當前的使用要求,為配合徐家匯體育公園建設,對上海(八萬人)體育場進行全面升級改造。改造前上海久事體育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委托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房屋質量檢測站對體育場主體結構進行檢測,對涉及使用荷載變化不大的主體結構部分進行安全性分析與評估,對涉及使用荷載變化較大的平臺結構進行抗震性能分析與評估,并就不足之處給出處理建議,為后續(xù)改造提供技術資料。
上海(八萬人)體育場外景
改造方案總平面圖
觀眾席改造概念圖
上海(八萬人)體育場遵循“保持地上建筑總量不增加”的原則,定位為“頂級賽事主題門戶,運動社交體驗平臺”,體育場通過相應設計改造,承載包括核心賽事(足球、田徑、橄欖球)、增加室內競技等賽事,提高主場體驗、運動設計的復合功能;同時設計為能夠快速實現場地分割、功能切換、觀眾引導、物流裝卸的高效場館。
(01)調查房屋建造資料:內容包括查閱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建筑結構設計圖紙及工程竣工驗收資料等。
(02)房屋使用、修繕、改造歷史調查:通過咨詢委托方及查閱相關資料,了解房屋的使用情況、修繕情況、加固改造情況等。
(03)房屋承重構件布置、截面尺寸檢測:有圖紙的復核承重構件布置情況,典型梁柱墻構件截面尺寸與原設計的一致性;無圖紙的補充測繪,包括承重構件布置、截面尺寸及典型連接節(jié)點等。
(04)混凝土強度檢測:采用回彈法并輔以鉆芯修正法測試梁、柱等構件混凝土強度,采用酚酞試劑測試混凝土碳化深度。
(05)梁板柱構件鋼筋配置檢測:有圖紙的對梁柱鋼筋配置情況進行抽樣檢測,包括主筋規(guī)格、箍筋規(guī)格及間距等,復核與設計的一致性;無圖紙的對典型框架構件和板構件鋼筋配置情況進行檢測,包括梁柱主筋規(guī)格數量、箍筋規(guī)格間距、板筋規(guī)格間距等。
(06)鋼材強度檢測:采用表面硬度法測試屋面鋼桁架桿件鋼材強度。
(07)房屋損傷狀況調查:普查梁柱板構件是否出現裂縫、明顯變形或老化、滲漏水、鋼桿件銹蝕、索膜松動和破損等情況,采用照片、文字或繪圖方式記錄損壞部位、范圍和程度等;分析其損傷原因并評估是否對承重構件安全產生不利影響。
(08)房屋相對沉降變形和鋼桁架撓度測量:采用精密水準儀測量房屋平臺相對變形狀況,采用全站儀測量屋蓋懸挑桁架相對撓度變形,分析房屋是否存在有害的不均勻變形問題。
(09)房屋結構頻率測試:采用環(huán)境振動法測試主體結構自振頻率,在I區(qū)~IV區(qū)不同樓層布設加速度傳感器,測試結構頻率。
(10)房屋抗震措施鑒定:根據房屋目標使用年限、抗震設防類別、抗震等級等從結構體系、結構連接整體性及材料強度等方面對房屋結構進行抗震措施鑒定,分析結構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11)房屋安全性評估與抗震性能鑒定:對于后續(xù)使用荷載變化不大的主體結構結合抗震措施進行安全性分析與評估,對于使用荷載變化較大的平臺結構結合其抗震措施進行抗震性能分析與評估,并針對不足之處給出處理建議,為后續(xù)改造提供技術資料。
(12)撰寫包含上述檢測和鑒定內容的安全性檢測與抗震鑒定報告。
曹炳政
2003年博士畢業(yè)后進入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工作,現為房檢高級項目負責人,高級工程師。上海(八萬人)體育場檢測鑒定項目負責人。
“我對這個項目有許多感觸,感觸之一,大型公建在使用多年后,房屋因種種原因或多或少地進行過拆改建,給結構帶來了安全隱患,為此從地方立法層面上講應該立法,對大型公建房屋進行一定頻次的檢測;感觸之二,我們這個檢測團隊還是過得硬的,能夠克服種種困難在較短的時間內圓滿地完成業(yè)主交付的檢測任務;感觸之三,建科院平臺還是社會所認可的,平臺之內的建科人更是幸運的,我們能有機會將自己所學發(fā)揮至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