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 白
寫《守望初心》時,余艷就只有一個目標——以自己市盡力的作品去對得起這片血染的土地和這片土地上太苦難的人民。
《守望初心》作者、湖南省作協(xié)副主席余艷
與聲名遠揚的國際旅游新城張家界市相比,隸屬張家界市的桑植縣卻少人問津。這個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縣城是賀龍元帥的故鄉(xiāng),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fā)地。在上世紀30年代前后,“人口不過10萬的桑植縣,有2萬多人跟著賀龍鬧革命,最后活著回來的不足一個連。命運給這片血染的土地留下3000多位紅寡婦。女人們唱著凄美的桑植民歌,幾乎定格成一個姿勢——含悲,撫孤,守望”。湖南省作協(xié)副主席余艷,耗時三年,六易其稿,采訪近百個紅軍、紅嫂和他們的后代,寫成了《守望初心》。此書近期由中譯出版社出版后,在社會引起良好反響。
用文學初心追尋英雄初心,讓歷史照亮現(xiàn)實。余艷用這部書實現(xiàn)了自己的承諾:向英雄致敬,向人民交卷。
《板倉絕唱》《楊開慧》等代表作為余艷贏得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徐遲報告文學優(yōu)秀作品獎、中國報告文學年度獎等多個榮譽,“湘妹子”寫“湘妹子”使她在當代報告文學界獨樹一幟。而這一次,余艷寫了一大批顛沛流離、磨難深重的小人物。
在眾多的紅色題材創(chuàng)作中,《守望初心》以全新角度填補了以往英雄書寫中的盲點,“是把后臺的東西反轉(zhuǎn),推向前臺,讓人看到女性的犧牲和女性作為英雄的一面”。7月12日在北京舉辦的《守望初心》專題訪談上,余艷講述了紅嫂良艮80年愛的奉獻的故事。最后,這個女人選擇葬在了山埡口,那個山埡口是通向山外唯一的路口?!耙苍S良艮是這樣想的,等一天,那個男人真正回到生他養(yǎng)他的地方,他能看到有一個女人在山埡口等著他,就像千萬的紅嫂等著當年的紅軍回來?!庇嗥G動情的講述,深深感染了在場的聽眾。紅嫂們在山埡口癡癡守望的背影依稀就在眼前, “當年染紅的那顆心,半個世紀后的今天都永遠沒有變”。
說到紅色題材要說到“三個西”,閩西、江西和湘西。余艷發(fā)現(xiàn),關(guān)于紅一方面軍有很多圖書和影視劇作品,卻鮮有力作描寫紅二方面軍的事跡?!白鳛檫@一方土地上的作家,我覺得自己責無旁貸?!庇嗥G相信,民族的熱血和我們國家的血性都在紅色題材里,“我有湘妹子的血性標簽,我應(yīng)該把她們寫出來?!?/p>
任何時候都需要民族的根,而這條根在哪里?余艷一直在苦苦地尋覓。耗時三年,六易其稿,余艷坦言,《守望初心》是她寫的22部書中最苦的。當時為了搜集素材,她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幾乎每周五下午都要開車到桑植,緊鑼密鼓地做完采訪,周日上午再開車趕回去上班。雖然苦了點,但在采訪中她一次又一次被紅嫂們的故事感動:殷成福一家八口長征四死兩散,磨難深重卻永不后悔;佘芝姑躲進深山15年開荒種軍糧,儲存三萬多斤包谷、兩千多斤臘肉……“就是這股人民的力量匯成了支持革命的洪流”“我一定要把她們的故事寫出來”。余艷坦言,跟其他作家一樣,她過去寫書時也有圖書發(fā)行量、社會影響力等自己的小九九。但寫這本書時,什么私心雜念都沒有了,就是一個目標——以自己最盡力的作品去對得起這片血染的土地和這片土地上苦難的人民。而老百姓的盼頭也讓她在挫折面前不輕言放棄,一次次突破自我,一次次坎坷最終成就了這部作品。
通過《守望初心》,余艷找到了中國革命的原動力和驅(qū)動力:“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人民鬧革命成功的真正的合理性就在于她的人民性,各個時期都是依靠人民才能成功。今天的各個戰(zhàn)役,脫貧攻堅戰(zhàn)也好,貿(mào)易戰(zhàn)也好,一定是依靠人民群眾,一定要依靠最底層的老百姓。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我從紅色題材中找到了這條根。”
如果說47個人物是其敘事的明線,從藝術(shù)層面看,《守望初心》還貫穿著一根隱線,那就是126首鮮活的桑植民歌,其中有兩首是余艷自己創(chuàng)作的。
淳樸真摯、優(yōu)美動聽的桑植民歌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余艷告訴記者,在她剛?cè)ギ數(shù)夭稍L時就被桑植民歌深深吸引,“桑植有民歌有賀龍,最后我們的故事就是民歌遇上了革命,革命融進了民歌,民歌成為鼓舞士氣、支撐著革命往前走的獨特精神力量”。
民歌《門口掛盞燈》是一個民心之燈照亮征程的故事。劉金香是當?shù)赜忻摹鞍凫`鳥”。新婚后不久,他的丈夫和公公就繼續(xù)鬧革命去了。一天晚上,她和婆婆睡到半夜里,外面?zhèn)鱽硪魂囮嚹_步聲,原來是紅軍在“過兵”。為了方便部隊行軍,婆媳倆在門口把燈高高地掛了起來。一股沖動讓劉金香不禁唱起民歌喚親人,婆婆跟著哼起來,其他的村民也都紛紛敞開門,點亮燈唱起歌來,燈光和歌聲照亮并溫暖了親人們前行的路。不幸的是,劉金香的丈夫和公公先后犧牲,年邁的婆婆一夜之間就瘋了,整夜搖著紡車不睡覺,陣陣嗚咽聲哭痛了桑植的山山水水。后來,劉金香偶然發(fā)現(xiàn),當她哼唱民歌時,婆婆就會停下紡車,安靜地聽著歌入睡。從此以后,每天晚上她就摟著婆婆,哼著歌伴著她入眠?!扒陚鞒械纳V裁窀?,如一個巨大無邊的容器,愁苦、憂傷、哀怨、疼痛,一起向這里傾訴?!?/p>
從上萬首民歌中,余艷挑選出百余首融入到《守望初心》中,為了更好地切合故事還自己創(chuàng)作了兩首?!半m然有人稱贊我創(chuàng)作的民歌也很貼切,但我自己覺得就是沒有其他民歌那種地里長出來的莊稼味兒?!庇嗥G說,“當年老百姓唱的歌是把愁當怒聲吼,把苦往歌里唱,把寂寞向天笑。正因為這樣,當年苦難深重的百姓才找到自己精神的力量。”
在《守望初心》中,奮發(fā)向上的紅辣椒則成為了一種圖騰,“通篇布滿勇往直前的辣勁,湘女不屈不撓的辣魂”。據(jù)余艷介紹,《守望初心》還調(diào)動多種藝術(shù)元素,如小說架構(gòu)、散文語言、戲劇的波瀾起伏?!斑@一切都建筑在報告文學真實的基礎(chǔ)上,讓作品呈現(xiàn)一種真實的藝術(shù)力量。”
“《守望初心》看起來恰逢其時,卻是三年來一直向人民討教,從熱土生發(fā)的思想和感悟,緊扣鮮活史實,尋找信仰的初心?!庇嗥G寫這本書,“從第一個字就想到盡管是寫歷史,但一定是照亮現(xiàn)實的。”
有人曾建議余艷要觀照現(xiàn)實,寫現(xiàn)實題材,但她覺得,歷史題材同樣是觀照現(xiàn)實,其指導作用比現(xiàn)實題材可能更強。
如何觀照現(xiàn)實,就得寫出能讓現(xiàn)代人感動的作品?!笆紫纫?0后的兒子看得進去”,這成為余艷的一個目標。一開始,兒子對余艷的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得漠不關(guān)心,書出來以后也沒興趣看。然而,在兒子“被迫”聽了余艷的一場演講后,卻有了很大的轉(zhuǎn)變。他回到家主動看完全書,真正理解了媽媽的創(chuàng)作,并從中懂得了要對生活知足,“你能感動我們這批90后,估計其他人都能被感動”。而聽過余艷演講的很多大學生,也轉(zhuǎn)變了過去對紅嫂故事“不相信”“不理解”的態(tài)度,懂得了責任與擔當。當知道桑植有的紅二代紅三代至今仍過著貧窮的生活時,有位學生還主動申請了下鄉(xiāng)扶貧工作。通過寫作,余艷覺得自己也找到了一條通道,把革命力量接軌到今天。
在走訪桑植時,余艷聽說,當?shù)匾晃涣覍賱y姑活到94歲,打了六七十年草鞋,遠近聞名。曾經(jīng)有個后生不小心跌落懸崖,結(jié)果草鞋掛在樹杈上,居然撐起了他一百多斤的重量,救了他的命?!坝靡惠呑痈珊靡患聝旱木瘢糜肋h不變的初心去打好每一雙草鞋,當年是打給紅軍上戰(zhàn)場的草鞋,在今天的和平年代,同樣是鏗鏘鐵鞋。”余艷指出,這種草鞋精神就是當年革命精神的延續(xù)與傳承。
據(jù)介紹,《守望初心》的電視劇、歌劇、廣播劇等將陸續(xù)開始制作。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人知道桑植,知道那些“民族脊梁中的平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