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艷
摘 要:我國的母語是漢語,因此在小學階段加入了語文這門課程的學習,語文貫穿了學生們的整個學習生涯,小學語文是學生們整個學習生涯中的基礎,對學生們的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篇文章就現(xiàn)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閱讀能力
語文屬于基礎性的學科,通過語文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們基本的聽說讀寫的能力,也可以作為工具去更好地學習其他學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閱讀有利于學生們積累大量的詞匯,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和語感。閱讀能力是小學生們必須掌握的一項基礎能力。可以說小學生們是否達到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一個評判標準就是是否培養(yǎng)了小學生閱讀能力。[1]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閱讀缺乏自主性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老師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忽視了學生們才是課堂的主體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他們會按照自己先前所制定的教學計劃對學生們進行閱讀教學。由于制定的教學計劃較多時間較為緊張,老師在課堂上也不會留給學生們充足的時間去進行閱讀和思考。老師一般都會讓同學們在課下的時間去進行閱讀,孩子們在課下的時間進行閱讀時的會產生一些疑問,但是這些疑問沒有人幫他們去解決,他們就會覺得閱讀是十分無趣的,從而放棄閱讀。
2.忽視閱讀的質量
老師認為提高了閱讀的數(shù)量就是提高了同學們的閱讀能力,因此,在現(xiàn)在的閱讀教學中,老師忽視了閱讀的質量,盲目地追求閱讀的數(shù)量。閱讀是一項非常慢的工作,可能在讀完一遍以后也無法對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還要再進行第二遍?,F(xiàn)在老師過于追求閱讀的數(shù)量,就會使同學們也有這種思想,他們在閱讀的時候,只是把每個字都看見了自己的腦子,但是沒有在腦子中深刻的過一遍,這樣的閱讀沒有意義,忽略了閱讀的本質。[2]
3.過于追求固定答案
傳統(tǒng)的教學以提高學生們的成績?yōu)榻虒W目的,現(xiàn)在的教育以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能力為教學目的,老師也應該隨著教學目的的改變,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為了提高小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在考試中加入了閱讀者類題型,而老師為了提高學生們的成績,把閱讀變成了一種固定的模式,每個閱讀題都有固定的答案,限制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導致他們的思維被禁錮,失去了閱讀的興趣。[3]
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
1.營造閱讀環(huán)境
在進行閱讀時,閱讀者會在腦海中想象文章中所描寫的畫面,但是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他們的經歷和經驗也比較少,有時候他們沒有辦法想象出來文章中所描寫的畫面,就會使他們產生疑惑,從而感覺閱讀非常沒有意思,老師要幫助學生們營造更好的閱讀環(huán)境,讓他們可以更好的集中注意力去認真地閱讀。例如,在學到《荷塘月色》這篇文章時,很多學生們從小就生活在城市里沒有辦法體會到荷塘月色所描寫的畫面,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給他們播放荷塘月色的場景,同時搭配荷塘月色的歌曲,讓他們通過畫面和聲音,更好地體會荷塘月色的美,這樣他們就可以更加了解文章中作者所描寫的畫面,在腦海中形成一個關于荷塘月色的畫面。老師在營造閱讀環(huán)境時,要充分的考慮小學生的性格特點,營造更加輕松的閱讀環(huán)境,讓小學生可以在這個環(huán)境中受到熏陶,不自覺地其進行閱讀。當他們通過老師營造的環(huán)境更加理解文章時,他們就可以在腦海中自己對閱讀的場景進行想象,更加理解文章,提高了自身的閱讀能力。
2.吸引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們來說,他們由于年齡較小,沒有受過規(guī)矩的約束,在課堂上就會感覺到非常的不自在,也很難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認真的聽老師的講解。根據(jù)小學生們這種學習情況,老師可以充分的考慮他們的興趣愛好,根據(jù)他們的興趣愛好去進行閱讀教學。在學到《要下雨了》這篇文章時,這篇文章大部分都是關于下雨之前的描述,教學的目的是讓同學們更加了解下雨之前的場景,增長他們的見識。結合教學目的和同學們的愛好,老師可以帶領同學們在下雨之前真正的深入到大自然中,讓他們體會下雨之前的一些場景,尤其是一些動物對于下雨的反應。如果沒有很好的天氣配合,老師也可以在課堂上播放一些下雨之前動物們反應的視頻,也可以讓他們有相同的體會。雖然他們感覺到語文的學習是非常有趣的。在學到這篇課文時他們也可以將自己在大自然中的體會與課文更好的結合在一起,學生們在課堂上也會為了更加了解下雨前的場景而認真的聽老師的講解。
3.開設閱讀課
現(xiàn)在的語文閱讀教學缺乏自主性,在語文閱讀課堂當中老師沒有留給學生們充足的時間去進行自主的閱讀,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和學??梢越o同學們開設一節(jié)專門的閱讀課。在這節(jié)閱讀課當中,老師不可以過多的參與到他們就不可以對他們進行指揮性的命令,要充分的發(fā)揮學生們的自主性。首先要讓他們自由的選擇書籍,書籍必須是有教育意義的,他們選擇書籍后,老師對他們的書籍進行審核,不可以是漫畫書,言情小說等,閱讀這種沒有營養(yǎng)的書籍沒有任何的意義。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在這節(jié)課堂上老師不可以干涉學生們的閱讀,要保持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如果同學們在閱讀時產生了疑問,導致閱讀無法進行下去,可以向老師詢問,老師在解答時要進行引導性的回答,讓同學們通過自己的思考去得出答案,不要直接把自己對這篇文章的理解告訴給學生們,這樣才可以充分的發(fā)揮他們的自主性。每周進行一次這樣的閱讀課,可以讓同學們養(yǎng)成更好的閱讀習慣,通過自主閱讀去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
結語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閱讀能力是小學生們通過小學語文學習必須掌握的一項基礎的能力。因此,老師要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引起足夠的重視,解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營造閱讀環(huán)境,吸引學生閱讀興趣,開設閱讀課,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幫助同學們培養(yǎng)更好的閱讀習慣,提高語文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高曉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探究[D].赤子(中旬).2014.03(02):322.
[2]洪俊嫻.淺談福州市區(qū)小學生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革[D]福建師范大學.2015.
[3]王麗梅.張立云.趙玲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初探[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3.03(07):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