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超
有患者對我說:“我有情緒性進食,時不時有大吃大喝的欲望。之前因情緒失控胖了10斤,現(xiàn)在日常飲食控制得很好,體重逐漸下降。但是每隔幾天,我就會大吃大喝,吃大量的垃圾食品和飲料。比如每次吃下一個漢堡,半斤餃子,兩瓶啤酒。每次都嘗試控制,但最終失敗,好像成癮的狀態(tài),請問該怎么調(diào)整?”
請注意關(guān)鍵詞“欲望”,說明這種“大吃大喝”的行為是情緒性進食。也就是說,從生理需要層面,你并不需要吃這么多,但從心理、情緒層面,你需要用“大吃大喝”去緩解壓力。
常見情緒性進食的表現(xiàn)有:
1、吃東西使你進入一種恍惚或意識不到自己在做什么的狀態(tài)。
2、咀嚼或大口嚼東西使你感覺很好。
3、你并不餓,卻不能停止進食,而且你意識不到自己在做什么。
4、吃的渴望源自任何情緒,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5、當(dāng)你吃東西時,你會有強烈的安慰感。
6、在一個壓力事件之后或當(dāng)你很焦慮時,吃東西很快。
7、為了避免無聊而吃東西。
8、盡管在生理上營養(yǎng)充足,但在大多數(shù)時間里,情緒卻很空虛,缺乏成就感。
9、總是尋找一種特定的食物(如甜食),因為它會改變你的心情。
10、周期性的準(zhǔn)備或購買食物,以便你在“需要”它們時,可以即刻享用。
11、在重要事件和壓力事件(如家庭聚會和商業(yè)會議)發(fā)生之后,傾向于大吃特吃。
12、當(dāng)你為安慰自己而不是為滿足生理上的饑餓而吃東西后,接著又會有愧疚感。
從本質(zhì)上來看,情緒性進食是心理問題。就是說,現(xiàn)實中各種事情帶來的心理壓力或空虛感,需要有適當(dāng)?shù)呐沤馇溃磺傻氖?,有些人把“吃”選作減壓渠道,把“食物”當(dāng)成心理空虛的填充物,所以就經(jīng)?!按蟪源蠛取?,甚至“暴飲暴食”,然后就胖了。當(dāng)然這也不是最糟糕的,還有人選擇吸煙、喝酒甚至采取某些不可描述的行為。
怎么破?給你三個方法,逐漸擺脫情緒性進食。
1、正念飲食
正念就是“有意識”,主動關(guān)注自己對某事物的直接感覺。入門級更多的是身體感覺,比如先從感受自己的呼吸、心跳、體溫等基本生命體征開始,再逐漸升級到日常習(xí)慣性動作,比如刷牙、洗臉、喝水、吃飯……關(guān)注每個細節(jié),只需要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為什么要這樣?”
曾經(jīng)有個科學(xué)研究,讓嘗試戒煙的人,每次吸煙前都自問“此刻為什么要抽煙”,最后這群人比那些靠單純“吸煙有害健康”警示的戒煙者,戒煙成功率更高。由此可見,煙癮都能戒掉,情緒性進食就更好辦了。對任何事物,自發(fā)連問自己至少3個不同深度的“為什么”,然后答案就浮現(xiàn)出來了。
梁文道先生的《味道之味覺現(xiàn)象》一書中,“吃橘子”一段這樣寫道:前幾年,譽滿天下的越南高僧一行禪師訪港。在他主持的禪修營里,他教大家用很慢很慢的速度吃飯,吃的時候不要交談,全神貫注于眼前的菜肴,這就是所謂的正念飲食了。
2、減少誘惑
既然已經(jīng)掉進情緒性進食的沼澤,那首先要逐步擺脫這種沉迷。這也是我一直說的減肥技巧之一,就是利用各種預(yù)先設(shè)定的“小困難”“小阻力”,讓自己在情緒性進食發(fā)作時,增加“吃”的難度,延緩“不良進食行為”的進程。
這就好比,假如你知道自己會夢游,還知道夢游可能有危險,可能傷到自己或嚇到別人,那么怎么辦?不睡覺嗎?明顯不是。合適的辦法是,要么把自己固定的床上(盡量別太不舒服),要么把自己限制在臥室里(臥室門從外反鎖),要么減少臥室內(nèi)危險品(尖銳物品、桌角、墜物等),如此哪怕真的夢游了,結(jié)果也不會很糟糕。
同理,針對情緒性進食,我們先規(guī)劃時間,讓每天充實起來,減少去超市或食品店的機會。哪怕去買食物,也盡量不去高熱量、成癮性食品區(qū)逛。哪怕買了“垃圾食品”,也盡量選擇小規(guī)格或者有小包裝的,少選擇性價比很高的“家庭裝”。買回家盡量藏起來(冰箱深處、廚子里、高到夠不著的地方),而不是放在茶幾、電腦桌、床頭柜……
3、增加替代
有句話叫“如果你手里只有一把錘子,那么全世界所有東西看上去都像釘子”,在情緒性進食者的眼力,“吃”就是這把錘子,“心理壓力和空虛”就是釘子。其實不是你習(xí)慣不好,而是你選項太少。有時候各種健康的生活習(xí)慣,會讓你感覺“太難吃”“太累了”“堅持不了”,那么此時這些好的內(nèi)容,反而成為新的心理壓力。所以,不必好高騖遠,也不必追求快速減肥,那樣反而會南轅北轍。
對于情緒性進食,如果單純采用“堵截”而不是“導(dǎo)流”,會讓你陷入新的空虛。本來不管好壞,就只有一個選項“吃”,這一“堵截”,連一項都沒了,這又是幫了倒忙。不如增加幾個新選項,與“吃”并列,等你翻牌,讓自己去權(quán)衡,擇優(yōu)而從。增加替代的正確方法是,無論什么新奇的事,都去嘗試一下,一切吃喝玩樂,只要能滿足好奇心、發(fā)揮你的創(chuàng)造力、獲得成就感,就通通來者不拒,只要在那些不可描述的行為底線以上,愛玩啥就玩啥,啥有趣做啥,比如玩王者榮耀、追劇、看小說、打牌、八卦吹牛等,無所謂是否有營養(yǎng),能將你注意力從“吃”上轉(zhuǎn)移開來,就是好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