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麗
摘 要:體育活動屬于當前幼兒教育中的重點,有利于幼兒身體健康狀態(tài)的提升,可以促進幼兒心理品質的發(fā)展和形成。本文探討了在當前幼兒體育活動中,幼兒心理健康發(fā)展的思路,并且分析了相關的心理品質素養(yǎng)培養(yǎng)思路,目的是促進當前幼兒體育活動教學效果的提升,保障幼兒心理健康的良好發(fā)展。
關鍵詞:體育活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前言:對于幼兒健康發(fā)展來說,體育活動的應用較大,可以鍛煉幼兒多方面的品質,并且讓幼兒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鍛煉幼兒的體魄。從體育活動著手來促進幼兒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意義重大。通過設置有效體育活動,可以培養(yǎng)尊而頑強拼搏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有利于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的形成,以下是具體研究內容。
一、在體育活動中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育氛圍
幼兒對于教師的評價有著一定的依賴性,和他們的年齡有著一定的反比關系。教師需要關注到每個幼兒的實際需求和祈盼,并且在行動和語言方面加強對它們的照顧,利用鼓勵性和肯定行語言加強交流。針對一些心理素質和活動能力比較差的嬰兒,教師需要加強支持和鼓勵,避免進行否定和批評。例如,在組織競賽類游戲過程中,需要關注幼兒之間的合作,避免只看到比賽的輸贏,需要培養(yǎng)幼兒勝不驕敗不餒的良好心理素質。在幼兒中,需要引導幼兒形成合作意識和精神,激發(fā)幼兒的積極情緒。在這樣的活動中,幼兒可以體會到被尊重和尊重別人的快樂。同時,需要鼓勵和引導幼兒,在個性化教師中,教師需要善于引入情境內容,讓幼兒大膽參與到群體活動中,思考自己的游戲行為。例如,在組織小馬運糧的過程中,幼兒需要資助過河。教師則需要講解不同的過河方法,并且根據(jù)河面寬度的不同來選擇針對性過河方式,可以采用雙腳跳、助跑跳以及單腳跳的方式,教師需要給予幼兒一定的鼓勵和贊賞。
二、在體育活動中培養(yǎng)健康的自我意識
體育活動的開展因人而異,對于幼兒來說,他們感知周邊事物的能力在逐漸形成,包括對于自我和周邊事物的認識。在體育活動中,通過大量的基礎訓練,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感知能力,有利于幼兒健康心理品質的形成。身體的發(fā)展和成長屬于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中,有著階段性和連續(xù)性的特征。與此同時,幼兒之間存在較多個體差異,如果要和目標過低或者過高,都不利于幼兒的發(fā)展和成長。一些運動項目超出了幼兒的能力水平,不僅會傷害到幼兒的運動能力,還會導致體育活動的失敗,如果多次的挫敗和自我否定發(fā)生,就會影響到幼兒的自信心。教師需要結合幼兒的身體能力和水準開組織運動,設計難度適合幼兒的運動項目。例如,在練習平衡能力的過程中,需要有效調節(jié)平衡木的寬度、高度和距離,引導幼兒進行有效練習。與此同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一些過關斬將的游戲,引導幼兒看到自己的成績并且攻克難關。這個過程中,教師還需要調節(jié)幼兒的自我發(fā)展能力,引導幼兒加強對自身的調節(jié)和監(jiān)督。他們的大腦發(fā)育還不完善,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和刺激,所以成年人對他們的懲罰和獎勵都可以產生較大的影響。
三、在體育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競爭意識
在體育競賽和活動中,幼兒難免碰到失敗和挫折,在挑戰(zhàn)自我和挑戰(zhàn)別人的過程中,幼兒可以形成頑強拼搏的精神品質。為了提升幼兒的頑強拼搏精神和抗挫折能力,需要在游戲設計中加強培養(yǎng)心理品質的內容。想要培養(yǎng)幼兒的拼搏精神,可以引入小組單位競賽,引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例如,可以在幼兒園的游戲區(qū)加入乒乓球模塊,指導幼兒兩個人一組進行乒乓球比賽,并且比賽哪個組打到的乒乓球最多,根據(jù)每個組別打到乒乓球的次數(shù)確定最終的名次,最后可以進行頒獎。利用這種競技性較強的活動,可以培養(yǎng)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同時可以降低體育活動的難度,提升體育活動安全系數(shù),有利于幼兒競爭意識和能力的提升。
體育競爭的過程中,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可以講解有效合作技巧,讓幼兒在競爭中可以了解到合作的意義和效果,進而形成積極的心態(tài)。幼兒可以以健康的心理品質來面對生活,并且加強和自己伙伴的配合。例如,教師可以劃分幼兒的身高,進而實施有效分組,組織幼兒參與三人四足的比賽活動,幼兒之間通過相互配合提升自己的速度,最終快速完成任務。這樣的體育游戲中,幼兒之間是合作關系,不同的小組是競爭關系,通過相互的默契配合,可以體會到體育游戲的樂趣,有助于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的發(fā)展[1]。
四、在體育活動中的形成良好生活習慣
教師可以利用有效體育活動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習慣,進而提升活動的積極性和健康程度,讓幼兒可以提升身體素質,形成良好生活習慣,有利于積極生活態(tài)度的形成[2]。在實際教育中,可以組織幼兒參與集體健康操,在每天下午和上午的固定時間播放健康歌或者兒歌,讓幼兒在兒歌的節(jié)奏中動起來,積極參與到課間操中??梢圆シ藕陀變荷盍晳T相關的歌曲內容,這樣可以補充健康操的內容。例如,在完成運動之后,可以播放洗手歌等,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可以根據(jù)歌詞自覺洗手,其他幼兒在小伙伴的帶領下可以形成良好的習慣,并且愛上體育運動,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養(yǎng)成積極生活態(tài)度,這都有利于他們健康心理品質的形成和發(fā)展。在基本動作練習中,幼兒需要進行反復練習才能完成動作。一些教師可能沒有認識到基礎動作的重要程度,沒有使用科學方法,這樣可以導致幼兒誤解健康活動內容,無法掌握動作要點。所以,在健康操活動中,教師需要重視動作基礎的講解,提升健康操動作的豐富性和趣味性,可以利用編兒歌的方式來創(chuàng)設園本教育內容,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幼兒在情緒情感方面還不成熟,所以教師需要多加鼓勵,實施積極引導[3]。
五、利用戶外混齡體育活動培養(yǎng)心理品質
教師可以利用幼兒園的豐富活動場地來開展混齡體育活動,其中包括水池、草坪和沙地等等。通過對活動場地的有效規(guī)劃分析,可以發(fā)掘各種場地和器械的效果。可以設置投擲區(qū)、平衡區(qū)、跑區(qū)和鉆爬區(qū)等等。這些區(qū)域包括活動量小的、活動量大的,鍛煉綜合身體素質的,鍛煉基本動作的。同時,需要投入豐富的材料內容,不僅包括幼兒玩具,還包括簡單耐玩的自制器具,這樣可以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進行驗資。例如,可以準備不容材質和大小的球類,海綿球、皮球、西瓜球、海洋球等等,這樣可以滿足不同發(fā)展水平和年齡幼兒的要求。在這樣的混齡游戲中,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會互相幫助,形成了助人為樂的品質。年齡較大、能力較強的幼兒充當了哥哥姐姐的角色,并且?guī)椭〉暮⒆咏鉀Q穩(wěn)妥。這種混齡活動培養(yǎng)了幼兒相互謙讓、相互尊重的品質,可以提升他們的社交能力和素養(yǎng)。他們之間會產生合作和充足,都有利于社會交往能力和語言表達水平的提升,這樣可以突破幼兒之間的交往心理障礙[4]。哥哥姐姐利用自己的經驗可以幫助小朋友解決穩(wěn)妥。他們的自信心也可以獲得提升,一些幼兒在混齡游戲中掌握了一些訣竅,他們對自己的活動充滿信心[5]。
結論:在幼兒體育活動中,教師必須關注幼兒心理健康的發(fā)展。需要合理設置體育活動的情景、方式和內容,重視體育活動對幼兒情感發(fā)展的影響。教師屬于體育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他們的生活態(tài)度和工作態(tài)度直接影響幼兒的發(fā)掘。教師需要做好項目準備,并且重視科學方式方法的引入,通過有效干預和引導,促進幼兒的成長。
參考文獻
[1]周強猛,王岐富,宋彩珍.優(yōu)秀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對幼兒成長價值的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03)
[2]張明.5~6歲幼兒健身操的創(chuàng)編及對幼兒心理健康和體智發(fā)展的影響[J].安徽體育科技.2015(03)
[3]許敏潔.幼兒跆拳道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J].新課程(小學).2014(09)
[4]瞿才學.幼兒武術的意義[J].搏擊.2016(05)
[5]幼兒健身操表演賽舉辦[J].體育博覽.2.18(06)
(作者單位:甘孜州德格縣城關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