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宏立
摘 要:我國《刑法》嚴格規(guī)定,未經(jīng)允許,不得侵入公民住宅,公民住宅有嚴格的私人性質(zhì),無正當理由侵入住宅的,需受到法律處罰。非法侵入住宅侵害的是公民的住宅自由權(quán)。對于“侵入”一詞,法律上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未經(jīng)允許,強行進入住宅的行為,另一種是進入時沒有受到阻撓,但主人在要求退出時,拒不履行的行為。因此本文認為應當將上述兩種情形分別規(guī)定,以達到刑法的目的。
關(guān)鍵詞:非法侵入住宅罪;客觀構(gòu)成;親告罪
我國法律對于非法侵入住宅的行為與西方國家有所不同,處罰強度上也有所不同。在西方國家,對于住宅的安全性和自由性要求比較嚴格,對于強制侵入行為主人有權(quán)利采取措施阻止,即使造成嚴重后果。我國刑法對于非法侵入住宅的行為規(guī)定過于理論性,因此在現(xiàn)實中無法很好的適用。
一、非法侵入住宅罪所保護的法益
在我國《刑法》中,對于非法侵入住宅罪的定義是:未經(jīng)住宅主人的同意,非法強行闖入他人住宅,或者經(jīng)要求退出而拒絕退出,從而對他人的生活造成影響的行為。對于非法侵入住宅罪所侵犯的法益,我國并沒有給出嚴格的界定,因此對于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構(gòu)成要件在法律適用中有所爭議。
我國目前對于非法侵入住宅罪侵犯的法益通說認為屬于公民的住宅受到侵犯。但筆者認為,如果侵入行為沒有達到侵害安全的程度,但是對于公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就應當認定為非法侵入住宅罪。對于行為是否造成了公民的正常生活,應當從各種因素上來看,是否造成了比較嚴重的結(jié)果,以及行為人侵入的主觀心理。
二、非法侵入住宅罪的客觀構(gòu)成
一般來講,行為對象是指非法侵入住宅罪侵犯的客體,通過人為是他人的住宅,但是對于住宅的范圍如何進行界定,我國刑法學界學者有不同的理論。
在美國刑法中,對于非法侵入住宅罪的住宅比較廣泛,不僅包括住宅,也包括很多場所以及圍繞的土地,甚至公務場所或交通工具圍繞的場所也算是廣義上的住宅;韓國刑法中對于住宅的定義比較狹義,一般僅指他人生活住宅地區(qū)。
在我國刑法中,非法侵入住宅罪的客體是他人的住宅,當然這里的住宅并不僅指必須具有對其擁有物權(quán),如果對住處享有居住的權(quán)利或者是出租權(quán)等他物權(quán),也應當認定為住宅。本人認為非法侵入住宅罪中的住宅范圍應當與入戶搶劫中的戶有相同的范圍,應當做相同的解釋。因此住宅應當認定為他人生活的與外界相對隔離的住所,包括封閉的院落、牧民的帳篷以及漁船等等。我國最高院對于住宅認為應當含有以下內(nèi)容:能夠給公民提供日常生活的必須條件;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地點,但不一定是居?。还駥τ谧≌碛兴袡?quán)或者使用權(quán);住宅一定不是開放的,有一定的私密性。
三、非法侵入住宅罪的行為方式
非法侵入住宅罪對外表現(xiàn)的是未經(jīng)公民同意,非法強行闖入他人住宅,或者經(jīng)要求退出而拒絕的行為。但是如果出現(xiàn)阻卻違法性的行為,比如法令行為、緊急避險或推定承諾時,不屬于非法侵入。因此如何判定公民對其進入的行為是否同意,是研究的重點。
上文中我們也提到,非法侵入住宅罪侵犯的法益中有不同的學說,因此不同的學說對待不同的侵入行為方式。如果是居住權(quán)說,在進入住宅時時被允許的,及時允許發(fā)生在陷入錯誤之后的,在構(gòu)成上也不屬于非法侵入。這種允許進入必須是在主人不知道行為人的真實意圖,比如如果行為人想要搶劫,但是隱瞞了搶劫的目的,主人因此允許行為人進入到住宅內(nèi),這種情況下的允許是不具有法律意義的;如果是住宅安寧說,行為人進入住宅的意思是違反了公民的真實意思表示,但行為人采用某種手段使得公民陷入錯誤,而允許行為人進入,這種允許是無效的。
四、非法侵入住宅罪的追訴方式
我國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中對于非法侵入住宅罪規(guī)定為自訴案件,認為人民檢察院如果沒有提出公訴,被害人如果有證據(jù)證明輕微刑事案件,公民可以自行提起訴訟,及公訴轉(zhuǎn)自訴。簡單來講,如果被害人在檢察機關(guān)不采取追訴手段時,被害人可以不通過檢察院而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或者說檢察院可以自行認定是否對其行為人進行認定。但筆者認為,在一定條件下,我國對于非法侵入住宅罪應當劃歸到親告罪中。
親告罪概念是被害人提起訴訟時,法院才能受理和追訴的案件。在我國刑法中,親告罪一般都是刑法處罰比較輕的類型,因此一定程度上受到被害人自身的意愿。本人認為,將非法侵入住宅罪認定為親告罪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親告罪中行為人侵害的法益一般是個人法益,且個人法益有一定的限定,行為與被害人有一定的身份關(guān)系,比如親戚、朋友等;另外一種是行為人給公民的住宅安寧造成了損害,也屬于個人法益。
(2)親告罪對于社會危害較小。也就是說即使對非法侵入住宅罪不追究也不會影響社會的安定團結(jié),有人也許會問,如果是非法侵入住宅的同時又有其他的行為,造成了嚴重的結(jié)果,不需要對侵入住宅行為進行處罰嗎,這種情況下,當然有其他犯罪構(gòu)成去認定,比如搶劫罪、盜竊罪等等。但是僅僅針對非法侵入住宅行為,一般不含有暴力犯罪,因此對于社會危害比較小。
(3)親告罪中犯罪人與被害人之間有一定的特殊關(guān)系。我們在通常所得知的非法侵入住宅罪行為中可以看出,行為人與被害人之間很多時候是親屬,甚至之前還是“夫妻關(guān)系”,因此將追訴權(quán)利交予被害人更利于當事人的利益以及社會關(guān)系的處理,符合我國的基本國情。
參考文獻:
[1]周光權(quán).刑法各論講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3):57.
[2]張明楷.外國刑法綱要[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