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彥強
【摘 要】作為小學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在增強學生身體素質(zhì)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深入,小學學生的體質(zhì)健康引起了社會各界越來越廣泛的關注。近些年來,我國物質(zhì)文明飛速發(fā)展,伴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卻逐漸下降,肥胖率逐年遞增,且呈現(xiàn)出低齡化的趨勢。在此背景下,我們要積極反思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探尋解決策略,以進一步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
【關鍵詞】小學體育;問題與對策;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2-0164-02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壯則國壯。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近些年來,我國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社會精神物質(zhì)文明達到空前高度,在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同時,一些問題也逐漸凸顯,青少年肥胖率逐年遞增,體力、耐力顯著下降,且呈現(xiàn)出低齡化的趨勢[1]。與戶外運動相比,當代青少年更喜歡“宅”在室內(nèi)。體育鍛煉的缺失使孩子們的身體素質(zhì)逐漸下降,在體育課上,很多孩子跑不了幾步就要停下歇息。誠然,孩子們身體素質(zhì)的下降一方面收到社會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是我們教育的缺失。作為小學體育教師,我們要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積極反思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采取針對性措施,從而探索出一條提高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有效途徑。一、當前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小學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體育教學取得了明顯進步,得到了家長和社會的廣泛認可。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具體有一下四個方面。
首先,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有待提升。與以往學生相比,當代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對新鮮事物有著更強的模仿和接受能力。然而很多教師的教學理念仍停留在昨天,認為體育課無非就是讓學生運動起來,出出汗。實際上,體育鍛煉是一個科學系統(tǒng)的過程,這種狹義上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體育課的效果[2];其次,教學方法陳舊。小學階段的學生聰明好動,他們對新鮮事物充滿興趣。但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很多教師仍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課前準備活動和課堂內(nèi)容單一的現(xiàn)象比較突出,無法調(diào)動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再次,課時得不到有效保障。在應試教育整體氛圍的影響下,體育課的重要性被進一步降低,在其他學科教師嚴重,體育課就上帶領孩子玩的課程,“課上玩與課下玩一樣”,在實際教學中,體育課時被占用的現(xiàn)象較為普遍;最后,活動場地與器材的更新不及時[3]。有別于其他課程,體育教學多在戶外操場展開,但部分學校的戶外活動場地往往得不到及時的修繕,另外,在體育器材的運用上保養(yǎng)與更新不足,那些體育器械往往是用了一屆又一屆,老化現(xiàn)象嚴重。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給我們的體育教學帶來了安全隱患。二、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效果的一些策略
1.強化學習,不斷提升個人專業(yè)素養(yǎng)。
時代在進步,我們的教學理念也要與時俱進。在當今教學體系中,體育被賦予了更多的內(nèi)涵。作為小學體育教師,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生的體質(zhì)健康,更要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體育鍛煉方法,樹立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4]。因此,我們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除了本學科知識外還要是的拓展自身的知識面,如教育心理學、運動健康學等方面的知識,將其與具體的實踐結合起來,以更好的服務我們的教學。同時,積極參加教學研討和外出學習交流,學習和借鑒他人的教學經(jīng)驗,彌補自身的不足,以更好的提升體育教學效果。
2.更新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nèi)容。
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他們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我們要將更多趣味元素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一改往日沉悶、乏味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例如,課前熱身環(huán)節(jié),以往都是教師在前面示范,學生跟著做,但有部分學生偷懶,從而導致熱身不充分,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后面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順利開展。為了改變當前現(xiàn)狀,在每次熱身時,我都會邀請部分學生到前面示范,讓他們充當小老師,相互評比,看誰的動作更規(guī)范。學生的熱情明顯高漲,熱身環(huán)節(jié)也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在教學內(nèi)容上,我們可以進行適當?shù)耐卣购脱由欤跅l件允許的前提下,可以將一些民間體育活動引入到我們的體育課堂中。例如,很多學生不喜歡跑步,覺得一圈一圈圍著操場跑步很乏味,于是,我將民間的“滾鐵環(huán)”活動引入課堂,看看誰最先完成規(guī)定圈數(shù)。學生紛紛踴躍參與到跑步活動中來,從而有效提升了課堂效果。
3.更新育才理念,保障體育課程課時。
健康的體魄是人們學習和生活的前提保障,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人才的標準也在不斷的豐富和發(fā)展,我們不僅需要有良好的學識,更要有強健的體魄[5]。我們的教學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更要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因此,我們要保障體育課程的課時,保障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同時,還可以將課后時間利用起來,開展課外體育活動興趣小組,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享受體育鍛煉帶來的快樂。
4.及時更新活動場地和器材,保障體育活動順利開展。
操場是體育活動開展的主陣地,基礎設施條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教學效果。在課程建設上,學習可以適當給予體育課程一些傾斜,加強體育活動場地的修繕,確保體育活動的正常展開。另外,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器材老化嚴重或器材不夠用的情況,我們要強化器材的維護與保養(yǎng),同時,建立器材定期更換機制,保障學生都能接觸到安全、豐富的器材。
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深化對我們的小學體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時期背景下,廣大小學體育教師要與時俱進,革新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使他們健康、茁壯的成長。
參考文獻
[1] 陳志山. 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體育學刊, 2003, 10(3):102-104.
[2] 許浩. 基于創(chuàng)新角度的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探究[J]. 當代體育科技, 2013, 3(10):87-88.
[3] 吳芳. 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 南昌大學, 2013.
[4] 佘明東. 試談新課改下的小學體育教學創(chuàng)新[J]. 時代教育:教育教學, 2010(11):208-208.
[5] 邵偉德, 黃海濱, 李啟迪. 論中小學體育教學質(zhì)量的概念與意義[J]. 體育教學, 2016, 36(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