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張曉東,趙文杰,董建奇,卜軍軍
(北奔重汽(北京)汽車研發(fā)有限公司,北京 102308)
雙電機刮水器系統(tǒng)裝配在某重型載貨汽車上,采用雙電機分別獨立驅動刮臂的結構型式,能夠保證在一個雨刮系統(tǒng)被破壞掉的同時,另一個雨刮系統(tǒng)能夠正常工作,并且節(jié)省連桿機構的安裝、布置空間,順利完成刮刷風窗玻璃外表面上(如雨水、霜雪和灰塵等)的物質、清晰駕駛員視野的功能[1]。雙電機刮水器系統(tǒng)主要部件分別為:刮臂、刮片、刮水電機。由于采用了雙電機獨立驅動,而且單個電機的功率和體積變小了,每個電機帶動一套刮臂刮片轉動,使得結構緊湊、便于布置。
采用雙電機、上刮方式,電機固定在玻璃上方。駕駛員側和副駕駛員側刮水器相對獨立工作,具有方便維修、節(jié)約車內空間的特點。如圖1所示,此系統(tǒng)在前擋風玻璃左右兩側各設置一個相對獨立的刮水電機及刮臂刮片,取消了傳統(tǒng)的刮水系統(tǒng)機械連桿結構,節(jié)省車內空間、減小機械噪聲,同時兩側刮水系統(tǒng)獨立工作,使系統(tǒng)運行比傳統(tǒng)刮水系統(tǒng)更加平穩(wěn)可靠。
1) 刮水器工作時,不應發(fā)出異常聲音。
2) 刮水電機在空載運轉時,其A計權聲級功率級聲限值符合表1的規(guī)定。
圖1 雙電機刮水器的安裝
表1 A計權聲級功率級聲限值
刮水器安裝初始位置調整:初次安裝刮臂時,刮臂與電機輸出軸的裝配,固定螺母不要擰死,保證刮片距離玻璃左側邊框留有30mm的間隙 ,接通雨刮開關,觀察刮片是否與玻璃邊框干涉,若不干涉,刮臂正常工作,再把固定螺母擰死 。
刮水器有兩種刮刷頻率供駕駛員選擇,由組合手柄開關通過車身控制器(BCM)進行控制,要求其中一種頻率必須大于45次/min,另一種頻率必須大于20次/min。高頻與低頻之差必須大于10次/min。
1)刮刷頻率:指刮水器在正常工作狀態(tài)下,每分鐘內的刮刷循環(huán)次數(shù)。
2)刮水器電機采用3擋工作模式:高速、低速、間歇。其中①高速頻率:大于45次/min;②低速頻率:大于20次/min;③間歇:當IGN處于ON擋,前雨刮開關打到間歇擋,則前雨刮低速輸出。
實際掛刷區(qū)域是指風窗玻璃表面被刮片刮到的區(qū)域。實際掛刷區(qū)域和掛刷角度和刮片長度有關,刮水器工作時,刮臂繞轉軸端點作空間轉動,刮片緊貼在風窗玻璃表面上隨刮臂一起左右擺動,刮片兩端點沿風窗玻璃表面的運動軌跡形成的面積,被認為是實際掛刷區(qū)域[2]。如圖2所示,經(jīng)計算,刮水器的實際刮刷面積滿足GJB1473—1992《軍用汽車安全性要求》中視野的刮刷面積不得小于1 800 cm2的需求。
圖2 刮水器刮刷面積
依據(jù)扇形面積公式:S=(nπr2)/360,刮臂的刮刷角度n為70°,刮片長度r為450 mm;代入公式可以計算出:S1=S2=[70 ×3.14 ×452]/360=1 236 cm2;S1=副駕駛員側玻璃刮刷面積;S2=駕駛員側玻璃刮刷面積。
由計算得出扇環(huán)面積:S=S1+S2=2 472 cm2,滿足GJB1473—1992《軍用汽車安全性要求》中的要求。
SAE J198《Windshield Wiper Systems-Trucks,Buses Multipurpose Vehicles》中對重型載貨汽車多片玻璃的刮刷區(qū)域的定義及要求,根據(jù)車身給出的區(qū)域示意圖如圖3所示,對比結果見表2。
表2 SAE J198中A、B、C區(qū)刮刷比例要求
通過測量和計算,計算出實際刮刷面積和占各區(qū)域總面積的百分比,刮刷比例:K=S刮/S總。 A區(qū)、B區(qū)、C區(qū)中實際刮刷的面積,通過CAXA軟件測量分別為55 cm2、38.6 cm2、14.5 cm2,代入上述公式分別得出:KA=55/83=66%;KB=38.6/51=75.7%;KC=14.5/14.5=100%。檢查結果統(tǒng)計見表3。
圖3 A、B、C區(qū)域示意圖
表3 刮刷范圍檢查表
電機額定功率為30 W,輸出軸先逆時針后順時針來回擺動,電機外形如圖4所示。具有低速、高速及間歇刮刷、自動復位功能。2個電機通過車身控制器(BCM)進行同步控制,刮水器關閉時,刮片應自動返回初始位置。
電機電路如圖5所示,圖中53a是BCM給電機的復位電,31b為給BCM反饋的復位信號, 31為搭鐵,當b、c點接通的時候,由b點給BCM反饋復位信號,則BCM通過a點給電機復位電。
圖4 刮水器電機的外形
圖5 刮水器電機電路圖
刮水器電機的控制原理如圖6所示。當車身控制器檢測到回位信號為低電平后(表示已回到起始位置),低速輸出停止,計時間隔3 s后,再低速輸出。當BCM檢測到回位信號為低電平后(表示已回到起始位置),低速輸出停止,計時間隔3 s后,再低速輸出。如此反復。
圖6 刮水器電機的控制原理圖
刮片是指用于有效刮凈汽車風窗玻璃外表面的部件,能承受刮臂的壓緊力,并有一個適于安裝和固定膠條的支架。分平刮和曲刮2種結構型式。刮片膠條(以下簡稱膠條)是指刮水器上與風窗玻璃外表面相接觸的彈性零件。
刮水器刮臂是指刮水器上連接刮片和刮水器軸的部件。
刮臂材料使用GB-700碳素鋼結構, Q235A (屈服強度為235MPa的碳素鋼),膠條邵式硬度60±5,拉斷強度≥15MPa,拉斷伸長率300%~600%[3];刮臂和刮片如圖7所示:刮片長度采用450 mm,刮臂刮片總長為708 mm±3 mm。
圖7 刮臂和刮片
每個刮水器電機上增加2個電磁兼容濾波模塊,2個電磁兼容模塊分別連接在電機的高速端和低速端各一個,即一個電機配備2個模塊,如圖5所示。這樣電機在安全裕度、靜電放電等方面可以滿足GJB151A、GB/T 19951、GJB1389A要求。
電機甩出的線束長度要控制在100 mm以內,且采用金屬屏蔽導線,大大減小因線束傳導引起的電磁兼容影響。
刮水器隨整車進行電磁兼容試驗,試驗指標均滿足7.1條設計要求。
1)可靠性設計。電機采用先進的一次成型工藝,使轉子的精度和速度大大提高,電機工作平穩(wěn)性非常好,降低電機噪聲;電機殼體拉伸成型,材料更厚,增加電機導磁,減少電機發(fā)熱。具有過熱保護抗干擾裝置,保證了電機的可靠性。
2)安全性設計。電機自身過熱保護;電磁兼容滿足GJB151B—2013《軍用設備和分系統(tǒng)電磁發(fā)射和敏感度要求》;整個線路中有搭鐵保護。
3)測試性設計。 刮水器的掛刷角度可以在玻璃上直接測量;電機的各項參數(shù)可以直接在專用的檢測設備上顯示。
4)維修性設計。刮片與刮臂連接采用掛鉤反卡式,刮片損壞時,易于更換。
5)保障性設計。電機安裝在駕駛室頂部頂襯內部,避免接觸雨水飛濺影響性能。
6)環(huán)境適應性設計。①溫度適應性設計,電機采用進口無氧銅,絕緣層耐180℃高溫,內置溫控開關,適應溫度-41~80℃;②抗沖擊性設計,轉子采用軸向前后固定定位,比老式鋼珠擰緊定位穩(wěn)定性好,沒有前后串動,防止外部振動時轉子移位;③防腐防潮設計,電機外殼采用噴涂工藝,防腐性能較好,轉子也是高溫漆包線,并經(jīng)過烘烤,電機發(fā)熱也不會產(chǎn)生水分,全面防潮。
綜上所述,雙電機刮水器系統(tǒng)具備節(jié)省空間、安裝拆卸方便、各自工作獨立、刮刷視野良好等特點,同時配備電磁兼容模塊以解決電磁兼容的問題。采用了車身控制器(BCM)對刮水器系統(tǒng)進行控制,實現(xiàn)了低速、高速、間歇、復位的功能,同時BCM通過報文的形式將刮水器系統(tǒng)各模塊工作狀態(tài)發(fā)送至儀表顯示。刮水器系統(tǒng)裝車后,整車進行了約4萬公里的道路測試驗證后,刮水器工作良好無異響,噪聲等性能參數(shù)明顯優(yōu)于標準要求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