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作文是一種限時作文,因此,考生在應試時必須要養(yǎng)成快速審題的習慣。快速審清題意,是指在極短的時間里明確作文題目的用意及要求,迅速確定寫作的題目。不管哪類作文都要有一個審清題意的過程,都必須看清題目的要求,以最快速度來審清題意。
一、審題要注意審清材料
很多考題在給出題目時往往會附上一小段材料,同學們在審題時一定要注意分析這段材料。材料不僅可以引出題目,還有闡釋主題、提示寫作的功能。好好審讀材料,充分利用材料中的信息,可以有效地防止跑題。如杭州中考作文題:
春天到了,家園前的草坪露出了紅紅綠綠的生機。一位新搬來的中年人回家不忍心踐踏那片草坪,便繞了點兒路。沒想到剛上樓時,鄰居老太太微笑著迎上來,一番話讓中年人頗感意外:“我整天都在想,很有點兒擔心,新來的鄰居是個怎么樣的人?”頓了一下,老太太又說,“當你剛才繞過那片草坪時,我算了解了你,知道我沒有什么好擔心的。”生活常常是這樣,刻意為之往往不能縮短彼此的距離,而偶爾發(fā)生的一個細節(jié)、一個舉動,卻會在人與人之間架起美麗的橋梁。
請以“心靈的距離”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記敘經(jīng)歷,編寫故事,發(fā)表議論,抒發(fā)感受。文體自選,題目自擬。文中不得出現(xiàn)你所在學校的校名,以及教職工、同學和本人的真實姓名。
仔細分析上述材料,我們可以得出:(1)它迥異于地理上的“距離”,作文時必須緊扣題眼“心靈”一詞,特指“心靈的距離”。(2)注意材料中最后一段是關鍵。生活中那些不經(jīng)意的細節(jié)才能更加能夠反映出事物的深刻含義??s短人們心靈的距離體現(xiàn)在平常的點點滴滴中,要善于挖掘,可以從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幫助、相互體諒等溫情的角度來寫。
二、審題要審題目限制
審清題目的限制一般包括審明對象、審定范圍以及審準題目的核心。首先應確定審清題目要求所寫的對象是人、事、景或其他;其次,審清題目要求所選材料在時間、空間等范圍上有哪些限制;最后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抓準題目的重點,即“題眼”,把握住中心內容。如浙江省紹興市的中考作文題目是:以“我有這樣一個暑假”為題,寫一篇文章。
仔細看看題目,想一想,你會發(fā)現(xiàn):(1)題目中“希望”一詞代表了一種愿望,對未來的憧憬,即還沒有發(fā)生但是你希望發(fā)生的。(2)題目在范圍上有了明確的限制。是希望有這樣的一個暑假,而不是幾個;是寫一個暑假,而不是寒假或其它。(3)題目的重點也就是“我”,是指以第一人稱來敘述。你可以想象一下自己要過一個什么樣的暑假,怎樣過才是最為有意義的,在假期中你發(fā)生了什么事,或者遇到了什么事,哪些人等等,把這些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就可以了。
三、審題要注意揣摩出題人的意圖
作文題目和其他類型考試題一樣,都或明或暗地藏著出題人的意圖在里面。作為考生,明白了出題人的出題意圖、立意、選材、行文思路等等,所有問題就會迎刃而解。那么如何揣摩出題人意圖呢?我認為要從以下兩個方面把握:1.從題目本身去發(fā)現(xiàn)隱藏信息;2.從所給材料或者提示語入手找出玄機。如福建泉州市中考作文題目:責任
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②書寫工整,字數(shù)600左右。
開動腦筋,我們可以揣摩出:(1)“責任”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做好分內的事,二是為自己的過失負責。(2)從立意方面講,或是對生活的思考,或是做好心靈的漫游,或是對“責任”的議論,都可以。但主題應鮮明,要積極向上,甚至升華出哲理。(3)從選材方面說,或寫生活中的親身經(jīng)歷,或寫耳聞目睹的一件事。可以是名人大事,也可以是凡人瑣事。
四、命題作文要審題眼和限制詞
命題作文相對其他形式有比較大的限制。審好命題作文就要審清題目中題眼和限制詞。題眼,即題目的眼睛,是重點核心;限制詞往往是修飾限定或者補充題眼的詞語??梢愿鶕?jù)句子、短語的結構來分析,找出題眼和限制詞。如上海中考作文題:以“我的視線”為題作文。
根據(jù)題目,我們可以看出:(1)“我的”是“視線”的限制次。這指明這“視線”是屬于我的,不是別人的。(2)“視線”是題眼,指“眼睛看得見的大千世界”,它有平視、仰視、俯視等多種角度。以“平視”而言——某一景點、文學名著;以“仰視”而言,夜空中的星星月亮、北斗銀河——天地悠悠,人生短暫;以“俯視”而言,登上東方明珠、泰山極頂、珠穆朗瑪,乘上飛機,祖國新貌盡收眼底——城建欣欣向榮,祖國繁榮富強等等都可以寫。
審題就是要死摳字眼,一字一句分析明確其中的導向性和限制性,只有做到這些,才能保證考場作文不偏題、不跑題。
聶鉍銓,江西豐城市石江初級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