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樂義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教學占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朗讀對于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陶冶情操、提高語言能力等各個方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應該恰當、充分地運用朗讀手段。同時朗讀還是一種藝術的再創(chuàng)造,它將書面上那些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有色的語言,將那些描繪的神情、動作在人的朗讀中,展現(xiàn)流露出來。
關鍵詞:語文教育;小學生;朗讀
朗讀是最重要的閱讀基本功,課堂上學生朗朗的讀書聲也正是校園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朗讀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英國有位文學家曾說過:“文學的藝術,哪怕是文法修飾得再好,在表達語調時卻是無能為力的。”一篇好的文學作品,要通過語言,將其聲情并茂地表現(xiàn)出來,才能感染讀者,能夠達到如聞其聲、如見其人、身臨其境的效果。由此可見朗讀的重要性。所以我們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把朗讀教學落到實處。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人入勝
語文是一個感性的世界,文章不論長短,都有著很強的人文性。所以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朗讀、去理解、去消化吸收。朗讀也不是看著字句,念過去就結束了,而是應該讀出文章里的味道和感情。這對于小學生來說有些難度,所以就要教師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他們理解和體會。如,小學語文四年級課文《去年的樹》就是一篇具有人文特點的文章,課文用了質樸的語言將小鳥和樹之間的深厚的友情以及小鳥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承諾,四處尋找樹的那種精神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要讓學生感受這種友情和這種堅持的精神,就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與生活結合比較緊密的情境,讓學生從現(xiàn)實生活中去把握課文的感情,然后再進行朗讀,這樣學生就更容易體會課文的內涵和感情。
二、方法多樣,樂趣無窮
無論是解決數(shù)理化的問題,還是朗讀課文,都要講究方法。好的方法能夠事半功倍。在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創(chuàng)造出多種多樣的朗讀形式,就會讓學生的朗讀熱情高漲,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語文朗讀教學中,教師可以與學生比較著朗讀。不是單純地只是教師在示范,學生在那兒聽,也不是學生一直在讀,教師只是在指出問題。要讓師生能在課堂上互動,學生和學生也能在課堂上相互交流,這樣才能讓學生把自己的朗讀與老師、同學的朗讀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激活學生的思維,產生新的情感體驗。再有,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勝心和極強的自我表現(xiàn)的心理,在教學中,讓學生之間比賽著朗讀。在課堂上,讓學生朗讀同一篇文章,舉行一次小規(guī)模的朗讀比賽,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對方的優(yōu)點,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這樣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進取性,還能讓學生在這種相互競爭、相互激勵的學習氛圍中,更加有學習積極性,朗讀時也更加用心。我們還可利用角色扮演來朗讀文章。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和記憶力都很強,在語文朗讀教學中,可以先由教師進行范讀,讓學生們直接地感受語言,再讓學生分別扮演課文中不同的角色,讓他們在模仿中體驗人物的語氣、動作和情感,然后把自己的理解表達出來。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讓學生的語言得到良好的發(fā)展,同時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三、指導、評價,不可或缺
小學的語文朗讀教學中,只是讓學生一味地朗讀,這樣給多少時間也是不行的,還需要教師在旁指導。葉圣陶老先生也曾說:“語文課以讀書為目的,教師若引導學生善于讀,則功莫大焉?!彼?,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掌握朗讀的方法和技巧,朗讀時聲音要抑揚頓挫,從實際出發(fā),融入自己的感情體驗,把自己試想成文章的主人公,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真正地投入到文章中,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進一步提高朗讀的水平。
教師除了從旁指導之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及時地給予評價??突f過:“使一個人發(fā)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美和鼓勵?!毙W生尤其喜歡聽到贊美和鼓勵。所以,教師應該帶著欣賞的態(tài)度去聆聽每一個學生每一次的朗讀。朗讀得好的,要及時給予贊揚,讓他們都能嘗到被人肯定的快樂、成功的喜悅。朗讀得不好的,也不要急于批評,應該想一想,他這樣的朗讀有沒有值得其他學生學習的地方,比方說聲音洪亮等,之后再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這樣不僅能夠守護他們幼小的心不受到打擊,還能讓他們真正地認識自己的錯誤,加以改正。所以,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一定要帶著欣賞,巧妙地評價。
有效的朗讀,可使學生從課文中感受生活,受到感染,可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朗讀習慣,能夠讓他們把文章讀懂,讀美,讀活,從而積累更加豐富的語言,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最后能夠學以致用,這也正是語文朗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所以在教學中,重視和加強朗讀教學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