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了解詩歌創(chuàng)作背景,理解詩意。
2、通過誦讀品析、情境創(chuàng)設,體會詩人悲憤中不乏豪邁,失意中仍懷有希望的情懷。
3、品詩、論事、知人,提高品評鑒賞詩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誦千古名篇、品詩歌內(nèi)涵、悟人生之道。
【教學方法】
1、情境創(chuàng)設法:重回詩歌創(chuàng)作情境,在具體情境中引導學生知詩意,明詩情。
2、誦讀法:在誦讀中體會詩歌內(nèi)涵,觸摸詩人情感。
3、設疑討論法:通過懸念設置,引領學生通過討論探究的學習方式明晰詩人的人生選擇。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情境導入
今宵杯中映著明月 紙香墨飛詞賦滿江
今宵杯中映著明月 豪杰英氣大千錦亮
沿著掌紋烙著宿命 今宵酒醒無夢
沿著宿命走入迷思 仿佛回到夢里唐朝
——唐朝樂隊《夢回唐朝》
這是一個令無數(shù)文人墨客向往的朝代,這是一個詩意紛飛、才情勃發(fā)的朝代,這是一個酒醒無夢,但仍要高歌遠行的朝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那個夢中的唐朝,去品味醉了我們千年的詩歌與美酒。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李白的《行路難》。
二、背景介紹
天寶元年(742年),四十二歲的李白奉詔入京,擔任翰林供奉(替皇上寫詩作賦)。接到圣旨的那一刻,李白難掩內(nèi)心的喜悅,“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英雄終于可以有用武之地了。是的,李白本就是個積極入世之人,他很想像管仲、諸葛亮等人一樣,干出一番大事業(yè)。可是入京后,卻沒被皇帝重用——當然也做過幾件大事,比如替楊貴妃寫詩、比如讓高力士脫靴。這些事情的背后,是詩人百無聊賴的生活和受到權臣排擠的折磨。兩年后他被“賜金放還”,變相攆出了朝廷。臨行前,朋友擺上酒宴為他送行,于是故事就從那時開始了……
三、初讀詩意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首詩,利用好書下注釋和工具書,注意讀準字音,讀清節(jié)奏。
(注意三個字:羞 直 塞,前兩個字是通假字,后一個讀sè)
2、我知道我們班級中有許多是朗讀的高手,哪位同學能給大家讀一讀。
(找2——3名同學朗讀,教師給予點評指導)
3、那一天,夕陽西下,長亭外古道邊,李白的幾個朋友擺上了一桌豐盛的佳肴,要為遠去的朋友送行,請你再讀這首詩歌:想象出這是一個怎樣的畫面?你的描述要符合當時的情景,要從詩中能找到依據(jù)。同學們的描述要力求美一些,要有詩的意境。
(那一天,落日的余暉灑滿整個長安古道,那一天摯友親朋捧來醉人的美酒,那一天滿桌的美味佳肴,四溢飄香。可是,那一天,再也不能像從前一樣,狂飲高歌。眾人愁眉緊鎖,憂愁依戀的目光投射到詩人身上??矗豪畎纵p輕地拿起筷子,卻又輕輕放下;他端起酒杯,是啊,這是他最鐘愛之物,平時杯到酒干,可是今天,今天他又怎能喝下這一杯五味雜陳的酒啊。身上的挎劍還在,憶往昔“起舞拂長劍,滿座皆揚眉”,可是今天,他抽劍而起的時候,他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再舞動此劍,劍在,可是劍心已經(jīng)茫然了。)
同學們說得真好,“停杯投箸”“拔劍四顧”,你現(xiàn)在就是李白,邊做動作,邊吟誦這兩句,注意讀出那種“茫然”來。
四、再讀詩心
“劍在手,問天下誰是英雄?”此時長劍在手,余暉映照下,泛著寒光。詩人李白究竟在想些什么呢?假如你是李白,你會想什么?敞開心扉,替詩人說一說吧。
(1、我想起了,當年奉詔入京的時刻,那一天陽光朗照,那一天我躊躇滿志,我知道為國為民盡心竭力的時候到了,我還依稀記得“仰天大笑出門去”的志得意滿。
2、我想起了,在京城的這幾年,雖然官職很小,但皇恩浩蕩。我還記得陪王伴駕的若干時刻。
3、我想起了,曾經(jīng)在御花園為楊貴妃寫下的麗詩妙句“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也許正是這句話,讓那些奸佞小人進盡讒言,冤我譏笑貴妃太胖吧。
4、我想起了,以往的日子中,和這些朋友們相聚時的情景。那是怎樣的快樂啊!高朋滿座,美味佳肴。“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那才是我心中的生活呀。
5、我想起了,前途漫漫啊,此時離開長安,我又能去哪???世間萬路,可哪一條路,我能走???“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好一個世途艱難??!
6、我想起了,渭水河邊釣魚的太公,八十歲遇文王,開周朝八百載天下:我想起了,古之賢相伊尹,不正是一場夢后,建功立事的嗎?)
一聲聲嘆息、一縷縷迷茫、一陣陣惆悵。理想與現(xiàn)實,希望與失望交織著、撞擊著。詩人一次次叩問自己“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同學們,請你們帶著這種感情,再讀“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這幾句,注意要讀出那種味道來。
五、三讀詩魂
詩人迷茫了,無措了,他也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古人云: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同學們,你們現(xiàn)在就是那天送別李白的朋友,請你們?yōu)槔畎字赋鲆粭l道路吧,告訴詩人,他該走向何方?大家可以研討一下,把你的想法,跟同學們交流。
1、朝廷中權臣當?shù)?,有高力士、楊國忠兄妹,這些都是和李白不睦之人,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欲致李白于死地而后快,所以,李白重新回到朝廷上并非明智之舉。
2、李白瀟灑飄逸,豪放傲物,“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以他的性格進入官場,會處處碰壁。所以,我奉勸他還是辭官不做、隱居世外的好。
3、李白一生的才華,在于詩歌,他的人生價值也應該體現(xiàn)在詩歌上??v酒當歌,吟詩作賦,這才是他理想的生活。
大家說得好!可以說除了詩歌、美酒與遠方,詩人已經(jīng)一無所有,但是對于李白來說,這些似乎又是最好的擁有。也許是李白聽到了你們的勸慰,也許是他突然頓悟,在詩歌的結尾我們終于看到那個堅定的、樂觀的、豪放的李白又回來了。他重新回到座位上,端起那杯酒,一飲而盡。他說:“你們放心吧,請相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這一句鏗鏘有力,這一句振聾發(fā)聵,這一句響徹千年。讓我們齊讀這一句,讀出氣勢,讀出自信,讀出豪邁。
六、四讀成誦
就這樣詩人帶著美酒、詩歌、還有朋友們的祝福上路了。正如你們所預料的一樣,這之后他再也沒有回到朝廷。對于李白來說,也許是遺憾的,但對于我們來說,是幸運的。從此游歷大山名川的他寫下了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篇。這樣的詩人,令人敬仰;這樣的詩篇我們怎能不動情地去讀一讀。這次我們不僅要讀準,讀流利,還要讀出感情。而且看看有誰能把它背下來。我愿意拋磚引玉,給大家讀一遍。
七、讀詩品酒
詩與酒,醉了李太白,也醉了整個盛唐。你還知道哪些“李白與酒“的詩歌?你又怎樣看待李白的詩酒人生呢?
1、“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那是一種孤獨的酒;他喝的不是酒,是寂寞。
2、“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那是得意的酒,他喝的不是酒,是歡樂。
3、“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那是豪放的酒,他喝的不是酒,是灑脫。
4、“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那是詩意的酒,他喝的不是酒,是品位。
5、“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那是率真的酒,他喝的不是酒,是生活。
6、杜甫有詩贊李白:“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p>
7、余光中有詩贊李白:“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還有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是的,這就是李白,寄情山水,把酒詠志、豪放灑脫、傲岸自負的李白。自由狂放的思想情感、灑脫奔放的人生態(tài)度、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都在那一杯杯酒里,都在那一首首詩里。
八、推薦閱讀
1、你想更了解李白的詩歌嗎?請讀《李太白全集》
2、你想更了解詩人李白嗎?請讀康震《康震品李白》
3、你想更了解李白的詩酒人生嗎?請讀徐文?!独畎自娋迫松?/p>
九、結束語
同學們,其實人生不就是一條路嗎?以自己的啼哭為起點,以別人的啼哭為終點。走在這條路上也許會有迷茫惆悵的時候,會有荊棘淚水的時候,但請相信:只要我們有堅定的意念,有樂觀的精神,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自信與豪邁,我們就一定會走向遠方和幸福。
十、板書設計
都榮升,遼寧清原縣第三初級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