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晨飛
刮痧是一種傳統(tǒng)的保健方法,流傳的時間已經(jīng)很久了。從效果來講,確實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但是刮痧也是有很多注意事項的,要是刮痧不科學的話,會對身體產(chǎn)生很多不好的影響。
刮痧出痧,其實就是刮痧的時候皮下毛細血管破裂導致的瘀斑、淤青,一般在血液循環(huán)不好的患者身上比較多見。因為血液循環(huán)狀況不好的話,在刮痧時由于擠壓的作用,使得毛細血管破裂導致出血。一般健康的人是很少出痧的,正常人在刮痧之后只能見到潮紅的顏色變化,并不會出痧,這是最好的一種狀態(tài)。
刮痧通過刮痧板的不斷刺激,能夠增強局部血液循環(huán),對于很多血液循環(huán)不好的患者有較好的效果。但是不同體質的人需要的刮痧手法不一樣,這也是需要注意的問題。
對于體質比較虛弱的人來說,本身就會有血液循環(huán)不好的情況發(fā)生,但是這樣的患者卻并不愛出痧。針對這樣的患者,還是不推薦使勁的刮痧,硬是追求出痧,對于體質虛弱的人來說是一種傷害,因為他們本身不愛出痧,強出痧的話又比較耗傷氣血,對身體也是不利的。
對于體質比較實的人,有一些比較實的疾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加上這樣的患者一般體型比較胖,這樣的人可以稍微用力刮痧,讓痧都出來、出透,這是驅邪比較好的方法。
但要注意的是,很多胖人是不愛出痧的,因為皮下脂肪太厚了,所以刮痧的時候,即使皮下出了血看得也不是那么清楚,這樣的患者最好不要盲目地追求出痧,有的時候把他們的皮膚刮破了,可能也看不見出痧的情況,還是因為皮下脂肪太厚了。
對于健康的人,本身就是不愛出痧的,所以正常體質不出痧也不要盲目追求出痧,它是刮不出來的。
對于出痧情況,在臨床上,我們是可以用來診斷疾病的,一般是身體哪里氣血不通,哪里就格外愛出痧。比如在心包經(jīng)上很多地方出痧了,說明這個患者心包經(jīng)可能存在不通的情況,所以刮痧出痧能夠用來判斷疾病,有經(jīng)驗的大夫一看就知道。
最后提醒大家一點,刮痧雖然有很好的養(yǎng)生保健效果,但是不能天天刮痧。 (王蕾)
一、避風和注意保暖刮痧應避風,注意保暖。室溫較低時應盡量減少暴露部位,夏季高溫時不可在電扇處或有對流風處刮痧。因刮痧時皮膚汗孔開泄,如遇風寒之邪,邪氣可通過開泄的毛孔直接入里,不但影響刮痧的療效,還會因感受風寒引發(fā)新的疾病。
二、刮痧后飲熱水一杯刮痧過程中會使汗水排泄,邪氣外排,會消耗部分體內的津液。刮痧后飲熱水一杯,不但可以補充消耗部分,還能促進新陳代謝,加速代謝產(chǎn)物的排出。
三、刮痧后洗浴的時間刮痧治療后,為避免風寒之邪侵襲,須待皮膚毛孔閉合恢復原狀后方可洗浴,一般約3小時左右。但在洗浴過程中,水漬未干時可以刮痧。因洗浴時毛孔微微開泄,此時刮痧用時少,效果顯著,但應注意保暖。
四、刮痧后不宜在原處補刮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處進行再次刮試出痧。再次刮痧時間需間隔3~6天,以皮膚上痧退為標準。
(王雅婷)
許多人喜歡登山游玩,可骨科醫(yī)生卻說,爬樓梯或爬山是“最笨拙的運動”。因為這兩項運動都會對膝關節(jié)造成嚴重損害,甚至是不可逆的損傷。爬樓梯或爬山都屬于負重運動,腰部以下的關節(jié)都要承受自己身體的重量,尤其膝蓋受力最大,當身體奮力爬臺階向上時,膝蓋負擔的重量會瞬間增加到平常的4倍左右。
有測試指出,以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為例,平路行走時,兩邊膝蓋各承重等于或略大于60公斤,而爬樓梯或者爬山時,膝蓋負重瞬間會變?yōu)?40公斤。膝蓋瞬間受到的壓力越大,對膝關節(jié)的傷害就越大,可以說重量是膝關節(jié)最大的敵人。
此外,正常的膝關節(jié)都有一層薄薄的軟骨,它們就像骨頭與骨頭間的潤滑劑,如果沒有它的保護,走路時就會骨頭磨骨頭。另外,爬樓梯或爬山時,膝蓋除了承重增加,還要前后移動和側向扭轉,尤其膝關節(jié)前端的髕骨部位承受壓力最大,對半月板等關節(jié)軟骨組織也會造成磨損。
當人在下山、下樓梯時,除了自身體重以外還要承受下沖的力量,會進一步加重關節(jié)負擔。
綜上所述,爬山、爬樓梯還是不適宜作為鍛煉項目。
不在堅硬水泥地上跑步、跳繩等。在堅硬地上劇烈運動,比如下蹲、蛙跳、跑步、跳繩,都會加重對膝蓋骨的磨損。尤其是蹲下去再站起來,對關節(jié)的磨損最大。
關節(jié)軟骨大概有1~2毫米,作用就是緩沖壓力,保護骨骼不破裂。如果非要在堅硬地板上運動,在超強的反作用力下彈回來,對關節(jié)和骨骼的損傷相當大。
建議在橡膠運動場地做運動。
在爬山和爬樓梯的時候,膝關節(jié)會承受超過本身體重3~4倍的壓力。尤其是50歲以后,人的膝關節(jié)多少都會有些磨損的情況,此時就要減少此類運動。對于那些有過膝關節(jié)損傷的朋友40歲以后就要特別注意了。
爬樓梯或爬山,確實有增強心肺功能、消耗熱量等諸多優(yōu)點,但缺點也很大。為避免得不償失,可以用散步來替換。
最適合膝關節(jié)的運動:游泳、騎車。對于普通人來說,對關節(jié)最有好處的運動就是游泳。在水里人體是與地面平行的,各個關節(jié)基本不負重。
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人可以選擇游泳、騎車、做體操等關節(jié)負重較輕的運動。
膝蓋復健術:最適合的運動方法。這個運動不需要外出,不需要器械,不損傷膝蓋,還能鍛煉膝蓋。
做法:
①找一把可以靠背的椅子,臀部往后坐,靠著椅背。雙手放在椅子背后,背部墊靠墊。
②大腿下墊一條浴巾,也可以將幾條浴巾和毛巾捆綁在一起,只要夠厚、捆得扎實就可以,目的是要將膝蓋墊高。
③坐姿端正,腰背挺直,兩腳垂放,一前一后地自然晃動。不需太大幅度擺動,輕輕松松地晃啊晃就可以了。
這一招看似十分簡易,對強化膝蓋卻非常有幫助。膝蓋有舊傷或腳痛的人,可以用健康的腳去帶動痛的那只腳,健康的腳托著痛的腳同時前后來回自然晃動,這么做相當于復健,可以讓膝蓋漸漸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