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雨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美國將軍艾森豪威爾脫穎而出,由一名普通的軍事參謀成了五星上將。然而鮮為人知的是,艾森豪威爾在這期間與自己的女司機凱瑟琳·薩默斯比有了一段令人回味無窮的羅曼史……
1942年,希特勒妄圖一舉征服歐洲,戰(zhàn)火燃燒到了倫敦。在瘋狂爆炸的燃燒彈中,一名身著英國志愿兵軍服的年輕女司機勇敢地開著一輛救護車在滿目瘡痍的倫敦市區(qū)穿行。這個容貌姣好的英國姑娘就是凱瑟琳。
此時,一個新任務在等著她。英國首相丘吉爾向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求救,請求美軍與英軍組成英美聯(lián)軍聯(lián)手御敵,羅斯福便派時任美國陸軍參謀部作戰(zhàn)處處長的艾森豪威爾前往倫敦進行為期十天的考察。于是,熟悉倫敦道路、駕駛技術(shù)過硬的凱瑟琳成了艾森豪威爾的司機,負責接送他出入。
初見凱瑟琳,艾森豪威爾頓覺賞心悅目,尤其佩服凱瑟琳的勇敢。盡管他給凱瑟琳留下的印象也不錯,但凱瑟琳感覺“他只不過是個小角色,對于這場戰(zhàn)爭無足輕重——一個兩星少將是指揮不了重大戰(zhàn)役的”。況且,那時的艾森豪威爾已有妻子,凱瑟琳并沒有過多留意他。
但幾天相處下來,凱瑟琳就被艾森豪威爾的隱忍大度所折服。艾森豪威爾煙癮很大,但面對英軍將領規(guī)定的“不允許在辦公室里抽煙”的指責,他毫無怨言地將煙頭默默掐滅;面對不愿為他們指路的英國民眾,他也微笑著叮囑手下不要責備他們……此外,他還平易近人地邀請凱瑟琳共進午餐,一個是將軍,一個是司機,以至于飯店的門役都向他們投去驚訝的目光。
十天的時光,短暫而美好。離開的時候,艾森豪威爾送給凱瑟琳一盒奶油巧克力——在物資奇缺的戰(zhàn)時英國,這是相當昂貴的禮物。二人的交往由此拉開帷幕。當艾森豪威爾問凱瑟琳:“如果我還回到這里,你是否愿意繼續(xù)當我的司機?”凱瑟琳堅定地說“愿意”。
果然一個月后,艾森豪威爾真的來了,凱瑟琳前去機場迎接他。作為駐英美軍司令部司令官,他肩上的將星已增至三顆。為了方便和外界聯(lián)絡,艾森豪威爾在倫敦組建了“戰(zhàn)時之家”,作為固定的落腳地點和臨時指揮部,凱瑟琳則充當他的司機兼私人秘書,幫他接電話、處理信件等。凱瑟琳與艾森豪威爾在工作中配合默契,到了心照不宣的地步。
戰(zhàn)爭是種特殊的催化劑,它讓一切都走向快節(jié)奏,感情也不例外。陽光明媚的一天,凱瑟琳載著處理完公務的艾森豪威爾回“戰(zhàn)時之家”,他們穿行在青山翠谷間,沉醉在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中,艾森豪威爾突然有一種度假的感覺,他被精靈一樣的凱瑟琳迷住了。
接下來的一件事更把二人的距離拉近了。在“戰(zhàn)時之家”中,艾森豪威爾迎來他的52歲生日,他唯一的要求是:要一只蘇格蘭小狗,因為凱瑟琳向他說起過她曾經(jīng)養(yǎng)過一只可愛的蘇格蘭狗。凱瑟琳非常感動,但對比自己大20歲、從來沒有緋聞的艾森豪威爾,她有的只是敬重。
不過外界并不這樣認為。由于艾森豪威爾與凱瑟琳總是同進同出,流言蜚語漸漸流傳開來。德軍情報員也掌握了這個情況,正在找機會偷襲艾森豪威爾的部隊。不久,代號為“火炬”的英美首次聯(lián)合作戰(zhàn)計劃制定完成后,為了指揮行動,盟軍總部將遷往北非,艾森豪威爾也被任命為盟國遠征軍總司令。
臨行前,艾森豪威爾對凱瑟琳說:“前往北非要穿越直布羅陀海峽,德軍的飛機隨時在大海上空等著我們,十分危險,你就不要跟著去了……”不等他說完,凱瑟琳就嚷著要一起去,并提議利用媒體報道的他們的“情侶”關(guān)系,用她自己做誘餌引開敵人。艾森豪威爾起初不同意這樣做,但“火炬”行動事關(guān)重大,他最終還是同意讓凱瑟琳登上了已經(jīng)預備好的“施特拉賽勒”船只。
預料之中,船只剛起航就遭到德軍的襲擊,危急時刻,凱瑟琳逃到救生艇上,在海上漂泊一整夜后終于獲救。見到凱瑟琳的那一刻,艾森豪威爾毫不掩飾自己內(nèi)心的激動,他抓起凱瑟琳的手放到自己的胸前,半天沒有放下來。
到達北非后,連綿的陰雨天氣讓艾森豪威爾患上了重感冒,凱瑟琳整日守在他身邊悉心照料;去前線視察時,凱瑟琳不顧危險,載著他冒著德軍的炮火連續(xù)行進26個小時……他們的感情也發(fā)生了微妙變化:艾森豪威爾認為連續(xù)戰(zhàn)爭之下,自己每天都生活在憂慮中,但只要見到凱瑟琳就會很輕松。而凱瑟琳也有著同樣的感受,感到和艾森豪威爾在一起時自己內(nèi)心是溫暖的。
越是這樣,凱瑟琳深知自己越需要克制對艾森豪威爾的感情,不再輕易表露出來。艾森豪威爾察覺后,也悄悄用特殊的方式表達愛意。他送她象征好運的三葉草,想盡辦法找來她喜歡的唱片、帶她參觀金字塔,為的是讓她記住他們的感情像金字塔一樣牢不可破。二人就這樣克制著對彼此的愛,一起并肩作戰(zhàn),很快迎來了事業(yè)上的突破。
1944年,諾曼底登陸成功,艾森豪威爾被授予五星上將軍銜,凱瑟琳被提升為中尉。好消息接踵而來。
次年5月,納粹德國無條件投降,二戰(zhàn)結(jié)束。當兩人重返“戰(zhàn)時之家”時,三年精彩而美好的時光宛如昨日。艾森豪威爾終于忍不住表白,向凱瑟琳求婚。但凱瑟琳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將軍,你不屬于某個女人,甚至不屬于你自己,即使你愛我,也不得不離開我。”
凱瑟琳是對的,當艾森豪威爾寫信給杜魯門總統(tǒng)時,得到的回復是:“整個美國都在歡迎英雄凱旋,無數(shù)的妻子等待和丈夫團聚,如果你此時和妻子離婚,你將身敗名裂?!痹谑聵I(yè)與美人的選擇上,艾森豪威爾被迫選擇了前者。原來他回到國內(nèi)后,就受到上級和家人的輪番勸阻,他大病一場,病愈后不得不拋棄感情,獻身事業(yè):從美國陸軍參謀長到哥倫比亞大學校長,直至1952年成為美國第34任總統(tǒng)。在這光芒之下,凱瑟琳悄然隱退,后來也嫁人了,把那段往事藏在心底永遠無法觸及的角落。
艾森豪威爾對此是有遺憾的,私下里曾多次對人提起,凱瑟琳對他打贏戰(zhàn)爭起到了積極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臨終前雖然一再強調(diào)“我愛我的妻子,我愛我的孩子”,卻只字不提凱瑟琳,但這與其說是只字不提,不如說他早已將對方深深放在心底。
艾森豪威爾去世三年后,凱瑟琳抱病寫下回憶錄,書中明確道出了對他的感情:“追憶往事,猶歷歷在目,宛若昨天,令人難忘……我心里充滿感激,僅以此書向艾克將軍,致以忠誠的告別!”她一生都只甘心做他的紅顏知己,這樣純粹的愛令人敬仰,也讓人嘆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