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致遠
涼爽的秋天過去了,寒風刺骨的冬天到了,結(jié)伴而來的還有精彩的寒假。在這個假期里,我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件“大事”,我們當起了老板,開了一家網(wǎng)上書店。
我們家的書堆積如山,我買的書、爸爸買的書,看完了都放在書架上。漸漸地,書架承受不住了,一層層擋板被壓得向下塌陷,要不是擋板下有書撐著,估計這個書架早就散架了。我和爸爸便在書架旁“另起爐灶”,把看過的書一層層碼放起來,日積月累堆了一人來高。爸爸只好把多余的舊書當作廢品賣掉,可每次賣的錢少得可憐不說,我們費盡心力淘來的書只被翻閱幾次,便要“魂歸”垃圾堆——想想都覺得心疼。爸爸和我左思右想,決定開一家網(wǎng)上書店銷售我們看過的二手書,并給它取名為“大衛(wèi)書屋”。
爸爸負責網(wǎng)店的日常維護,我呢,則負責“上貨”——更新圖書信息。我用爸爸的手機掃描書后面的條形碼,上傳書的信息;接著用相機拍照,書的封面、封底都要拍照,然后填寫書的新舊程度。做完這些后,我還要注明書的價格,認認真真寫下自己對這本書的感悟、推薦語,然后就等著顧客上門了。
沒幾天,就有人來買書了。對方是一位學生家長,他看上了我的一套百科叢書。他和爸爸在網(wǎng)上反復商討,卻始終拿不定主意——不確定自己的孩子會不會喜歡。關鍵時刻,還得我出馬:“叔叔,這套書我看過,它的講解特別詳細、有趣,還注有拼音,配圖也很精致……”我邊打字,邊曬出幾張書中的圖片,“我從一年級一直看到三年級,反復翻閱,愛不釋手。要不是爸爸給我買了一套新的,這套我還舍不得賣呢!”果然,叔叔被我說得動心了。爸爸和他談妥了價錢,他在網(wǎng)上付了錢,爸爸則叫未了快遞員,將書寄出。
叔叔收到了我們的書,十分興奮地告訴我們:“我的孩子特別喜歡這套書,整整一下午都在看書,以后我會常來,也請你為我家孩子多推薦點兒好書!”
網(wǎng)上書店不僅讓我們的書“漂流”起來,讓我也嘗到了勞動的辛苦和分享知識的快樂,希望我們的“大衛(wèi)書屋”可以一直經(jīng)營下去,而且越來越好。
詳略得當
小作者記錄了假期里開網(wǎng)上書店的一段經(jīng)歷,重點描寫了自己賣書的過程,從上傳書的照片,為客人推薦書籍,打包寄書,詳略得當,是一篇趣味盎然的敘事佳作。(黃業(y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