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玲
(遼寧省計劃生育科學研究院附屬醫(yī)院,遼寧 沈陽 110031)
卵巢囊腫是婦科常見的疾病,育齡期女性發(fā)病率較高,對女性生殖健康和身體健康威脅較大[1]。近年來,腹腔鏡技術迅速發(fā)展,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剔除術臨床應用廣泛,廣受好評,但是臨床護理要求仍較高,需進一步提高圍術期護理質量[2]。臨床護理路徑是基于循癥醫(yī)學發(fā)展起來的護理路徑及模式,在外科護理中應用較多,為進一步探明其在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的應用效果,本次研究選擇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行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治療的60例患者,對比分析了臨床護理路徑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行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治療的6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29例)和觀察組(31例)。術前行陰道超聲檢查,60例患者確診為卵巢囊腫。觀察組中,年齡26~62歲,平均(44.23±18.25)歲,囊腫位置:24例單側,7例雙側;囊腫直徑3.54~12.41 cm,平均(8.02±4.36)cm。對照組中,年齡25~62歲,平均(43.62±18.52)歲,囊腫位置:23例單側,6例雙側;囊腫直徑3.62~12.37 cm,平均(7.98±4.47)cm。兩組患者在囊腫位置、直徑及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常規(guī)行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按常規(guī)流程完成術前準備及術后護理,觀察組則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具體如下。
1.2.1 臨床護理路徑設計:由本院婦科專家、護士長、骨干護理人員組成研究小組,共同制定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圍術期臨床護理路徑,明確臨床護理的流程、緩解、內容和實施方式。
1.2.2 術前個體化健康教育:首先,需講解卵巢囊腫發(fā)病機制、手術治療可靠性和有效性,并舉例說明手術療效;其次,說明手術流程及注意事項,告知患者術前檢查項目和自我準備要求,使患者積極配合手術;最后,講解術后注意事項、并發(fā)癥,并說明術后對生育、夫妻生活的影響,耐心糾正患者錯誤認知,消除患者顧慮情緒。
1.2.3 人性化術前和術中干預:術前,護理人員以溫柔的態(tài)度,協(xié)助患者完成術前準備,并耐心傾聽患者的訴求,及時給予解答和幫助,幫助患者保持良好、穩(wěn)定的情緒狀態(tài)。嚴格完成腸道準備和陰道準備,耐心說明重點事宜。手術部位備皮前,應調整好室內溫度,并根據(jù)患者狀態(tài),耐心說明,操作準確、快速,避免損傷皮膚。
1.2.4 精細化術后護理:術后早期,去枕平臥位6 h,對患者生命體征、切口出血、陰道流血、導尿管等指標進行密切監(jiān)測,盡早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術后24~48 h,積極詢問患者有無腹痛、腹脹、陰道流血增加等情況,及時通知醫(yī)師排查有無內出血。術后早期,根據(jù)醫(yī)囑給予患者鎮(zhèn)痛藥物,使患者可舒適休養(yǎng)。拔除尿管后,盡早鼓勵患者自行排尿,預防泌尿系統(tǒng)感染。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術后下床、排氣和住院時間,并進行嚴格記錄和組間比較。此外,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所有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采用χ2檢驗計數(shù)資料,P<0.05認為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術后患者恢復情況比較:觀察組術后下床、排氣及住院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P<0.05。見表1。
表1 術后恢復情況比較(±s)
表1 術后恢復情況比較(±s)
分組 n 術后下床時間(h) 排氣時間(h) 住院時間(d)觀察組 31 5.36±2.14 15.69±3.97 6.18±1.68對照組 29 6.58±2.67 18.03±4.02 7.29±1.57 t - 10.025 12.014 11.328 P - 0.025 0.024 0.022
2.2 并發(fā)癥情況比較:觀察組術后切口均獲得Ⅰ期愈合,1例患者出現(xiàn)尿道感染,1例出現(xiàn)膀胱損傷,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6.45%(2/31);對照組術后,27例患者切口獲得Ⅰ期愈合,2例患者出現(xiàn)輕度切口感染治療2~3 d后好轉,同時出現(xiàn)1例尿道感染,膀胱損傷和腸管損傷,各1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7.24%(5/29);兩組間差異顯著P<0.05。
卵巢囊腫以良性為主,腫塊內囊括囊液,保守治療效果極為有限,多數(shù)患者需手術切除,才能達到可靠的治療效果。近年來,傳統(tǒng)卵巢囊腫開腹術式臨床應用逐漸減少,而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開展率明顯提高,具有微創(chuàng)、高效、安全等優(yōu)勢,患者更容易接受[3]。
雖然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已經(jīng)較為成熟,但是圍術期護理仍不能忽視,需采取嚴密的護理干預措施[4]。臨床護理路徑實現(xiàn)了臨床護理的科學化管控,對于高風險的外科護理較為有利,而婦科腹腔鏡手術中應用也較多[5]。為此,本院基于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臨床護理經(jīng)驗,針對性總結了一套臨床護理路徑,臨床實踐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6.45%(2/31)顯著低于對照組17.24%(5/29),可知臨床護理路徑應用后,有效控制了術后并發(fā)癥率,臨床應用價值較高。此外,本次研究還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臨床護理路徑嚴密控制下,觀察組術后下床時間(5.36±2.14)h、排氣時間(15.69±3.97)h、住院時間(6.18±1.68)d均顯著低于對照組[(6.58±2.67)h、(18.03±4.02)h、(7.29±1.57)d)],組間差異P<0.05,可知臨床護理路徑提高了護理質量,促進了患者盡快康復,臨床應用效果良好。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圍術期護理中,可有效降低患者并發(fā)癥風險,提高患者術后恢復效果,臨床應用可行性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