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
早上9點,北京西單聯(lián)通大廈前,一間寫著“北京紅十字血液中心”幾個大字的“愛心小屋”開始熱鬧了起來。這間由高大上的航天材料打造,還能像變形金剛一樣自如“變身”、隨時移動的“大家伙”,啟用于今年3月12日,是專門用于志愿者們獻血的獻血方艙。目前,北京已啟用了15個獻血方艙,分別位于北京站、前門、東直門交通樞紐、西直門交通樞紐、西二旗、昌平永旺商場門前、天通苑北站交通樞紐、房山拱辰蘇寧、中關村海龍大廈、西單聯(lián)通大廈和電力醫(yī)院、京東集團總部門前,同時,通州區(qū)和密云區(qū)還建有3個獻血方艙。
獻血方艙內有儲物區(qū)、驗血登記區(qū)、休息區(qū)、采血區(qū)和儲血區(qū)。時值世界杯期間,方艙被布置成了世界杯主題,地面是綠茵茵的足球場地,隨處可見著名足球運動員C羅照片和世界各國的小國旗。一進方艙大門,就是電子儲物箱,志愿者在獻血時可將物品儲存在里面。右側是登記檢測區(qū),白色桌子上放著各類驗血設備。志愿者將在這里進行血壓、乙肝表面抗原和血紅蛋白等項目檢測。左側是獻血人員休息區(qū),有兩張長方形米色真皮沙發(fā)放置在休息區(qū)的兩側。
休息區(qū)再往里走是采血區(qū),放置著4張單人電動真皮沙發(fā)。只需按下沙發(fā)扶手處的按鈕,沙發(fā)的背部、腿部位置會自動放平、拉伸,志愿者可以舒服地半躺著獻血。與采血區(qū)一簾之隔的是儲血區(qū),立式血液冷藏箱最多可儲存60袋全血,工作人員會第一時間對采集的血液進行封存。
最值得一提的是獻血方艙的“變身”功能。“過去的流動獻血車,車體不太穩(wěn)當,一有人上車就會晃動,車內面積僅20平方米左右,市民采血和休息空間都很局促。而獻血方艙達37平方米,休息區(qū)和采血區(qū)可分別向兩側伸縮1米,使用時寬度一下就變成了4.5米。”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工作人員陳霄向《方圓》記者介紹,如果方艙需要轉移位置,那么兩側空間可隨時收縮,化身集裝箱,被拖車輕松拉走。另外,方艙采用特殊的航天材料制成,保溫性能極好,加上屋內的中央空調循環(huán)系統(tǒng),避免了普通流動采血車冬冷夏熱的情況。
“目前每個方艙共配備了3名采血護士,未來還會根據(jù)日常采血量的增加而增派人手,平時也會有一些志愿者來幫忙?!北本┦屑t十字血液中心工作人員趙春麗說,七、八月屬于獻血的淡季,因為天氣熱,大家都愿意走陰涼的地方,很少在街邊停留,而每年的四、五月和九、十月,則是獻血的高峰時段?,F(xiàn)在工作日一般每天有二三十人來獻血,到周末時會有更多。
于爽是讓趙春麗印象深刻的一名獻血志愿者。這名經常來方艙與獻血者聊天、端茶遞水,甚至拿著獻血的小冊子在大街上吆喝“無償獻血了解一下”的志愿者,在很多人眼里是于老板;而她曾經是一名醫(yī)生,現(xiàn)在喜歡稱自己是個“賣飯的”;她的女兒則會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媽媽是“熊貓俠”。
1999年,28歲的于爽還是一名外科醫(yī)生,但就在這一年,她變成一名視網(wǎng)膜脫落累及黃斑的患者,失明了。經過手術,半年后她成功恢復視力,但已經不再適合從事醫(yī)生職業(yè)。后來,于爽在西單附近開了家餐廳,她喜歡說“賣飯的就該做點賣飯的事”。于是,只要在西單方艙獻血的志愿者,都可以憑借獻血證在她的餐廳免費吃一頓義餐。而女兒口中“熊貓俠”的緣由,是因為于爽的血型是RH陰性血,俗稱“熊貓血”,這種血型存量稀少,每份獻血都可能救人一命,所以,于爽定期獻血。
在采訪的過程中,記者遇到了一行四人來到方艙獻血。這四人是來北京旅游的,路過方艙時,一名叫王垚的小伙提議說,不如大家一塊去獻個血,也算是為社會做點貢獻。王垚以前獻過血,這次除了捐獻400毫升的全血外,還留下了血樣用于檢測造血干細胞,相關資料將進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給需要的患者帶來希望。在王垚的帶動下,同行的還有兩名小伙也捐獻了400毫升全血并留下血樣檢測。
“很多志愿者獻血都是結伴而來,本來只有一個人獻的,同行者看到后經常受到鼓動而獻血?!壁w春麗說,也有不少是自己來的。比如記者就遇到一位剛滿18歲的北京女孩,這位名叫茜茜的女孩告訴記者:“獻血就當是給自己一份成人禮吧?!?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8/08/20/qkimagesfanyfany201814fany20181422-6-l.jpg"/>
“像茜茜這種情況,我們都會給她父母打一個電話,確認獻血者身份和父母意愿,在征得父母同意的情況下,我們才會對他們進行采血?!壁w春麗告訴記者,不管是工地工人、大學生、白領或是來北京的游客,對每一位來獻血的志愿者,我們都打心底為他們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