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慧健
【摘要】物理概念圖習題教學顯著提高了科學創(chuàng)造力,對科學創(chuàng)造力的流暢性、靈活性、獨創(chuàng)性影響顯著。中物理教師在習題教學過程中巧妙利用概念圖這一輔助教學手段,不僅提高了物理課堂教學的“性價比”,而且提升了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物理習題 “概念圖”教學策略分析 巧妙應用
初中物理習題教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就目前的教育體制和考查形式來看,某種程度上習題教學的地位不可小看,成功的習題教學能夠快速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能在中考中取得高分,這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師所要追求的目標和預想達到的效果,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初中物理習題教學的質量和效率,許多從事初中物理教育教學的工作者們都進行了不同形式和方式的探討和研究。
1 初中物理習題教學中“概念圖”運用的策略分析
所謂概念圖是將人們頭腦中對概念的信息、想法和理論用圖示的方法表示出來,體現(xiàn)了隱形知識顯現(xiàn)化的特點,“概念、命題、交叉連接、層級結構,是概念圖的基本要素。初中物理教師在習題課堂教學時,以題目中相關的實際情況為處理問題的突破口,運用所學知識結合題意,確定研究對象和探究的問題,通過理論的分析和推導建立適當?shù)哪P停梦锢硪?guī)律和定理建立方程算式關系,再運用數(shù)學工具進行求解。物理教師在習題教學中,如果運用“概念圖”進行習題教學,正是將上述的思維和處理過程通過圖示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實現(xiàn)了抽象思維的形象和可視化。
在解決初中物理習題時,首先,根據題意,將實際問題進行有效轉化,初中物理習題中往往包含很多的文字敘述,學生只有將抽象的文字含義轉變成具體的物理景象,構造物理情境,將題設中的已知條件進行轉化,同時結合概念圖尋找條件與情景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其次,理解問題實質,借已知條件尋求突破口,初中物理老師可以借助于概念圖恰當引導學生搞清題目中物理問題實質所體現(xiàn)的表象特征,分析思考題設條件與物理條件的邏輯推理關系中找到兩者之間的橫向關系,有助于發(fā)現(xiàn)解題的關鍵點;最后,結合恰當?shù)奈锢矸椒ㄅc數(shù)學方法完美解決問題,初中物理習題不僅注重物理規(guī)律的考查,同時也注重物理方法與數(shù)學方法的有效結合,因此,作為初中物理教師在習題課堂教學中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物理和數(shù)學手段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讓物理習題中的知識真正轉化為學生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
2 在初中物理習題教學中妙用“概念圖”
初中物理習題課教學是初中物理課程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物理習題中蘊含著物理概念、規(guī)律等基礎知識,學生對物理知識和規(guī)律的理解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提升都離不開物理習題的正確處理。具體的初中物理習題教學通常含有三個方面的預期目標:(1)形成物理概念與物理規(guī)律相關的知識積累。初中物理習題中經常涉及科學技術信息和成果,在處理習題的過程中,學生的視野得以發(fā)展,運用基礎的物理知識處理問題的能力得以提高,突出體現(xiàn)了物理習題對社會經濟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2)體現(xiàn)解題的具體過程與科學方法的運用;物理習題的解答過程反映了自然現(xiàn)象和常見的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問題,往往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歸納,從普遍的案例中抽象概括出共性的部分再加以拓展與提升,集中體現(xiàn)了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利用科學的思維方法解決初中物理習題過程中的不斷“進步與成長”;(3)形成科學探究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處理習題時注重解題的規(guī)范性與持久性是學生養(yǎng)成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的重要因素,科學嚴謹和實事求是的追求正確解答的精神與行動正是形成科學素養(yǎng)和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具體體現(xiàn)。
概念圖與初中物理習題課的有效結合,老師的講解內容與解題的整體思維過程都很容易被學生所吸收,概念圖所提供的可視化的解題思維過程使得題設中的復雜信息十分明顯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減輕了學生的探究負荷,從而極大的提升了學生的解題速度與解題質量。同時,學生在制作概念圖的過程中,大腦處于興奮的發(fā)展區(qū)狀態(tài),理解記憶與處理信息的能力較強,這都有利于習題的高效處理。下面筆者通過具體案例加以說明。
案例一:在一次課外活動中,小明想用水桶到井中提水,小明對水桶所做的功是();在操作過程中,若小明不小心將水桶掉進了井中,再次從井中撈上來時發(fā)現(xiàn)水桶里面還帶有部分水,請問此時小明對桶做的功是()。(選填:總功、有用功、額外功)
剖析:題中涉及了“人提水”和“人提桶”兩個物理情景,在物理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學生分組討論形成概念圖。
案例二:兒童娛樂場所里,小偉用大小為80N的水平推力去推重量為150N的木箱子,在15s內移動距離為30m,這一過程中小偉對木箱子所做功為(),木箱子重力對木箱做功為()。
剖析:物理老師引導學生羅列題設中的已知條件和信息進行有效轉化,構建合理的物理情境,借助于概念圖進行處理。
反思:從上述兩個案例中可以看出,概念圖中蘊含著題設與問題之間、問題與問題之間的密切關系,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對題意進行分析與理解,概念圖的制作過程對于比較“懶惰”的學生而言,提供了一次主動鍛煉和思考的機會,經過努力都能順利地完成正確解題??梢?,初中物理教師在習題教學過程中巧妙利用概念圖這一輔助教學手段,不僅提高了物理課堂教學的“性價比”,而且提升了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