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文華
【摘 要】作為小學美術老師,可以在美術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在課堂教學之中融入兒童繪本,通過圖畫書中故事情節(jié)、多樣的色彩以及豐富的形象進行教學。兒童繪本的運用不但能讓學生認識美、感受美,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審美能力也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關鍵詞】兒童繪本;小學美術;美術課堂;融入
由簡短的文字和優(yōu)美的圖畫組成的故事書就是繪本,小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與兒童繪本的特點有明顯的相關,小學生十分喜歡。那么,我們小學美術老師就可以把兒童繪本引入到小學美術課堂中,小學生對美術學習的動力可以通過對繪本閱讀的熱情來轉化,并利用繪本對美術課堂的教學進行有效的組織,這樣的小學美術課堂就會變得更加的有趣生動。下面,就如何把兒童繪本資源融入到小學美術課堂中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科學選擇繪本,有效開展教學
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如果要提升學生的美術綜合素養(yǎng)、提高美術教學的效率可以通過應用兒童繪本,這會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要在美術教學中應用的繪本并不是可以隨便選擇的,在選擇時,要注重選擇科學化的繪本。教師首先要根據兒童不同的年齡進行選擇不同的兒童繪本,這樣才能使所選的兒童繪本內容與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同和性格特點不同能夠相吻合。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兒童繪本只有這樣就能有效地得到發(fā)揮。
比如,教學對象是一二年級的小學生時,選擇的繪本可以是一些色彩模塊比較大的、顏色比較鮮艷的。而如果面對的是三四年級的小學生,選擇的繪本就可以是一些注重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的、文字相對比較多的繪本。為了更好地實現小學美術教學的目標,教師在選擇繪本時還應該注意要緊密結合美術教學的實際情況。只要選擇的兒童繪本是最適合的,就一定能提升小學生的美術綜合素養(yǎng),提高美術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進行課堂導入,巧用兒童繪本
怎樣在課程導入環(huán)節(ji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是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其實只要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利用兒童繪本進行課堂導入,便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小學生很容易受形象思維的影響,所以對于一些生動形象的畫面會有更多的興趣。
例如,在對美術知識“畫樹木”進行教學時,《愛心樹》這一本兒童繪本教師就可以拿來導入課程。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對繪本內容的播放學生就會集中在這本繪本上,使學生對所學習的內容提高了學習興趣。這樣,學生在具體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大大提升了學習效率,保證了學習的有效性。
三、激活孩子想象,激發(fā)創(chuàng)作欲望
豐富的想象力不管是哪個人都不是生來就具有的,而是通過自身間接、直接的體驗才能獲得的,越有豐富的體驗,那么就會有越豐富的想象力,能為孩子們提供豐富體驗的機會的恰恰是兒童繪本了。另外,繪本故事穿越各種文化背景,橫跨國界,比如南茜·艾克紅·柏柯《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童話故事;保羅·弗萊舒曼文的《威斯利國王》的成長故事以及杰拉爾德·麥克德默德的《射向太陽的箭》的民間故事等優(yōu)秀繪本都能把各個國家的文化精髓體現出來。孩子們透過畫面與文字,使他們進入了不同的世界,無限擴大了學生們的創(chuàng)造力。
孩子的想象的空間在繪本里都會給孩子預留很多,可讓孩子根據繪本的整體意境對故事情節(jié)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再對書中的人物動作、語言進行設計。如繪本《瘋狂星期二》講述的故事是一群青蛙飛上天,讓孩子產生豐富的聯(lián)想是畫面中的一些細枝末節(jié),這樣孩子們就可以對故事進行自我延伸、擴充。繪本是短小精薄的,在零壓力的情況下,讓繪本的故事情境和孩子的興奮、好奇的心情融為一體,孩子們的創(chuàng)作欲望就能得到更好的激發(fā)。
四、巧用人文資源,提升審美情趣
孩子對文字的敏感程度是比不過圖畫的,故事內容是他們通過畫面閱讀來理解的。畫面的細節(jié)孩子們很喜歡關注,由于關注細節(jié)不同每次閱讀他們都會有新發(fā)現。教師應該選擇繪本中有價值的畫面資源,巧妙截取畫面,對學生進行德育和美育,這樣學生審美情趣就能提高,也能為美術教學活動增色添彩。
如在教學《媽媽的節(jié)日》一課的最后拓展環(huán)節(jié)時,由作者安東尼?布朗繪本《我媽媽》中的幾張插畫頁可以用來結束全課,可以邊播放圖片邊說:不管你媽媽是個超人媽媽,或者是個大老板,或者是舞蹈家,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愛自己的媽媽,因為我們大家都知道,媽媽也非常非常的愛我們!繪本里那溫柔的媽媽的大手在讀到最后一句時自己都被感動到,在同樣用過這一繪本的班級學生中都發(fā)現很多孩子眼睛里都會有淚光在閃動,這就是繪本的力量,無形中能讓人感動。
又如在上《魚兒游游》時,本課難重點是要求學生要畫出構圖飽滿、富有裝飾元素且造型新穎的魚,如何把魚畫大畫美是整節(jié)課都在追求的基調,本課教學任務完成后,在課的最后可設計了這樣一個拓展環(huán)節(jié),李歐·李奧尼的繪本《魚就是魚》里面有一條不夠美也不夠大的小鯉魚的形象,我們可以把它制作成了一個頭飾戴在了學生頭上,說:有一條很很平凡、不夠漂亮、也不夠大魚有點失落,這樣的外表你肯定看不出來,大家可非常喜歡聽它講故事,因為它是池塘里的故事大王,今天它也來到了我們的教室,我們一起來聽聽它講自己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孩子們,你就是你,魚就是魚,身邊的世界很美好,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整節(jié)課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就在這樣一個寓言般的繪本里得到了升華。
總之,我們的美術教育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僅體現在生活中,體現在孩子的興趣中,更體現在美術課堂教學中。運用繪本進行美術課堂教學,在創(chuàng)新思維、發(fā)現思維、探索思維的培養(yǎng)活動中,因勢利導,把孩子們帶進童話世界,讓孩子主動發(fā)展,生動活潑,努力使孩子成為一個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合格人才。作為一名小學美術教師,我堅信通過以繪本為載體的美術活動,一定能夠帶給學生一個更廣闊的藝術天空。
【參考文獻】
[1]王懷英.巧借繪本,打開小學美術新視角.素質教育,2016年11月
[2]馬燕玲.繪聲繪色的小學美術課堂——將繪本融入小學美術教學.未來英才,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