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香
【摘 要】在新課改不斷深入下,對小學教學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保證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更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這一背景下,小學在開展數學教學中,要積極組織學生動手實踐,使學生能夠將掌握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有效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動手操作;小學數學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將課堂還給學生,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更有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點,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學生日后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1.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以往教學中,教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掌握教材知識技能,提高小學生數學成績。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忽略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感受,灌輸式教學模式下,學生只能單純的接受知識,對知識沒有自己的理解。并且,教師不注重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單一的教學模式,無法有效調動學生積極性,學生課堂教學參與不積極,久而久之,學生便對數學學科失去興趣,課堂教學質量降低,不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
2.動手操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2.1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以往教學中,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并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狀態(tài)。運用動手操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相比于傳統教學,動手操作更加具有針對性,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自身實際情況,結合興趣愛好,有針對性制定教學方案,從而有效滿足學生自身發(fā)展需求。
2.2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小學數學不僅要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更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其全面提升各方面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開展動手操作,小學生不僅能夠掌握教材知識,更有利于拓寬學生視野,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對知識有自己的理解,教師適當給予引導,學生思維便會得到發(fā)散,有利于日后的數學學習。
2.3有利于滿足社會發(fā)展需求
現階段,科學技術、社會經濟都在快速發(fā)展。在這一環(huán)境下,市場競爭不斷加大,對人才需求也在不斷增大。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fā)展需求。運用動手操作方法,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實踐能力等,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3.動手操作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3.1動手操作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運用動手操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有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新課改指導下,要求數學教學一定要貼近學生生活,結合學生興趣愛好,為其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創(chuàng)造參與學習的機會。大量數據表明,學生對事物產生興趣,才會主動去花費時間,積極學習。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結合學生心理特點,從興趣愛好出發(f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根據教材內容,組織學生開展動手操作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在教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平移、旋轉和軸對稱》時,如果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學生無法真正理解平移、旋轉和軸對稱有關知識點??梢越Y合學生實際生活,引發(fā)他們聯想,如“你們是不是都玩過旋轉木馬,我們一起來回憶,旋轉木馬是怎么運動的呢?”“你們有沒有看過老爺爺下棋,想一想棋子是怎么進行引動的?”等一些問題,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去思考。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展示各個事物的運動過程,然后引導學生進行動手操作,根據掌握的知識自己去進行平移、旋轉以及制作軸對稱圖形。這一過程中,小學生能夠真正融入到教學中,并能更加充分理解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知識點。
3.2動手操作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是當下小學數學教學任務的重要內容。小學生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還沒有發(fā)展完全,在思維形成的初始階段,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具有重要作用。開展動手操作教學,符合小學生認知事物的規(guī)律,有助于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的過渡。
例如,在教學“角的度量”時,可以制作微視頻,結合教材知識點,利用計算機技術,然后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學習,自主探究“角的度量”相關知識點,通過自主學習,學生便能夠掌握使用量角器以及畫角的方法等知識。課堂教學便可以組織學生動作操作。向學生提問“如果不使用量角器,你們可以畫出45°角嗎?”學生便會快速加入到操作中,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成員共同探討,如何能夠在不使用量角器的情況下,完成學習任務。
3.3動手操作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符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因此,小學生在學習中,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教師在教學平行線的認識和畫法時,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生活,引導學生感受生活中的平行與垂直現象,使學生掌握平行與垂直在實際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激發(fā)學生對圖形產生興趣。教師將課堂時間還給學生,引導學生自己畫出圖形,使學生能夠更好掌握知識點,將掌握的知識有效運用到實際中。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中,組織學生動手操作,不僅有利于學生掌握教材知識,更能全面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能力,提升其綜合素質,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前文首先闡述了動手操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然后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最后從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三方面,提出了動手操作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參考文獻】
[1]周立棟.談動手操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07(1):99-99
[2]趙慶英.談動手操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chuàng)新,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