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向娣
小學高年級學生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正在走向成熟,而這個階段也是他們認知能力與品格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良好的語文教育有助于學生形成豐富的情感、高尚的品質(zhì)與遠大的人生目標。情感教育能夠在這些教育領域發(fā)揮無可替代的作用,而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同樣對此保持了高度重視,在教學素材選擇、教學內(nèi)容設置等多個方面融入了大量情感教育元素,教師應該采取有效教學措施實現(xiàn)小學語文的情感教學目標,促進小學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1.小學生情感教育簡析
情感教育是所有教育活動的不可分割部分,情感會直接決定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這對于學生認知能力發(fā)展、自身情緒影響、學習態(tài)度塑造等多個方面都具有非常直接的影響。教師在小學生教育過程中關注學生們的成長情況,關注學生認知能力發(fā)展與情感變化,才能夠使得教育工作更加符合學生們的實際需求,滿足學生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語文是中國人語言和文化的代表性學科,在語文教學中融合了大量情感、修養(yǎng)、道德和品質(zhì)元素,教師基于語文教學而開展的情感教育能夠幫助學生逐漸形成完善而健全的人格,學生們的情感將趨向正面與積極,進而更好地實現(xiàn)自我控制,有助于教育工作發(fā)揮更加顯著的作用。在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教師的教學過程要注重學生情感體驗,在知識傳遞的同時加強人文關懷,促進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語文教材的人文特性與情感特征展開全面教育培養(yǎng),為學生們創(chuàng)造更加全面的情感獲取與情感關懷環(huán)境,將情感滲透于整個教學過程,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的關注重點集中于學生文化課程的成績提高,教學活動傾向于知識積累與智力開發(fā),情感教育的關注度嚴重不足,這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亟待改進的環(huán)節(jié)。
2.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融入情感教育的意義
小學高年級已經(jīng)開始全面進入青春期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身體發(fā)展迅速,而他們的心理也產(chǎn)生了快速變化,學生們的心理正處于塑造和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學生們的情感特征更加凸顯,這也為情感教育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2.1有助于實現(xiàn)全新教學理念
在全新的小學語文教學課改中明確提出了“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教學目標要求,語文教學承擔了學生品質(zhì)與情操培養(yǎng)的重任,而情感教育恰恰是語文文本創(chuàng)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蘊含了非常豐富的人文元素,這為語文情感教學的順利開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這些文本都具有非常豐富的人文特征,學生們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感受到人生的美好,進而形成高尚的品格與美好的道德情操。例如《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講授了一位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他用自己的雙手挖掘了38個小時,最終救出了自己的兒子。教師利用這篇文章的教學能夠引導學生們認識到親情的偉大,促使學生更加關愛自己的父母與親人。情感教育的有效融入使得語文教學更加厚重且具有情感內(nèi)涵,這將有助于教師更好地落實全新教育理念,強化情感教育的地位。
2.2有助于素質(zhì)教育落在實處
小學生正處于心智發(fā)育的重要階段,他們對外界的認知能力還未能夠完全成熟,這就使得他們的思想與看法很容易存在一些偏差,無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言行舉止,特別是對于善惡是非還不能很好地把握。這就使得小學語文教育不僅僅要完成基本的知識傳遞,更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認識環(huán)境,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情感教育將使得學生們更容易受到教師的引導和熏陶,逐漸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逐漸形成正確的三觀,這有助于素質(zhì)教育真正地落在實處。
2.3有助于教師更好地開展語文教育
情感教育的過程也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與學生保持良好的情感交流將加深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拉近師生關系。教師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教師就將會從自身做起,保持課堂教育的良好氛圍,使得學生們能夠收到教師情感的熏陶與影響。而另一方面,教師開展情感教育將使得教師更加尊重學生,與學生們開展更多更廣泛的情感交流,使得課堂變得更加自由與和諧。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有助于教師更好地開展語文教學,學生們的參與積極性大大提升,整體教學有效性也將得到明顯改進。
3.以蘇教版教材為基礎的情感教育滲透策略
情感教育將使得學生們對語文學習保持更加濃厚的興趣,也將更加有效地塑造學生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采取有效教學策略滲透情感教育,確保學生們獲得更好的審美體驗與情感體驗,有效實現(xiàn)最終的教學目的。
3.1利用游戲教學法吸引學生
游戲是小學學生最喜歡的活動方式,在開展游戲過程中,大部分學生會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這種狀態(tài)下,他們的興奮度、接受能力和認知能力都會得到有效提升。游戲教學是一種非常符合小學生客觀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利用游戲教學滲透情感教育,利用游戲吸引學生主動感受語文情感。例如在《嫦娥奔月》的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們進一步感受作品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與人物品格,可以選取情景劇表演的方式展開教學活動,學生們分別扮演嫦娥、逄蒙、鄉(xiāng)親們、后裔等角色,帶領學生在情景劇表演的過程中感受不同人物的心理變化與情感波動。這種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其中,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學生們將更好地感受到嫦娥的善良與偉大、逄蒙的兇惡與自私、鄉(xiāng)親們對嫦娥的敬重、后裔對妻子的愛等等不同的情感,使得學生們在游戲過程中獲得情感共鳴。
3.2利用朗讀深度體驗文本情感
語文教材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展開溝通的重要媒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開展情感交易,蘇教版教材所選取的很多文本都具有非常濃厚的文化底蘊與人文特質(zhì),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jù)教學文本的特點選取最合適的教學方式,確保學生們能夠感受到文本中所蘊藏的深厚感情。朗讀是學生與文本作者進行情感溝通的一種有效途徑,特別是在一些情感非常飽滿的詩詞或散文作品教學中,朗讀教學價值凸顯。例如在六年級上冊《我們愛你啊,中國》這首詩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反復朗讀詩歌,促使學生更加深入地感受詩歌中蘊藏的濃厚愛國之情,激發(fā)學生們對祖國的熱愛,同時在朗讀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幫助學生感受祖國的壯麗山河與偉大成就,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情感世界。
3.3發(fā)揮學生們的主體性生成情感
學生的主體性是教育者在開展教育工作時必須關注和考慮的問題,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想法、意識、愛好千差萬別,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們的主體性,圍繞學生主體性展開更加有效的教學活動,在情感教育中同樣如此,教師要將學生們看做與自己平等的獨立個體,為學生們創(chuàng)造更加寬松的自由發(fā)揮空間,使得學生們能夠在課堂上更好地享受情感教育帶給他們的心靈享受。小學生們充滿了童真,教師要呵護學生們的心靈,使得他們的主體性得到充分保護,激發(fā)學生天性中的善良與美好,使得學生們能夠發(fā)自內(nèi)心的生成情感。例如在《蟬與狐貍》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分角色朗讀文章,同時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為什么《烏鴉與狐貍》中的烏鴉被被騙了,但是這篇故事中的蟬卻沒有呢?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獲得情感收獲,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3.4將情感教育與學生生活相結(jié)合
語文教材所選取的文本不僅僅是簡單的說教,它更與學生的生活之間存在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文本中飽含了人生的真諦與真理,教師利用語文教材可以帶領學生更加深入地感受生活中的種種情感元素。將情感教學與語文教材中的生活元素有效結(jié)合起來也可以促進學生感受到更加真實的情感熏陶,學生們將會獲得更多人生的經(jīng)驗與感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豐富學生們的學習體驗,使得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地感知生活。例如在《大江保衛(wèi)戰(zhàn)》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思考洪水來臨時面臨的重重困難,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最困難時刻,使得學生們能夠真正感到到解放軍叔叔的偉大人格魅力。
總結(jié)
語文是小學階段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小學語文教育承擔著多重教育使命,它承載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及中國人美好的愿景,教師不僅僅要將語文知識傳遞給學生,更要將語文中所蘊含的多種元素傳遞給學生,確保學生們能夠獲得更加全面的熏陶與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