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曉霞
登封,坐落在嵩山的腳下,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城市,中國第一個朝代夏王朝就在此定都。
這里有八處11項優(yōu)秀歷史建筑物和古跡,其中包括:三座漢闕——中國最古老的宗教建筑遺存、中岳廟、嵩陽書院、少林寺、登封觀星臺等等。這些建筑歷經(jīng)漢、魏、唐、宋、元、明、清,構成了一部我國中原地區(qū)上下2000年建筑史,是中國跨度最長,建筑種類最多,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代建筑群。2010年8月1日,第34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宣布,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成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中岳廟是中國五岳中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較完整的古建筑群,在漢武帝時期就已經(jīng)建成。中岳廟建造風格與故宮相似,一條全長650米的中軸線將其左右分隔,其中共有殿、宮、樓、閣等建筑近四百間。自古以來,它便以錯落有致的布局、金碧輝煌的建筑、和諧自然的色調而聞名于世。
會善寺始建于元代,是佛教傳入我國后最早建立的佛寺之一。會善寺還保存著不少文物,尤其是現(xiàn)存的東魏《中岳嵩陽寺碑》、北齊《會善寺碑》、唐《道安禪師碑》、《會善寺戒壇記》等碑刻,具有重要的書法藝術價值和歷史文獻價值。
人們常把太室闕、少室闕與啟母闕并稱為“中岳漢三闕”。闕是古代的一種建筑物,也是一種特殊的石雕。闕身四周大多刻有精美的圖案或是文字,它們經(jīng)常兩個一組,被擺放在帝王宮門的前面。
嵩陽書院是宋代四大書院之一,以理學著稱于世。嵩陽書院共由五進院落組成。首為先師祠,供奉與書院有關的先師先賢,其后為講堂、道統(tǒng)祠和藏書樓。兩側配房原為程朱祠、書舍、學齋等。院內廊房墻壁上鑲嵌有歷代文人、墨客的題字留言。
少林寺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剎”,隨著電影《少林寺》的熱播,嵩山少林寺也越來越廣為人知。從山門到千佛殿,共七進院落,總面積約57600平方米。寺西有塔林,北有初祖庵、達摩洞、甘露臺,西南有二祖庵,東北有廣慧庵。
嵩岳寺塔初建于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磚塔。嵩岳寺塔塔高37.6米,底層直徑10.16米。塔基隨塔身砌作十二邊形,塔前砌長方形月臺,塔后砌磚鋪甬道。
觀星臺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天文臺,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科學建筑物之一,由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創(chuàng)建。觀星臺臺高9.46米,北面設有兩個對稱的出入口,人們可由此登頂觀星臺觀測日影、觀測星象、記錄時間等等。
自漢朝開始,嵩山歷史建筑群經(jīng)歷了兩千多年的風雨滄桑,完美展現(xiàn)了中華文化的悠久和文明!
知識鏈接:為什么稱登封為“天地之中”?
在中國人的早期宇宙觀中,中國是位居天地中央之國,而天地之中心則在中國中原,中原的核心則在登封一帶,登封的嵩山是天地的中心。中國早期王朝將這里作為建都之地,以象征皇權神授。據(jù)統(tǒng)計,從周武王開始至清代末年,中國歷史上有史可查的巡狩、祭祀、封禪嵩山的帝王就有7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