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為民,不忘初心。這才是司法應有的價值觀!
《我不是藥神》這部現(xiàn)實主義電影,取材于2015年的真實事件——陸勇事件。
電影中,徐崢飾演的程勇是個男性保健品商販,開著一家神油店,但機緣巧合下成為印度仿制藥的獨家代理,因此收獲了高額的利潤,被大家給予了“藥神”的稱號。但在接觸到白血病人這個群體之后,程勇的善心被激發(fā),上演了一場人性和現(xiàn)實的博弈。片中呈現(xiàn)的病人生存困境、藥販子的道德困境、警察的法律困境、醫(yī)藥公司的商業(yè)困境等矛盾,讓人深思。
然而,現(xiàn)實中陸勇的故事并不比電影遜色。陸勇曾是無錫一家紡織品出口企業(yè)的老板,2002年8月,被確診患上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在尋找骨髓配型期間,他需要花高價購買瑞士諾華公司生產(chǎn)的名為“格列衛(wèi)”的抗癌藥來延續(xù)生命。
2004年6月,陸勇得知印度仿制“格列衛(wèi)”抗癌藥,于是開始服用,并在病友群里分享了這一消息。隨后,很多病友讓陸勇幫忙購買此藥。
為方便給印度匯款,陸勇從網(wǎng)上買了3張信用卡,并將其中一張卡交給印度公司作為收款賬戶,另外兩張因無法激活,被他丟棄。
因為在網(wǎng)上買卡,讓警方注意到了陸勇。2013年11月23日,陸勇被湖南沅江市公安局逮捕。2014年7月,沅江市檢察院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銷售假藥罪對陸勇提起公訴,隨后陸勇被取保候?qū)彙?/p>
2015年1月10日晚,陸勇在機場再次被警方控制。意外的是,檢察院向沅江市人民法院撤回起訴,認為其行為不構成犯罪,理由如下:
一、陸某某的行為不構成銷售假藥罪。
二、陸某某通過淘寶網(wǎng),從郭某某處購買3張以他人身份信息開設的借記卡、并使用其中戶名為夏某某的借記卡的行為,違反了金融管理法規(guī),但因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
三、如果認定陸某某的行為構成犯罪,將背離刑事司法應有的價值觀。
1.與司法為民的價值觀相悖。
2.與司法的人文關懷相悖。
3.與轉(zhuǎn)變刑事司法理念的要求相悖。
陸勇的被捕與獲釋,引發(fā)了諸多對于高價“救命藥”與因病致貧的討論,“藥俠”的標簽被附在陸勇身上,他一度被慢粒白血病病友視為救命恩人。
陸勇說:“我的案子實際上很小,但是反響很大,我的案子觸動了中國醫(yī)療中的痛點,引起了社會的反思。從那時開始,國家層面推出了很多關于中國藥品改革的措施,基本上已經(jīng)跟國際接軌了,以后這個吃藥矛盾可能沒以前那么大了。我沒有犯罪,也不是‘藥俠,我只是一個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p>
值得一提的是,當該檢察院不起訴文件公諸于眾時,很多網(wǎng)友紛紛點贊,并發(fā)表言論認為:“檢察院將當前的司法口號融入到價值判斷中,這是一種非常好、非常先進的做法,值得大家學習。”
當年的釋法說理書撰寫人、現(xiàn)任湖南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盧樂云說:“從本案的客觀事實出發(fā),全面考察本案,陸勇對病友群體提供的幫助是無償?shù)?,如果認定陸勇的行為構成犯罪,則與司法為民的價值觀相悖?!?/p>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