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華
糖尿病是代謝性疾病,患者以高血糖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高血糖是因為機體的胰島素分泌功能出現(xiàn)異常[1]。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較高,因此機體的多個器官會受到影響,導致這些器官出現(xiàn)病變,受到損傷,引起各種疾病[2]?;颊叩陌l(fā)病受到環(huán)境、遺傳等因素的影響?,F(xiàn)代社會發(fā)展快速,人們的生活不規(guī)律,不健康,運動缺乏導致了肥胖群體較多,肥胖一般都會有代謝紊亂和內(nèi)分泌失調(diào)的隱患,因此糖尿病的臨床發(fā)病率越來越高。研究顯示,高血脂癥會引起糖尿病肝損傷,早期對血脂檢查引起重視能夠為患者提供積極有效的治療?,F(xiàn)在,臨床中將血脂檢驗作為常規(guī)的糖尿病檢查內(nèi)容[3],對患者的血脂水平進行檢查,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此次將我院糖尿病患者接受血脂檢驗的意義進行了研究分析,有以下報道。
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對36例糖尿病患者進行了研究分析,將其作為研究組,同期選取了36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對兩組進行血脂檢驗。研究組有20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年齡40~70歲,平均(52.37±4.15)歲;對照組有21例男性,15例女性,年齡41~71歲,平均(52.60±4.43)歲。兩組一般性資料對比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不會影響研究結(jié)果。
血樣采集及常規(guī)檢查前,指導所有對象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習慣。采集血樣前1 d行禁食,次日清晨于對象空腹狀態(tài)下采集8 ml靜脈血樣,以5 ml、3 ml分開保存。(1)血脂檢測:對第1份血樣實施離心處理,分離血清,然后以疫比濁法檢測載脂蛋白A(ApoA)、載脂蛋白B(ApoB);以酶法檢測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以2點終點法檢測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2)血流變學檢測:對第1份血樣實施血流變學檢測。添入肝素,混合后裝入抗凝管內(nèi)儲存,使用血球自動分析儀檢測紅細胞壓積(HCT);以全自動血液流變分析儀測定血漿黏度、全血黏度;以動態(tài)血沉測量儀檢測紅細胞沉降率(ESR)。其中分析儀:貝克曼—AU5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試劑:北京恩濟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裝試劑。
對比兩組的ApoA、ApoB、TC、TG、LDL-C、HDL-C等血脂指標[4]。
將血脂指標數(shù)值納入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集中處理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采用[n(%)]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載脂蛋白A為(1.20±0.36)g/L、載脂蛋白B為(1.18±0.17)g/L、高密度脂蛋白為(1.43±0.37)mmol/L、低密度脂蛋白為(4.12±0.85)mmol/L、三酰甘油為(2.64±1.00)mmol/L、總膽固醇為(5.56±0.67)mmol/L。對照組患者載脂蛋白A為(0.91±0.12)g/L、載脂蛋白B為(0.81±0.25)g/L、高密度脂蛋白為(1.07±0.24)mmol/L、低密度脂蛋白為(2.83±0.76)mmol/L、三酰甘油為(1.28±0.83)mmol/L、總膽固醇為(3.27±1.21)mmol/L。研究組紅細胞壓積為(41.02±2.01)%、紅細胞沉降率為(11.08±2.43)mm/h,血漿粘度為(1.50±0.20)mPa·s、全血黏度高切為(1.60±0.54)mPa·s、中切為(5.72±0.67)mPa·s、低切為(8.80±0.85)mPa·s。對照組紅細胞壓積為(46.75±2.18)%、紅細胞沉降率為(17.80±3.08)mm/h,血漿粘度為(1.86±0.19)mPa·s、全血黏度高切為(5.29±0.68)mPa·s、中切為(6.87±0.76)mPa·s、低切為(11.20±0.97)mPa·s。研究組患者的載脂蛋白A、載脂蛋白B、三酰甘油、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脂等指標比對照組高,血漿黏度、(高切、中切、低切)全血黏度、紅細胞沉降率以及紅細胞壓積等指標比對照組低,兩組以上指標對比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糖尿病是臨床比較多見的慢性疾病,患者的發(fā)病受到環(huán)境、遺傳等因素的影響?,F(xiàn)代社會發(fā)展快速,人們的生活不規(guī)律,不健康,運動缺乏導致了肥胖群體較多,肥胖一般都會有代謝紊亂和內(nèi)分泌失調(diào)的隱患,因此糖尿病的臨床發(fā)病率越來越高。高血脂癥是導致糖尿病肝損傷的重要因素,早期血脂檢查能為患者提供治療參考?,F(xiàn)在臨床中將血脂檢驗作為常規(guī)檢驗內(nèi)容,為臨床診斷提供依據(jù)。
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的發(fā)病和血脂異常、血小板高聚高凝等危險因素有關(guān)[5-8],隨著病情發(fā)展,患者會出現(xiàn)大血管病變。甘油異常上升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表現(xiàn)。此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的載脂蛋白A、載脂蛋白B、三酰甘油、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脂等指標要比對照組高,血漿黏度、(高切、中切、低切)全血黏度、紅細胞沉降率以及紅細胞壓積等指標比對照組低,兩組以上指標對比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糖尿病患者會有血脂上升的表現(xiàn),患者血流動力學改變,血液高黏高凝,說明血脂檢驗對于患者的病情分析,治療參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臨床為患者提供血脂檢驗,了解患者的血脂狀態(tài),分析患者的病情進展,對治療進行調(diào)整,使治療效果提升,臨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盧亮,高峰,劉兆川,等. 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癥患者氧化應激反應、脂肪細胞因子分泌及頸動脈粥樣硬化的評估[J]. 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6,22(22):2692-2695.
[2] 林小林,楚怡,許潔. 糖尿病患者血脂檢驗在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分析[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96):266.
[3] 陳玉宏,韓剛.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檢驗的結(jié)果研究[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6,37(1):98-99.
[4] 郭曼萍. 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血脂檢驗的臨床意義[J].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3):425-426.
[5] 徐莉,許珊珊,李洲鋒,等. 血清膽紅素、糖化血紅蛋白及血脂聯(lián)合檢驗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臨床價值[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5,15(55):38,62.
[6] 程偉林. 糖尿病患者血脂檢驗指標在臨床診斷中的價值探討[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30):45-46.
[7] 賀春霞,楊晶晶,袁美錦,等. 門診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BDNF變化、血脂檢驗及行PCI治療觀察[J]. 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6,22(16):1922.
[8] 李慧. 糖尿病肥胖患者血脂檢驗的含量水平及其對臨床診斷應用價值[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5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