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甘肅 天水 741000)
緩控釋肥料以各種調控機制使其養(yǎng)分最初釋放延緩,延長植物對其有效養(yǎng)分吸收利用的有效期,使其養(yǎng)分按照設定的釋放率和釋放期緩慢或控制釋放,具有顯著提高養(yǎng)分利用率、明顯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明顯減少面源污染、改善土壤生態(tài)環(huán)境或提高土壤肥力、簡化施肥技術和明顯節(jié)省勞動用工的特點。推廣緩控釋肥料施用,能夠解決覆膜栽培作物在生長期較難追肥、玉米大喇叭口期雨熱同季追肥困難的問題,并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具有省肥、省工、高效等優(yōu)點。為了分析緩控釋肥對土壤肥力、玉米生長發(fā)育和產量的影響,天水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組織技術人員,在秦州區(qū)秦嶺暢達農民專業(yè)合作社,開展了全膜雙壟溝播玉米高效緩釋肥一次性施用試驗,為當前全膜雙壟溝播玉米栽培技術體系提供了理論依據。
試驗地點選擇在秦嶺暢達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結合全膜雙壟集雨溝播技術布置試驗,試驗田面積2畝。
各處理小區(qū)面積40m2,每小區(qū)施肥1.9kg。小區(qū)之間通過預先開好的溝渠隔開。田面四周設立寬50cm的觀測道,觀測行外圍設立1m的保護行,保護行內種植作物。試驗為基本對比試驗,設6個處理3次重復。
處理1:不施肥(GK);
處理2:沃夫特緩釋肥;
處理3:史丹利緩釋肥;
處理4:魯西硝基緩釋肥;
處理5:金正大緩釋肥;
處理6:配方肥緩釋肥。
表1 試驗田小區(qū)分布圖
肥料:沃夫特、魯西硝基、史丹利、金正大、玉米配方肥
品種:供試作物為玉米,試驗品種為登海3521。
表2 肥料養(yǎng)分含量
試驗地選擇基礎條件較好的地塊,試驗小區(qū)長8m,寬5m,面積40m2,種植密度3 300株/畝,不設重復。試驗地周圍設1-2m保護行,保護行不施任何肥料。重復間距50cm,區(qū)間距40cm。本試驗2017年3月25日起壟覆膜,4月25日播種,9月28日收獲,采用全膜雙壟集雨溝播栽培模式。除了施肥,各處理其它生產管理措施一致。
表3 各小區(qū)產量調查表
試驗結果表明:與對照相比,處理2增產最高334.97kg/畝,增產率為110.22%;處理3增產275.5kg/畝,增產率達到90.65%;處理4增產最低,可增產169.09kg/畝,增產率達到55.64%;處理5增產323.9kg/畝,增產率達到106.58%;處理6增產298.83kg/畝,增產率達到98.33%,5種肥料對玉米都有較好的增產效果。在此次試驗中施用沃夫特緩釋肥的處理2比施用魯西硝基的處理4畝產量高出165.88kg,增產率高出54.59%。
表4 主要經濟性狀調查表
從表4中看出,與對照相比,五種處理的經濟性狀都較好。
表5 隨機區(qū)組設計試驗方差分析
表6 多重比較
從表5可以看出,處理間F(149.663)>F0.01(5.636),說明該試驗6個處理間差異顯著。
從表6可以看出,處理2與處理5之間無差異,與其他小區(qū)之間差異顯著,說明沃夫特和金正大增效效果最為明顯。相比處理1,各小區(qū)差異都達到極顯著水平,說明緩釋肥對玉米產量的提高有極顯著效果。
沃夫特增產最高334.97kg/畝,增產率為110.22%;史丹利增產275.5kg/畝,增產率達到90.65%;魯西硝基增產最低,可增產169.09kg/畝,增產率達到55.64%;金正大增產323.9kg/畝,增產率達到106.58%;配方肥增產298.83kg/畝,增產率達到98.33%。通過數據分析,沃夫特和金正大增效效果最為明顯,5種肥料對玉米都有較好的增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