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運動倡導(dǎo)者”“偉大哲學(xué)家”……一提到盧梭,同學(xué)們的腦海里就會蹦出這些閃亮頭銜來。但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地有一段偷竊的過往,并且他不吝將其和世人分享。
懺悔錄
文/盧梭
這樣一來,我才了解到偷竊沒有我想象的那樣可怕。我對這門學(xué)問很快便登堂入室,凡是我想弄到手的東西,只要我力所能及,那就難保安全了。在師傅家里,我吃的并不算壞,我所以難以克制自己的食欲,是由于看到我?guī)煾党詵|西太沒節(jié)制。每當(dāng)端來美味珍饈的時候,他便把青年人趕下桌子,我覺得這種習(xí)尚是培養(yǎng)饞鬼和小偷的最有利因素。沒有多久,我便兼任這兩種角色了;一般來說,我總是得心應(yīng)手,只偶爾被捉住挨頓苦揍而已。
有一次我偷蘋果,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我一想起這件事情的時候,就感到戰(zhàn)栗,也覺得好笑。那些蘋果放在儲藏室的最里邊,那間儲藏室上面有一個很高的格子窗,廚房里的陽光可以射到里面去。有一天。家里只有我一個人,我便登在案板上,向“赫斯珀里得斯蘋果園”張望我所不能接近的禁臠。我把烤肉的鐵叉子取來,看它是否夠得著,不成,它太短了。我又找了一個小叉子(我?guī)煾迪矚g打獵,為了烤打來的野味,所以專門預(yù)備一個小又子)接在上面。我扎了幾次,都沒有成功,最后,我到底扎上了一個蘋果,這可把我樂壞了。我小心冀翼地往上拉,蘋果已經(jīng)接近格子窗戶了。我伸手去拿。但是,多么叫人傷腦筋??!蘋果太大,從格子里拿不出來。為了拿它,我費了多少苦心!要使鐵叉子不掉下來,我必須找個夾住它的東西,要切蘋果,我必須找把相當(dāng)長的刀子,在切的時候,又必須有一塊托板。等萬事齊備以后,我就開始切蘋果,我打算把它切成兩半,分別取出來。但是,我剛剛切開,兩塊蘋果就都掉到儲藏室地下去了。富有同情心的讀者喲,請分擔(dān)我的煩惱吧!
第二天,我找了個適當(dāng)機會,又作了一次新的嘗試。我爬上我的樓板,伸出鐵叉,對準(zhǔn)蘋果,正準(zhǔn)備去扎……誰知道那個守衛(wèi)龍并沒睡著,儲藏室的門吧嗒一聲開了。我?guī)煾底吡顺鰜?,兩手一叉,瞪著我,對我說:“好哇!”……寫到這里,我的手哆嗦得連筆都攥不住了。
由于經(jīng)常挨打,我漸漸對挨打也就滿不在乎了。后來我覺得這是抵消偷竊罪行的一種方式,我倒有了繼續(xù)偷竊的權(quán)利了。我發(fā)現(xiàn),偷東西與挨揍是相輔而行的事情,因而構(gòu)成了一種交易,作為交易的一方,我只要履行我所承擔(dān)的義務(wù)就行了,至于對方的義務(wù),那就讓我?guī)煾蒂M心去履行吧。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每當(dāng)我偷東西的時候,就比以前更加心安理得了。我對自己說:“結(jié)果會怎樣呢?挨揍嗎?管它呢!我生來就是為挨揍的。” (節(jié)選)
拓展
1755年盧梭把他參加第戎科學(xué)院競賽的論文《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chǔ)》寄給了伏爾泰。這篇文章表達了這樣一種觀點:人類的不平等是人類自身在社會化進程中造成的。但是。伏爾泰收到書后卻于8月30日給盧梭回了很怪的一封信。信中第一句話便是:“先生,我收到了您的反人類的新著,謹(jǐn)表感謝。”—下子就把問題定了性:反人類……伏爾泰向同時代人描繪了盧梭的一幅陰暗的肖像:把他描繪成恬不知恥的、厭惡人類的孤僻者。
——選自余中先《伏爾泰與盧梭:兩個死對頭》
閱讀筆記區(qū)
1.很多人做了錯事,會想方設(shè)法掩蓋,但盧梭卻將它們一一闡述,公布在世人面前。你如何看待他這樣的行為?
2.伏爾泰評價盧梭的著作為“反人類的新著”,將盧梭描繪為“厭惡人類的孤僻者”,你是否同意?為什么?
3.盧梭在盜竊后,說出“我生來就是挨揍的”的話,你怎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