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菊
【摘要】臨滄佤族人民以情歌為媒,表達男女間的淳樸愛情與少數(shù)民族獨有的生活氣息。研究臨滄佤族漢語情歌的修辭藝術,有助于探查情歌表象下更深層次的少數(shù)民族文化內涵,讓佤族的情歌文化更好的保留傳承下去。
【關鍵詞】修辭藝術 臨滄佤族 漢語情歌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4-0272-02
引言
本文主要分析臨滄佤族漢語情歌中的修辭藝術,從語音修辭入手,著重分析詞語修辭藝術,以便更好的解讀情歌的內涵。
一、語音修辭藝術
方言語音的使用,使情歌傳唱更顯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格。與漢語普通話相比,臨滄漢語方言在聲韻調方面與普通話存在很大的差異。聲母方面,臨滄輔音聲母23個,比普通話多了唇齒濁擦音[v]和舌尖前濁擦音[z]兩個聲母;韻母方面,臨滄方言韻母[uo]都由[o]替代,無明顯前后鼻音與兒化音;聲調方面,除陰平調值外都與普通話相反[1]。
二、詞語修辭藝術
(一)疊詞
1.AA式詞語
AA式重疊詞即一個詞有兩個相同詞根,在歌曲進行演唱時習慣性把重讀的點放在前一個A上,后一個A輕讀,這樣有利于更好的表達歌唱的情感。其中的重疊詞又分形容詞性重疊詞、量詞性重疊詞、名詞性重疊詞和擬聲詞性重疊詞等四種類型。首先是形容詞性AA式疊詞,例如“綿綿”、“蒙蒙”、“輕輕”、“紛紛”、“幽幽”等詞語,這種單字疊加起來構成的形容詞給人以直觀立體上的美感,通過重復吸引人的注意力,能夠給聽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引發(fā)人情感上的共鳴。其次是量詞性重疊詞,例如“個個”、“處處”、“條條”、“年年”、“回回”、“層層”等,通過簡單的量詞疊加卻能夠使歌詞脫離書面變得更加生活化、生動化,將所表達的畫面立體的呈現(xiàn)在聽者眼前,將歌唱成了畫,讓人身臨其境。隨后是名詞性重疊詞,例如“哥哥”、“妹妹”、“寶寶”、“草草”等,能夠使歌曲的表達更加貼近、親昵,給人以親切感。最后是擬聲詞性重疊詞,例如“嗡嗡”、“咚咚”、“撲撲”等,能夠將物體發(fā)出的聲音實際模擬出來,增加真實感,有助于為歌曲增添意境。
2.ABB式詞語
ABB式重疊詞通常都是由形容詞構成,把輕聲放在尾音上,而修辭的中心既可以放在A上也可以放在BB上。其中重疊詞以語法形式構成,分為偏正、后補、主謂、數(shù)量詞幾種形式,表達不同的側重點。以《世上只有阿哥對我好》為例,其中的“紅艷艷”屬于后補式重疊詞,能夠體現(xiàn)刺桐花漫山開放顏色鮮艷的環(huán)境特征,而“慢悠悠”屬于偏正式重疊詞,體現(xiàn)出了阿哥笛聲的悠揚,幾個疊詞共同營造出了山花浪漫中少男少女間怡然相處的甜蜜氣氛,給情歌增添了傳情的氛圍。ABB式重疊詞為歌曲增加了音樂美與音韻的和諧感,同時還能夠表達出演唱者的強烈情感,將歌聲唱出了畫面,給人以強烈的代入感與感染力。
3.AABB式詞語
AABB式重疊詞通過對單個詞語的重疊,著重強化了原有詞語的情感表達力度。以《站臺》這首歌為例,通過“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兩個重疊詞更加突出了主人公面對離別的不舍與心痛,在歌中唱出真情,唱出了對于愛人的思念之深、愛戀之切與分別之痛,給人以強烈的情感代入,讓聽者為之動容感慨。AABB式疊詞通過對單個詞語的疊加,使得原有詞語中的強調意味更加突出,給人以更加深入、強烈的印象,將所要闡釋的話更加準確具體的表達給聽者,更能引發(fā)人情感上的共鳴與同理心。
(二)襯詞
1.人稱襯詞
臨滄佤族的漢語情歌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阿哥”、“情哥哥”、“阿妹”、“黑妹妹”等人稱代詞,但并不是真正實指某一人,而是用于泛指一類人,詞匯意義小于語法意義。在情歌的修辭中一般將人稱襯詞放在句首或句尾,用對話與呼喚的形式表達出來,能夠給讀者以新鮮的刺激感,更能夠彰顯出主人公的身份與情歌所要表達的內容,給人留下好奇疑問與遐想的空間,從而更好的體會歌中所表達的情感。例如在佤族知名情歌《想你》中,女生唱道“阿哥,想你想得掉眼淚”,男生唱道“阿妹,想你想得心兒碎”。這里面的“阿哥”和“阿妹”都是一種稱呼,以日常生活化、口語化的打招呼的方式,能夠一下拉近情歌中兩個人之間的距離,從而讓雙方都能夠引起對于彼此要說的話的注意。同時這種人稱襯詞的應用也能夠在歌曲中增加音樂的美感,使對唱更加和諧,情感更加順暢自然的流露出來。
2.語氣襯詞
語氣襯詞“哎”、“呀”、“茄蘭”、“加林賽”等常被運用在臨滄佤族情歌中,這些語氣襯詞在歌詞語句中并無實際的詞匯意義與語法意義,只是起到襯足音節(jié)作用,幫助舒緩語氣,使歌詞的音律更加和諧有韻律。以《阿哥站在橄欖樹上》這首情歌為例,每一句唱詞的結尾都加上了“茄蘭,茄蘭”的語氣詞,但“茄蘭”這個語氣詞在句中并無實際意義,只是在對唱的結尾起到補充音節(jié)、舒緩語氣的作用,使歌詞的句尾對仗工整、對稱和諧,舒緩了對答間的緊張節(jié)奏與氣氛,通過句尾的語氣停頓留白,使得情歌中雙方彼此間的情感更加細膩綿長,使情歌傳遞的情感更加真摯動人。此外,“茄蘭”、“加林賽”這類佤族獨有的語氣詞能夠使情歌更富有少數(shù)民族氣息,使得情歌具有特殊的民族異域色彩,表達情感更加質樸鮮活,增加了情歌的藝術感染力。
三、結論
臨滄佤族的漢語情歌在當?shù)鬲毺氐牡乩憝h(huán)境、民族風俗、民族文化的影響下應運而生,表現(xiàn)當?shù)厍嗄昴信g情感上的傾訴與往來,具有獨特的情趣意味。漢語情歌中修辭藝術的運用,也為其情感表達增添了音韻美感與文化意蘊,值得人們進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李雙宏.臨滄佤族漢語情歌的語音修辭藝術[J].滇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7,26,(04):9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