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會琴
【摘要】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觸的社會環(huán)境,父母則是幼兒的第一位啟蒙老師,其教育行為對幼兒今后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親子活動”是父母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的良好手段,在此過程中讓孩子學習掌握一些知識,發(fā)展一些技能。這不但能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也能促使父母自身素質不斷提高。
【關鍵詞】幼兒園 親子活動 家園合作
【中圖分類號】G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9-0224-02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總則里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與小學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綱要》還指出“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充分利用自然環(huán)境和社區(qū)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幼兒園同時應為社區(qū)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務”。
新課程體系特別強調了: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能力;提高幼兒的適應能力、選擇能力;增強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所以,我們提出,兒童教育的重心應由兒童本身移向與兒童成長密切相關的關鍵人身上,要培養(yǎng)健全的兒童,家庭學校的參與十分重要,只有密切配合,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親子活動的含義
“親子”,“子”是指孩子,“親”就是指孩子以外的家庭內部人員,主要指孩子的雙親。親子教育不同于我們通常理解的以家長為中心的“家庭教育”和以兒童為中心的“兒童教育”,其核心內容是父母與其子女相互尊重、共同教育、一起成長。親子教育示意愛護嬰幼兒身心健康和開發(fā)嬰幼兒潛能以及培養(yǎng)嬰幼兒個性為目標,以不斷提高新生人口的整體素質為宗旨的一種特殊形態(tài)的早期教育和社會教育。而“親子活動”是父母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的良好手段,它是“親子教育”的一種形式,強調父母、孩子在情感溝通的基礎上實現雙方互動,也就是讓父母與孩子一起玩,一起參與活動,在此過程中讓孩子學習掌握一些知識,發(fā)展一些技能。這不但能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也能促使父母自身素質不斷提高。
二、幼兒園親子活動的特點
親子活動是一種以親緣關系為基礎,建構良好的親子互動關系,實施親情影響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它的主要教育手段為游戲活動,遵循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設計教學活動,為父母和孩子提供了共同游戲與學習的機會和條件,使父母獲得恰當的先進教育行為和教育觀念,提高了家長的科學育兒水平,實現了幼兒學習、家長培訓的指導思想,形成教師、家長與幼兒進行互動游戲的教學模式。這就決定了親子游戲具有多元性、多向性和全面性的特點:1.多元主體性。在幼兒園親子活動中,教師、家長、幼兒都是活動的主體,都應積極參與活動。2.多向互動性。多元主體性決定了幼兒園親子活動的多向互動性,師幼間、親子間、幼兒間、教師與家長間積極交流、互動。3.全面教育性。親子活動全方位地開發(fā)了孩子們的運動、語言、認知、情感、創(chuàng)造、社會交往等多種能力,使孩子在快樂的游戲活動中,增進親子感情,促進親子間的交流,最終促進孩子健康和諧的發(fā)展。
三、幼兒園親子活動的意義
“親子活動”給人的感覺親切、溫和,它強調父母、孩子在平等情感溝通的基礎上雙方互動,教師在活動中通過對父母教育能力的指導和提升而達到對親子關系的調適,從而更好地促進兒童的身心健康與和諧發(fā)展。
1.豐富了親子活動的資源庫
我們通過活動逐步建立“親子活動資源庫”,充分體現幼兒園親子活動指導的科學性、系統(tǒng)性和全面性,為保教人員如何有效地開展親子活動提供有利保證。
2.使教師不斷積累經驗,提高自身專業(yè)化水平在親子活動的開展中,無論哪個活動,從開始的設想、計劃到組織、實施,再到我們教育理念的體現,對教師的專業(yè)化素質而言,都是一次挑戰(zhàn)。教師已有的理論知識不再單純地停留在表面,而是在不斷的反思與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今后的親子活動開展鋪設了路基。3.為家長提供了學習、教育、交流的機會,提高家長的育兒能力.家長通過“親子活動”能耳聞目睹孩子生活、游戲和學習等真實的表現,獲得孩子成長的感性知識經驗,加深對孩子能力發(fā)展的認識,從而采用相應的教育措施,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教育,使教育起到應有的積極作用。
四、幼兒園親子活動實踐中的問題
1.家長缺乏對“親子活動”價值的認識近些年來隨著親子教育的日益普及,家長們的觀念也在更新、在轉變,他們對親子溝通的意義大多表示認可,對親子間溝通的重要性基本上表示贊同,懂得并做到盡量抽出時間來陪孩子。雖然對于幼兒園組織的親子活動大多數家長都持認可態(tài)度,但在參與活動時大部分家長還是“有空才參加”,甚至直接是“沒時間參加”,普遍存在著認識與行動不統(tǒng)一現象。
2.活動目標的模糊
我們所看到的幼兒園親子活動僅僅局限于帶著家長外出活動或者邀請家長來園游戲為主,這種活動沒有目標性,不能幫助父母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父母不能以積極、主動、平等的態(tài)度和孩子溝通、互動,也就改善不了親子關系,不利于孩子的實際發(fā)展。
五、開展幼兒園親子教育活動的途徑
1.調整合理的親子活動時間。
家長無法參加幼兒園組織的親子活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都是上班族,無法經常請假參加活動,因此幼兒園在組織親子活動時要考慮到家長參加的便利性,多安排在雙休日、節(jié)假日,可以從一定程度提高了父母來園參加活動的參與率。2.設計生動活潑,符合幼兒身心特點的親子活動。
在設計每個親子活動時,應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認知特點及心理發(fā)展特點,將活動課程生活化、游戲化、音樂化,更多地去關注一下幼兒的情緒、情感體驗,建立一種科學化、游戲化、親情化和互動化的課程體系,在多元化平臺上為幼兒的潛能開發(fā)和個性發(fā)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促進幼兒全面素質的提高。
六、結語
多元化的親子活動,溝通了家園、親子感情,建立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和方式。家長與教師建立了良好的感情溝通,分享有益的育兒經驗。家園的溝通與配合發(fā)揮“1+1>2”的作用,使孩子在愛的教育中茁壯成長,成為健康、和諧、快樂、積極的現代兒童。如果把“幼兒園,教師,家長,孩子”當成教育工作中一個個獨立的“點”,那么親子活動便是將這些“點”串連在一起的紐帶。就像我們熟悉的“集體跳繩”運動,只有教師與家長在兩端協(xié)同合作,將親子活動這根“繩”高高搖起,幼兒才會跳的開心歡樂。當今的幼兒教育,愈發(fā)強調家園合作的重要性,親子活動正是實現家園合作的教育方式,只有為人師長者首先做好表率,相互理解、支持和信任,我們才能說,孩子的明天會更好。
參考文獻:
[1]《如何開展家庭親子游戲》(上)、(中)、(下)朱曉霞
[2]《教會你的孩子正確舉動》作者查爾斯·斯科爾菲教授
[3]《你孩子的健康》作者巴頓·D·施密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