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書寶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4-0092-02
最近幾年,我一直從事六年級的數學教育教學工作,通過不斷的教學實踐和教學思考,對畢業(yè)復習時學生易錯題目及出錯原因,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一、易錯題的定義及界定方法
我們把一些在各類測試和平常的練習中經常出現且學生經常出現錯誤的題目稱之為易錯題,而易錯題往往又都是我們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易錯題”的界定:指學生解數學題時,在口答、書面作業(yè)或檢測中反映出來的錯誤率較高(全班的錯誤率≥15%)的數學題,可以從錯題出現的人數多、頻率高、糾正難等幾個維度去判斷鎖定。
二、易錯題研究的意義
恩格斯指出:“要明確地懂得理論,最好的道理就是從本身的錯誤當中,從親身經歷的痛苦體驗中去學習?!边@從哲學的角度告訴了錯誤的價值。
通過我近幾年的教學實踐發(fā)現:學生計算過程中所反映出來的情況令人擔憂,六年級學生更是如此:學生對計算題從思想上比較輕視,認為計算題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但是學生在計算時正確率卻不高,老師也普遍反映學生的計算能力在逐漸下降。這些計算能力的缺失從而導致學生常在一些題目上面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直接影響成績,進而發(fā)生一些預想不到的后果,嚴重干擾著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以及教師的正常教學。
面對計算中出現的錯題,很多時候我們都認為是學生粗心造成的,我們一貫是讓學生改錯。然而學生在課堂上、作業(yè)中出現的錯誤經常是類同的,有的學生一道題目需要訂正好幾次才能訂正好,甚至有些錯誤訂正后過一段時間在做時還會犯同樣的錯誤。也造成老師勞心勞力,學生收效甚微。由此我們認為有些錯誤只靠簡單的訂正和重復性練習是沒有太大效果的。但長期以來,對待學生學習上的錯誤,我們缺乏一種“提前預防”的新的理念和有效策略,導致在教學中經??梢钥吹较喈斠徊糠謱W生對于相同的錯誤屢犯不止。
對易錯題的整理和歸類,就是對學習資料的重新整理和歸類,從而達到對知識的再系統(tǒng)和再升華。錯誤是正確的先導,是通向成功的階梯,如果教師能充分利用“錯誤”資源,分析學生犯錯誤的原因,針對錯誤原因進行有效的指導,把錯誤扼殺在搖籃中,我們就不至于把精力都浪費在不斷的改錯中。最終把學生從重復機械的作業(yè)堆中解放出來,從而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并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對易錯題的整理和歸類,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三、易錯題出現的原因分析
1.一直以來很多老師在批改學生作業(yè)時,過于重視正誤而缺乏對學生思考過程和思維品質等方面的思考。對學生的錯誤解法沒有進行分析和分類,沒有讓學生暴露錯誤的思考過程,并采取有針對性的糾正措施。導致學生追求訂正結果的正確性,而忽視了分析哪些知識點掌握不到位,沒有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也就直接導致了訂正效果的低下,訂正之后仍然出錯。
2.學生數學反思能力缺乏。小學生的年紀還比較小,自覺學習的意識還比較差,很多時候訂正錯題只是為了完成任務,對錯題的原因很少從根源上加以分析,缺乏良好的反思習慣。學生在訂正錯題時,有的只是重新再做一次,沒有與上次做錯的相比較;有的學生則是通過與同學交流獲得答案,甚至是等待老師講解解題思路和結果,被動的進行錯題訂正。
對于有些錯例,老師盡管分析很詳細,但缺乏系統(tǒng)性研究,沒有具體到每一個知識點去分析造成學生知識混肴的原因,而且分析的時候,沒有結合作為研究對象的具體情況去找原因,所以也不能針對性的提出對該生、該問題、該成因的具體訓練措施。
四、易錯題的整理方法
美國著名數學教育家波利亞曾經說過:“好的數學教師應該是一名解題高手?!眴栴}是學習數學最好的載體,因而數學教師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離不開好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去發(fā)現問題,實現典型錯題的系統(tǒng)化分類和整理,建立典型錯題資源庫和解決典型錯題策略方法集錦。把錯題作為研究的對象,以積極的態(tài)度,因勢利導,讓錯題成為引導學生進行再度探究的學習資源,成為教師反思自己教學得失的載體。
對錯題進行歸類整理,老師就要建立“錯題資源庫”?!板e題資源庫”是指把典型錯題經過有效整理,以“典型錯題、錯因分析、指導建議、資源鏈接”等為呈現內容,形成以年級為單位的典型錯題資源,為后一輪教師的教學提供參考借鑒,真正達到資源共享。
通過我們的工作,易錯題目得到有序的歸納和總結,并初步形成解決這些易錯題目的一些基本策略,讓學生體驗解答易錯題目策略的多樣性和規(guī)律性,發(fā)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并最終達到使老師和學生從題海戰(zhàn)術中解放出來的目的。
五、易錯題的解決策略
1.及時反饋,關注過程。反饋即是學生通過一些練習知道自己學習的結果。學生從學習結果中得到反饋,評價才能更好的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促進作用。我在我班學生中做了一次調查:你希望在什么時候知道作業(yè)的結果?作業(yè)后除了想知道對錯外還想知道什么?調查中有80%的學生希望交當天就能知道作業(yè)結果;84%的人想知道自己錯在哪里并及時加以訂正。在學生出現問題時,不能簡單的以解題結果的正誤作為評價標準,而是鼓勵學生暴露出錯誤思考的過程,引導學生探討“我在當時是怎么思考的?”“我這樣的想法為什么不對?錯在了哪里?”“怎樣想才是正確的?”讓學生通過反思,形成解決問題的正確思路和方法,作出及時有效的評價與反饋,使學生在對錯誤的辨析與糾正中獲得發(fā)展,從而避免題海戰(zhàn)術,節(jié)省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信心,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2.對比練習、反例練習和變式訓練。對比練習是解決學生錯誤和分析錯誤原因的途徑之一。根據學生作業(yè)的錯例,設計例題,讓學生在對比中理解錯誤原因,從根本上解決學生認識的誤區(qū)。通過錯題變式訓練,提高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度和熟練度,培養(yǎng)學生自我糾錯的習慣和良好的學習品質,最終實現學生數學思維的發(fā)展。通過反例練習,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用錯題集幫助學生解決存在的學習問題,從積累中分類,在分類中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共性問題集中解決,個案就采取個別談話法、深度分析問題法,探究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本質。
4.挖掘學生易犯錯誤原因,減少教學失誤,提高教師課前預設能力、課后反思能力,從而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準確率,真正做到以學論教和因材施教。
本文對小學六年級學生典型易錯題目類型與易錯原因進行全面的、深度的剖析,并制定、實施矯正策略,這樣既能避免題海戰(zhàn)術,節(jié)省時間,又能提高學習效率,真正做到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