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紅兵
【摘 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歷史教學作為初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guān)注。如何讓學生通過歷史學科的學習掌握歷史發(fā)展的脈絡(luò),如何幫助學生在對以往歷史事件的梳理過程中抓住時代發(fā)展的脈搏,跟進社會發(fā)展的腳步,是當前歷史學科學習的重點,這是當前初中歷史教學面臨的重要問題。這就要求著廣大初中歷史教師,通過合理且有效地教學方式,引起學生對于歷史這門學科的關(guān)注,激發(fā)學生對于初中歷史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意識,提升學生的歷史水平。而運用歷史故事進行歷史教學工作就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本文就將對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進行分析和探究,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歷史教師提升歷史課堂的教學效果提供一點意見和建議。
【關(guān)鍵詞】歷史故事;初中歷史;歷史教學;教學策略
歷史,是一門看重史實資料與證據(jù)的學科,初中歷史更是將初中生應該具備的歷史知識和歷史素養(yǎng)凝練成文字,以供學生學習。但由于歷史學科的特殊性,中學歷史教材難免晦澀且枯燥,無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無法深化中學生對于歷史的理解,這是中學歷史教師在歷史教學中面臨的一大難題。因而,這就需要中學歷史教師將歷史故事融入至課堂教學之中,提升歷史課堂的教學氣氛,改變學生對于歷史課堂的錯誤認識,讓學生以一種輕松、愉快的方式扎實的掌握歷史知識,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水平。在本文中,本人就將結(jié)合著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探討歷史故事在歷史教學的運用,以期發(fā)揮歷史教學的最大價值。
一、在歷史教學中引入歷史故事的原則
在歷史教學中引入歷史故事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理想中的教學效果。因此,本人將在歷史教學中引入歷史故事的原則總結(jié)為以下幾點:
1.注重故事的真實性
真實性是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選取歷史故事的首要原則。初中歷史是一門極為科學嚴謹?shù)膶W科,注重的是為中學生再現(xiàn)歷史事件和事物,讓學生能夠通過中學歷史的學習掌握到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以幫助學生正確的看待社會發(fā)展和時代變遷。如果歷史教師不能在歷史教學中運用真實的歷史故事進行講解,中學生就會對歷史的發(fā)展產(chǎn)生認知上的偏差,從而對學生的歷史學習產(chǎn)生極為嚴重的不良效果。所以,中學歷史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必須要注重歷史故事的真實性,注重這一歷史故事的發(fā)生背景,并將其完整地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全方位地了解一個歷史時代的重要特征。
2.注重故事的趣味性
在中學歷史課堂的教學中引用歷史故事的本意就是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對于歷史這一學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讓學生主動走入歷史課堂的教學之中,感知中學歷史這門學科的無限魅力。因而,歷史故事的選取更要注重故事的趣味性。教師要想通過歷史故事來引起學生對于課堂的關(guān)注,調(diào)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就要注意所選取的故事是否足夠有趣,其故事情節(jié)是否生動,對于中學生而言是否具有吸引力。同時,教師在選取歷史故事中還要注重故事對于中學生而言是否具有新鮮感,學生以前對于這些歷史事件了不了解。只有充分的考慮到這些因素,中學歷史教師才能讓選取的歷史故事更加符合中學生對于歷史學習趣味性的需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
3.注重歷史故事的針對性
針對性也是歷史教師將歷史故事引入到課堂教學中的關(guān)鍵原則。引用歷史故事是為了讓其更好地配合教師對于某一知識點的教學,強化中學生對于這一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從而極大的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水平。因而,在歷史故事的選取中,教師要格外注意所選擇的故事是否具有針對性,是否能對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起到補充說明的作用,是否能夠讓學生在歷史故事的欣賞中充分了解到特定的歷史時期的特定發(fā)展規(guī)律。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從歷史教材中挖掘故事,讓故事緊扣課本和教學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史學意識和思維能力。
二、歷史故事在歷史教學中的實際運用
1.通過有懸念的歷史故事導入新課
課堂的導入方式對于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而言至關(guān)重要。想要牢牢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必須從課堂導入入手,通過有懸念的歷史故事導入新課的方式,讓學生走入中學歷史課堂的教學之中。比如,在講《百家爭鳴局面》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選取一些儒家、道家、法家的故事作為課堂導入,講解給學生聽,并設(shè)置一些懸念,讓中學生去思考為什么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從而讓學生充分地了解到百家爭鳴這一時期我國古代思想、文化蓬勃發(fā)展的景象,從而加深對于“百家爭鳴局面”這一知識點的認知和理解。
2.通過小故事來化解課堂教學的難點
歷史教材中,對于很多問題的講解都過于死板、枯燥,學生并不能通過歷史課本的介紹了解到這一知識點的全部信息,這就成為了中學生歷史學習的障礙。因而,初中歷史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中通過小故事來化解課堂教學的難點。比如,在將《秦末農(nóng)民大起義》這一課時,許多學生會不理解農(nóng)民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如何聚集各方力量,最終推翻秦王朝的統(tǒng)治,這時歷史教師就可以將“陳勝吳廣起義”的小故事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讓學生能夠直觀的認識到當時秦王朝的暴戾統(tǒng)治以及農(nóng)民在當時的條件下受到的諸多壓迫,從而使學生真正地掌握到歷史發(fā)展的本質(zhì)。
初中歷史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但運用歷史故事輔助課堂教學是教師運用最多的手段,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能夠很輕松的掌握歷史學科的基礎(chǔ)知識點,并且激發(fā)學生對于歷史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因而,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廣大歷史教師要遵循歷史教學中引入歷史故事的原則,拓展歷史故事的運用形式,從而發(fā)揮歷史教學的最大價值。
【參考文獻】
[1]尹玉.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學周刊,2016.05:15
[2]孫洪艷.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5.1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