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燕輝
【摘要】本文分析了當前語言課的教學現(xiàn)狀,通過闡述一節(jié)課,提出從感知探究語言,基于需要整理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運用語言等三個方面作為語言教學的新切入點,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從而優(yōu)化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語言處理,實現(xiàn)更為有效的語言學習。
【關鍵詞】語言處理 問題 優(yōu)化 有效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4-0015-02
英語閱讀教學的目的是“學生通過閱讀文本掌握基本的語言、文化等知識,發(fā)展學生的閱讀技能并逐步完善他們的閱讀圖式能力;形成自主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王篤勤,2012)。要實現(xiàn)這些目標,引導學生建構閱讀文本的語言圖式是基礎。語言學習與文本閱讀是一個相輔相成、彼此促進、相互提升的過程,合理優(yōu)化語言處理的過程和方法能有效提升閱讀教學效果。
一、英語閱讀教學中語言處理的問題
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認為語言交際是一種社會行為,語言是形式和功能的統(tǒng)一(胡壯麟等,2008),外語教學必須既關注形式又關注功能??v觀現(xiàn)行的語言教學,大多數(shù)停留于知識傳授層面,其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主要有:
1.活動單一,缺乏過程體驗
通常情況下,教師在語言講解時采用的都是以例句為主的講解和練習,在這樣的講解中,教師把許多沒有關聯(lián)的語言現(xiàn)象不加組織、凌亂地向?qū)W生講授。不能把教材中的語言現(xiàn)象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缺乏感知語言、探究語言的過程,學生只能以聽代思、機械模仿、不求甚解,這種沒有內(nèi)化的知識心理學稱之為“假知”,它沒有活性、不能遷移,更不能應用(余文森,2010)。
2.知識零碎,缺乏系統(tǒng)整理
教師在選擇語言點時往往有很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沒有一個中心或者系統(tǒng)去統(tǒng)領,文本中的語言被切割成一塊塊單詞、短語和重點句型讓學生去“學”,這樣學生學到的是零碎的一些語言點。陳琳等(2002)指出:如果孤立起來,語音、詞匯和語言任何一項都不是語言,也不能起到語言作為交際工具的作用。
3.簡單灌輸,缺乏運用情境
在很多案例中,語言教學就是知識教知識,教師簡單地向?qū)W生灌輸一些語言知識,而沒有將知識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中,沒有融入到情境中,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相結合,這種缺乏上下語境的語言學習,學生掌握的只能是孤立的個別單詞或短語,不利于學生在具體語境下進行深層理解。只有在完備的語境中學習語言才能幫助學生真正學會各種語言現(xiàn)象的意思和用法。
二、英語閱讀教學中語言處理的優(yōu)化
要改變活動單一、知識零碎及簡單灌輸?shù)膯栴},發(fā)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新課標倡導語言知識的學習應立足于語言實踐活動,這就要求教師積極探索新的語言教學切入點,改變以例句講解和練習為主的語言處理方式,改變學生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完整的文本語段中感知探究語言,基于運用的需要整理語言、在完備的情境中運用語言。下面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教材第五模塊Unit1 Great scientists 的 Reading:John Snow defeats King Cholera 中的第二課時,即語言處理課為例討論如何優(yōu)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語言處理。
本篇文章屬于科學報告類體裁,介紹了John Snow 如何運用科學方法尋找霍亂病因的故事,文本涉及的專業(yè)詞匯較多,語言很有特色,尤其對霍亂爆發(fā)時的描述以及John Snow如何一步步找出霍亂病因的系列行為動詞,作者在選詞上準確、精辟和嚴謹。因此在閱讀的第二課時,筆者設置情境讓學生自主感知探究語言規(guī)則,基于運用的需要去整理歸類文本語言,最后能自如運用這類文體的特色語言。
1.基于文本感知探究語言
閱讀文本第一段的第一句話句式優(yōu)美,內(nèi)涵豐富,邏輯性強,可以讓學生能充分咀嚼和品賞文本語言。
2.立足需求整理語言
針對本篇閱讀文本的特點及語言特色,筆者先從兩個緯度“霍亂的致命性(嚴重性)”和“為什么如此嚴重”引導學生先自主整理文本中對霍亂爆發(fā)的描述性動詞和一些句式,筆者幫助增加部分相關語言內(nèi)容的整理。然后由“Cholera was so deadly,but it was defeated finally.By whom,and how?” 引出下一步驟,讓學生梳理John Snow在科學研究過程的系列行為動作,同樣以兩個緯度展開,“His action”和“His conclusion”。
3.創(chuàng)設情景積極運用語言
創(chuàng)設出更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語境,讓學生有更充分運用語言的機會,最后放手讓學生就自己關心的話題自由表達。這樣就把書本知識遷移到限時生活,將課堂情景轉化為生活情景,學生就有機會用所學的語言進行真實的交際(Harmmer,2000)?;趯W生所讀文本又略超越文本,可以較好地把課本的內(nèi)容拓展延伸到實際的生活中去。這樣的情景有助于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習效果。結合文本話題和整理后的詞塊,筆者讓學生四人一組,研究H7N9禽流感的起因,最后以報告的形式上交,報告內(nèi)容要求上述三部分內(nèi)容,即:
1)描述最初H1N1爆發(fā)時的嚴峻形勢并提出問題
2)社會上盛行的兩種說法
3)如何一步步調(diào)查最終確定病因,即禽流感的傳播途徑。
該環(huán)節(jié)結合當前的熱點話題(H7N9禽流感再次席卷而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運用的情景,語言運用的內(nèi)容與所學文本緊密相關,這有助于學生積極運用所學的語言,起到鞏固、內(nèi)化所學語言的作用,有效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總之,教師的語言教學應以文本為載體,以語境為依托,結合學生需求構建詞塊,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活動,幫助學生感知、理解、操練和運用語言,使學生從認知到理解,再到靈活運用,從而有效地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葛炳芳 《中學英語教師閱讀教學研究叢書》,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
[2]胡潔元 “例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語言處理對策”,《中小學外語教學》2014年第12期.
[3]羅之慧等 “高中英語閱讀課第二課時有效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中小學外語教學》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