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迎雪
【摘?要】《新課程標準》指出:“現(xiàn)代信息技術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xiàn)實的、探索性的數(shù)學活動中去?!痹谛W數(shù)學教學中,適時恰當?shù)剡x用多媒體展示生動的畫面、動聽悅耳的音響來創(chuàng)造教學情景,能夠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關鍵詞】新課;導入;多媒體
精彩的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小學數(shù)學新課導入時,巧妙利用多媒體對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信息進行處理,形成聲、像、圖、文并茂的的形象化教學內容,既能使一些抽象、難懂的內容變得易于理解和掌握,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一堂課的成功教學打下堅實基礎。
一、巧用興趣,啟動思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現(xiàn)代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影響小學生學習活動最直接、最活躍、最現(xiàn)實的因素。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經(jīng)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笨梢?,興趣是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動力。因此,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導入時,必須創(chuàng)設讓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集音、像、動畫于一體,生動形象,在吸引學生的注意與學習興趣方面,具有其他教學手段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例如,教師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這樣結合多媒體導入新課: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生活中各種軸對稱圖形的圖形、鮮花、建筑等畫面,讓學生感受到軸對稱圖形的美和它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又如,在教學《0的加減法》時這樣導入:先用多媒體在大屏幕上出現(xiàn)小朋友喜歡的小猴,接著利用動態(tài)的畫面展示小猴子上樹采桃子,然后老師讓學生數(shù)一數(shù):“樹上有幾個桃子?”接著老師結合課件讓學生觀察、思考:小猴子會摘幾個桃子?多媒體的動態(tài)的演示,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熱情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他們爭先恐后地參與互動,有的說小猴子會摘1個桃子還剩4個,因為5減1等于4;有的說小猴子會摘2個還剩3個,因為5減2等于3;也有的學生說5個桃子全被摘完,一個也不剩,因為5減5等于0。教師一邊組織學生觀察討論,一邊用課件演示小猴子的摘桃子的過程,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開動了學生的腦筋,課堂氣氛非?;钴S。所以,巧妙利用多媒體,結合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導入新課,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引起學生的積極參與,教學效果一定會非常好。
二、巧用懸念,引導探究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起于疑?!睂W生的探究性學習一般都從疑問開始的,在導入新課時,教師可以巧妙利用多媒體,適當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出疑問,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從而引導學生積極開動腦筋,快速進入課堂學習。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圓的認識》時這樣導入:利用課件出現(xiàn)一個小朋友坐車玩耍的畫面,這位小朋友先坐在一輛輪子是正方形的車上,行駛的過程中,這位小朋友隨著車子起起伏伏。看到這里,學生都笑了起來,老師提出疑問:“小朋們?yōu)槭裁葱??”好多學生說輪子不是圓的,所以車子一起一伏的,像過山車一樣。老師繼續(xù)問道:“這樣的車子為什么會一起一伏?輪子為什么要設計成圓形的呢?”學生聽了老師的提問后,也紛紛產(chǎn)生了疑問。于是老師說:“同學們想不想知道為什么輪子要設計成圓形而不是其他形狀呢?等你們學過這一課后,你就會明白了?!甭牭竭@里,學生頓時打起了精神,都想馬上知道其中原由,于是,老師揭示了課題,引導學生進入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老師利用了課間,巧設了懸疑,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感到了學習的樂趣。所以,在小數(shù)數(shù)學導入時,我們要巧妙利用多媒體制造懸念,造成學生急切想知道答案的心理狀態(tài),增強數(shù)學教學的誘惑力,激起學生探究的濃厚興趣。例如,一位教師教《三角形內角和》時這樣導入:用課件演示直角三角形玻璃板(用三塊玻璃拼成),并提問:“你們知道這個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度嗎?”學生對此感到新奇,渴望得到答案。這時教師并沒有把答案告訴學生,而是進一步引導,這個三角形三個內角和是原正方形四個內角和的一半,然后課件演示三角形玻璃的三個內角拼在一起,幫助學生驗證探究結果。
三、巧用故事,激發(fā)興趣
相較于其他學科,數(shù)學學科的教學內容有時比較抽象枯燥,如果教學設計只是一味地讓學生記住理解這些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就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達到好的教學效果,那么怎樣在教學之初就開始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呢?莎士比亞說過:“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倍W生最感興趣、最能接受的就是有趣的故事,如果老師能結合課件巧妙地將枯燥的數(shù)學知識以學生感興趣的數(shù)學故事展現(xiàn)出來,學生便會在聽故事的過程中獲得啟發(fā)、感悟,在潛移默化中理解概念,學到知識,達到教學效果。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圓的認識》一課時結合課件這樣導入:“今天動物王國里正在召開自行車車技大賽。裁判是大象,參賽的隊員有老虎、獅子、長頸鹿、猴子和大灰狼。他們騎的自行車車輪形狀各不相同,老虎的車輪是長方形,獅子的車輪是正方形,長頸鹿的車輪是三角形,大灰狼的車輪是梯形,猴子的車輪是圓形,大象宣布比賽開始。同學們想一想,哪種動物會獲得第一名?為什么?”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說是猴子。就這樣,教師巧妙地將枯燥的數(shù)學知識演繹成精彩的故事,將生活中各種圖形巧妙地以故事的形式對比出來,并通過課件形象直觀地展現(xiàn)出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巧妙利用多媒體進行小學數(shù)學課堂導入,可以化抽象為具體,為學生學習新知識搭橋鋪路,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經(jīng)驗,直觀鮮明地揭示客觀事物的關系建立表象,有效地啟發(fā)了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探究的興趣,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