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從偉
【摘要】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是體育教學中不可回避和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也是一個常說常新的話題。而如何根據(jù)學生身心特點和教學內容開展有效性教學,是廣大體育教師不斷探索和研究的課題。站在微觀的視角,從“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生動、形象、多樣化的講解與示范”、“游戲化教學”等幾個方面,探究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 有效性策略 探索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6-0278-02
引言
新的歷史時期,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教育教學的有效性,開始得到全社會的普遍關注。而如何有效開展體育教學,則取決于學生參與程度和教師教學手段和方法的選擇。學生通過體育鍛煉,能夠促進身心健康,改善運動能力,增強體質。而如何切實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本文重點探討的課題。
一、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在小學體育課堂開展有效性教學,要根據(jù)小學生的自身特點和身體素質基礎,確定相應的教學目標,這就保證了不同學生個體的自我個性得以充分發(fā)展。同時,在體育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再單純地關注小學生的體育技能的提高,而是注重小學生身心健康的培養(yǎng),注重培養(yǎng)他們主動參與意識、主動探究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這樣非常有利于學生未來的全面發(fā)展。
2.有利于調動小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在有效性體育課堂教學活動中,體育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現(xiàn)代化教學方法與手段,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欲望,從而積極的參與到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中,調動學習體育的興趣。而教師與學生在不斷互動中,言傳身教,可以向學生更精準地傳遞一些符合小學生認知能力的體育教學信息,最終提高了學生的體育課堂學習效率。
二、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靈魂,科學的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的指導意義極強。體育教師如何準確把握和理解教學目標,對教學的有效性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為此,要求體育教師應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在小學體育課程中,全方位多角度地融入教學思想。全面了解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及學校的教學條件,制定學生普遍參與的、有層次性的、趣味性的、可操作性的教學目標,既能讓學生在輕松地完成初級目標中提高技術技能,又能在挑戰(zhàn)高層次目標中實現(xiàn)自我價值,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教學的有效性。在目標的制定過程中,還要對教學有針對性地創(chuàng)新,設計不同的體育課堂情景,使其身臨其境,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更有利于開展體育活動。教師在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身體技能訓練,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觀念。
2.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
不同年齡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是有區(qū)別的,所以我們在選擇教學方法時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學習需求。例如:在低年級教學中,不但要把動作技術講解得更形象、生動,讓學生聽得懂,想得明白;還應多采用像開展“森林運動會”、“趕豬跑”等情景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高年級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強,因此教師在授課時應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盡量給學生營造學習的空間,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通過師生合作來解決問題。例如:五年級籃球的行進間運球教學時,學生的運球經(jīng)常會被膝蓋撞了或被腳踢了,這是什么原因呢?在教學過程中,我先讓學生從原地運球逐步過渡到行進間運球,練習后讓學生對比兩種運球的不同點與相同點,討論球的落地點,并總結出行進間運球的動作要領:上體稍前傾膝微屈,五指分開,掌心空出,以肘為軸;用力按拍球側后方,大步奔跑要跟上。跟據(jù)要領,教師再次示范,并強調注意觀察球的落點。學生帶著問題觀察并練習,終于解決了問題。
3.生動、形象、多樣化的講解與示范
講解是教師必備的一項教學基本功和最為重要的教學技能,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教學質量。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不強,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點,更需要我們運用最精煉的語言,準確的、生動形象的把技術動作的概念、要領講清楚,使學生一聽就懂。如低年級的向右轉教學中,我把動作技術歸納為:“抬頭挺胸腰板直,雙手貼腿如粘膠,翹起右腳尖、提起左腳跟,同時轉動喊1、2,1為轉、2為并,先后順序要分清?!蓖瑫r,指導學生認識左腳、右腳,腳跟、腳尖,接著采用提起腳跟向前行、翹起腳尖往后退的練習方法,讓學生對“提”、“翹”有了感性的認識。然后再結合口訣進行講解,學生很快掌握了向右轉的技術。講解是揭示動作的內部規(guī)律,而示范則是最直觀地感知動作的外部形象。在體育教學中,第一,示范要標準。教師的示范動作是學生的模仿對象,直接影響他們動作的規(guī)范與準確性。第二,示范的形式要多樣化。在示范過程中,要采取完整示范與分解示范相結合;正面示范與鏡面示范相結合等。例如在教學七彩陽光廣播操時,先示范完整動作,讓學生感受整體技術結構及連貫性動作的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然后分解示范教學,使學生了解動作的要領,逐步形成連貫完整的動作。
三、結束語
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位教師的共同追求,在新課改的推進過程中,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的探索,不斷地豐富教學手段和內容,將理論知識的教學與體育實踐充分的結合起來,才能全面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徐興強.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策略探索[J].信息記錄材料,2018,19(05):154-155.
[2]閔文浩.如何提高小學體育的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8(21):133.
[3]王冰.構建有效體育課堂的教學方法選擇和運用策略的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8(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