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乾
【摘 要】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明確“以學生為中心”理念在技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并通過提出相應的問題與策略提升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促進我國學生身體素質與體育教師教學水平健康長遠發(fā)展。此次研究選用的是文獻研究法,通過對相應文獻的查找,為文章的分析提供一些理論基礎。通過本文的研究,提出了技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技校學生體質基礎逐年下降、教師教學方法不當、學生對體育運動信心不足,并提出解決措施:提升技校學生基礎體質、教師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信心。全面客觀地把握“以學生為中心”理念在技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的真實情況。體育教師通過適當?shù)牟捎蒙鲜龅牟呗裕茉诤艽蟪潭壬咸嵘陨淼慕虒W水平。
【關鍵詞】學生中心;技校;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1-0166-01
前言
隨著我國體育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體育教學中技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不斷增長。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文針對“以學生為中心”理念在技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課題開展具體研究。對這次課題的研究主要有兩方面意義:一是具有表象意義,此次研究中詳細的說明了技校體育教學中的問題與解決策略,這對探究當前“以學生為中心”理念在技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起到了表象意義。二是具有實質意義。本文在研究中將技校體育教學中的問題及策略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其中指出的策略對“以學生為中心”理念在技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具有實質意義。
一、技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
1.技校學生體質基礎逐年下降。
近年來,中國的快速發(fā)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漸增長,按常理推測,學生的體質應該會比之前有所增強,但是結果卻恰恰相反,由于第三產(chǎn)業(yè)的興起,手機、電腦進入學生的日常生活,導致部分學生沉迷網(wǎng)絡,忽視體育鍛煉,容易引起肥胖癥、近視等疾病。大多數(shù)技校不重視體育教育,減少學生的活動體育課程。錯過學生最佳年齡的鍛煉時間,時間長久后,學生適應了這種課堂生活,致使學生體質逐漸下降,學生不再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形成惡性循環(huán)。
2.教師教學方法不當。
技校體育教師教學方法不科學也是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之一,這種安排不科學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技校體育運動環(huán)境設計不合理。多數(shù)技校的運動場地過小,體育器械不全,學生想要參加體育鍛煉卻未有相應體育器材作為輔助,可能導致學生對體育的熱情低迷,抵觸對今后的體育鍛煉。其次,學生運動項目安排不科學。體育教師在第一場課就安排高強度的運動項目不但不能讓學生學到相關的體育技能,還可能減少學生對體育的熱情,甚至對體育運動產(chǎn)生畏懼心理。最后,學校體育教學方法陳舊[1]。對于一些潮流化、受學生歡迎的運動課程開設不足,導致學生個性化運動難以發(fā)展,未能有足夠的體育熱情。
3.學生對體育運動信心不足。
技校的學生多數(shù)是中考分數(shù)不高,退而求其次選擇技術學校的。在初中學習過程中,這些學生往往得不到教師和學校的關注,部分學生開始產(chǎn)生自卑的心理,并且極度缺乏自信,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未能很好的融入學生群體,表現(xiàn)出對體育運動厭惡的情緒,影響到體育教學的質量。
二、技校體育教學中問題的解決策略
1.提升技校學生基礎體質。
技術學??蛇m當增加體育課程,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自行選修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由于學生對自己所選的體育項目感興趣,所以一定會努力學習體育課程,這就充分體現(xiàn)民主主義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學生為中心”“活動中心”“經(jīng)驗中心”新三中心論。提倡家長購買普通手機,具有通話功能,嚴禁將智能手機帶入學校。同時,還要在技校校園中營造崇尚運動的氛圍。提倡“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體育精神。確保學生在參加體育運動項目自尊心不受傷害和對體育鍛煉的積極性熱情高漲。提高學生吃苦耐勞能力與抗打擊水平,例如在學校舉行集體馬拉松比賽,在跑步過程中大家相互幫助,既增強學生的體質,又發(fā)揚中華民族的體育競技精神,學生對參加體育競技項目活動的積極性得到提升。
2.教師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
首先,學校要采購學生所需的體育器材,技校的主要任務是以學生為中心,培養(yǎng)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不僅為學生建造場外運動場地,還要建設室內運動場地,避免學生在惡劣的條件下進行體育活動,這是技校學生提升體質的先決條件。其次,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根據(jù)學生體質,計劃不同的鍛煉方案,進行分組教學,牢牢把握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避免使學生因體育鍛煉過度疲勞,產(chǎn)生厭學心理。體育課剛開始時,先要做準備活動,逐漸融入課堂教學,不要讓學生立刻進行高強度運動項目訓練,使學習體育技能與增強體質相互協(xié)調。最后,體育教師要運用客觀規(guī)律增強學生的體質,一個良好的體育素質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長久科學的體育鍛煉[2]。教師切記勿使用拔苗助長的訓練方式,避免給學生造成身體傷害。體育教師還要為學生提供個性化運動指導,提升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情。
3.增強學生的信心。
以學生為中心指的是教師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情況,更要關心學生的心理情況,學生如果未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容易誤入歧途,走向犯罪的深淵。所以要求教師適當?shù)慕o予學生人文關懷,了解學生出現(xiàn)心理障礙原因,然后對學生的心理加以疏導。對待孤僻不合群的學生要引導其參加體育各種項目,觀察學生的體育愛好,讓學生感受到體育競技精神[3]。如舉行籃球比賽,當學生投籃命中時,教師要不加吝嗇的給予夸獎,當學生出現(xiàn)失誤時,不要對其指責,要適當?shù)慕o予鼓勵,這樣學生會逐步建立起自信心,擺脫孤僻的性格。
結論
通過對文章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技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技校學生體質基礎逐年下降、教師教學方法不當、學生對體育運動信心不足?;诖?,本文提出相應解決措施:提升技校學生基礎體質、教師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信心。這對我國“以學生為中心”理念在技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有重要的意義。在我國體育教育制度不斷完善下,教師的技能水平會越來越高,“以學生為中心”理念在技校體育教學中運用范圍會逐漸擴大。
參考文獻
[1]吳毅.茶文化背景下“以學生為中心”理念在本科體育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福建茶葉,2018,40(04):336.
[2]羅志鋒.試論“以學生為中心”理念在技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7,11(02):141-142.
[3]富校軼,馬洪波,孫茂成,王舒然.試論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J].中國農(nóng)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6,36(0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