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楊
【摘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信息技術課程的評價方式發(fā)生了很大的轉變,由傳統(tǒng)的只重視學習結果的評價轉變?yōu)榧戎匾晫W習結果,更重視學習過程的評價。在這個基本理念的指導下,本文提出了建立學生“信息賬戶”這一評價方式,首先闡述了“信息賬戶”的研究背景、概念界定和建立意義,然后重點介紹了“信息賬戶”的具體內容與操作以及利用“信息賬戶”進行教學評價的方法,對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及成果全程評價,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
【關鍵詞】“信息賬戶” 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9-0099-02
一、研究背景
課標提出“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評價必須以教學目標為依據(jù),本著對發(fā)展學生個性和創(chuàng)造精神有利的原則進行。評價要重視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評價的方式要靈活多樣,要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主要采取考查學生實際操作或評價學生作品的方式?!痹谡n標理念的指導下,小學信息技術課程評價的形式開始有所改進。例如,有些教師對單元質量檢測或其中期末檢測進行了改革,在操作試題中增加了不少探究性內容;有些教師在課后對學生的作品進行了演示性評價等。然而,這樣的改進卻仍然是以學生的學習結果為主的評價,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依然是單純由教師的判斷來決定的,以致于學生的學習過程沒有得到全方面、系統(tǒng)而又客觀的評價。
如何做到既能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又能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呢,使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評價真正能促進信息技術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呢?為此,本文提出為學生建立“信息賬戶”,全程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成果,并由學生自己、同學、教師、家長共同參與評價,通過階段性評價、交流、展示的方式,促進學生不斷努力,不斷進步,達到了解學生實際的學習和發(fā)展狀況,最終實現(xiàn)課程宗旨。
二、概念界定
本文所說的“信息賬戶”是指在教師的組織指導下,每個學生自行建立的一個信息技術學習文件夾,它將學生在一個學期學習過程中經歷的主要學習內容和成果收集起來,包括了學生課內的學習內容、課外的探究活動、課外搜集的信息技術學習資料等。“信息賬戶”既是對學生學習和進步的過程展現(xiàn),更是對學生學業(yè)的全面評價。通過定時總結、交流、展示的方式,學生不斷地對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修正、改進,使其各方面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到學期結束時,教師利用“信息賬戶”收集的學生一學期以來的學習過程和成果,對學生的學業(yè)情況作出更全面、更準確的總結性評價。
三、建立“信息賬戶”的意義
“信息賬戶”是對學生整個學期信息技術學習過程中內容和成果的記錄,它反映了學生的努力情況、進步情況和學習成果。利用“信息賬戶”對學生進行評價,能夠激發(fā)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濃厚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自信心,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促進學生自我管理、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能力的發(fā)展。同時,“信息賬戶”的建立也有助于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的快慢、大小做出較為恰當?shù)呐袛?,從而幫助學生制訂進一步發(fā)展的計劃,更有利于教師對學生的學業(yè)情況作出科學、全面、準確的評價。
四、“信息賬戶”的內容及操作方法
“信息賬戶”是對學生一學期以來整體學習情況的反映,包含的內容要求詳細、全面、豐富,主要分為課內信息類、課外信息類和檢測類三大塊內容,下面對”信息賬戶”內容及操作方法進行具體闡述。
1.課內文件類
課內信息類主要收錄的是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情況、探究活動方案及探究活動記錄單。
(1)課堂表現(xiàn)記錄表
課堂表現(xiàn)記錄表是記錄學生在課堂上的具體表現(xiàn)情況,包括聽課情況、發(fā)言情況、實際操作情況、小組合作情況。具體以爭“★”的形式進行,教師為每個學生準備課堂表現(xiàn)記錄表,每節(jié)課中評出認真聽課星、積極發(fā)言星、實踐操作星各兩顆,小組合作星一組,課后由得星學生自行貼到課堂表現(xiàn)記錄表上相應位置。課堂表現(xiàn)的記錄有助于教師對學生的整體把握,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是對新課標中“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理念的貫徹。
(2)探究活動方案
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本人以探究式教學為主,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是當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首先從探究活動方案的設計開始,所以活動方案的評價必不可少。活動方案表格由教師在課前準備,學生人手一份,學生以填表的形式設計方案。如六年級上冊第四課《表格的妙用》中探究活動方案設計表。
(3)探究活動記錄單
學生的探究能力不僅體現(xiàn)在活動方案設計和實踐操作能力上,還體現(xiàn)在探究成果上。探究活動記錄單是對學生探究活動中的各環(huán)節(jié)操作方法以及探究成果的記錄,它是評價學生探究能力的主要依據(jù)之一。所以探究活動記錄單的收錄也是“信息賬戶”的重要部分。課內探究活動記錄單也是由教師設計準備的,例如四年級上冊第八課《小小通訊錄》中名片設計是否合理情況表。
2.課外文件類
課外文件類主要收錄兩類文件,一是課外探究活動方面,包括學生在課后進行探究活動的方案設計、探究結果記錄單等;二是資料搜集方面,包括學生在課前為上課作準備而搜集的相關資料和學生自己喜愛的信息技術學習資料。
(1)課外探究活動
課外探究活動是課內探究活動的拓展延伸,也是對信息技術知識、技能鞏固和應用的過程。要注意的是,課外探究活動教師很難做到親自指導,所以在進行課外探究活動前,教師要先進行活動前的指導工作。首先要做好安全活動指導,比如電腦電源的插拔、機箱帶電情況的判斷與防護等。其次要做好探究活動的指導,對于比較容易的探究活動可以由學生自行設計探究活動方案,進行探究活動并記錄好探究結果。對于較復雜的探究活動,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好探究活動方案表格如表二和探究結果記錄單如表三。
(2)資料搜索類
搜集資料是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拓展知識,進行判斷、推理和論證的必不可少的學習過程和方式。資料搜索分為指定資料搜索和興趣資料搜索兩類。
1)指定資料搜索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很多時候需要學生在課前搜集相關資料。例如在教學六年級下冊《奧運知識知多少》前,就需要學生搜集關于奧運的資料。教師在教學這一課前就要布置資料搜索的任務,用于課堂討論,課后教師要根據(jù)學生搜集的資料的價值性及時地進行評價批注,然后由學生自行整理收錄到“信息賬戶”中。
2)興趣資料搜索
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是無止境的,教材所涉及的信息技術知識是非常有限的,學生的興趣愛好也是各不相同的,課外的信息技術學習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外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學習相關課外知識,并對所學知識整理摘錄。或者由學生們一起合作研究他們共同感興趣的主題,再將研究內容整理摘錄。興趣資料每周整理收錄一次,存入“信息賬戶”。
3.書面檢測類
書面檢測雖然不能全面評價學生的學業(yè)情況,但它評價效率高、范圍廣、客觀性強等優(yōu)點也是不可忽略的。所以書面檢測資料也是“信息賬戶”的重要組成部分。書面檢測資料主要由教師自己設計的“課堂知識回顧”、期中測試書面部分和期末測試書面部分組成。
五、“信息賬戶”的評價
“信息賬戶”的建立是為了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成果,促使學生不斷改進信息技術學習方法,獲得進步。實行“信息賬戶”的評價機制首先要讓評價對象了解整個評價過程和方法。
“信息賬戶”的評價主要分為即時評價、每周評價、單元評價、期中評價和期末終結性評價五種形式,評價的主體包括學生、家長和教師。下面具體闡述這幾種”信息賬戶”的評價方法。
1.即時評價
即時評價是指在一節(jié)課或一個探究活動結束時,直接給予評價的方式。即時評價主要由教師和家長配合執(zhí)行(家長主要針對學生課外探究活動的情感態(tài)度作出客觀評價),內容包括課堂表現(xiàn)、課內外探究活動方案設計和活動記錄單;“課堂知識回顧”批改;期中、期末檢測卷的批改。即時評價的內容其實就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它是單元評價、期中評價和期末終結性評價的基礎和材料依據(jù)。
2.單元評價
單元評價是指在一個單元教學內容結束后進行的階段性評價,主要是根據(jù)學生收錄在“信息賬戶”中一個單元學習過程中的各項內容和成果進行總結性評價。單元評價的主體由學生本人、小組成員和教師組成,首先由學生自評,然后小組討論互評,最后由教師作出評價。評價內容總共為五項:以一單元為周期的課堂表現(xiàn)階段性評價;課內探究活動的階段性評價;課外探究活動的階段性評價;資料搜集的階段性評價和課堂知識回顧的階段性評價。各評價內容的等級根據(jù)教師給出的每份文件的“即時評價”和“每周評價”情況評定為優(yōu)秀、良好或及格。綜合評價的等級也分為優(yōu)秀(三項內容及以上被評為優(yōu)秀)、良好(三項內容及以上被評為良好或優(yōu)秀)和及格(三項內容及以上被評為及格)。
單元評價的目的除了對學生進行階段性評價,還要求學生交流討論本階段的學習體會和心得,然后將優(yōu)秀的“信息賬戶”進行展示。讓學生在評價、交流和展示的過程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不斷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最終達到共同進步的目標。
3.期中評價
期中評價是在期中測試結束后對學生進行的中期評價。具體評價內容是在單元評價的基礎上再增加一項期中測試卷的評價,評價主體增加一項家長評價。家長評價可放在期中考后以問卷形式進行。家長可根據(jù)自己孩子“信息賬戶”中的各項內容情況作出參考性評價。具體評價方法由于評價內容的增加而有所變動:對于各項評價內容的等級評定方法,學生自評和小組互評與“單元評價”中的評價方法相同,教師評價要結合家長評價進行;對于綜合評價的等級評定改為優(yōu)秀(四項內容及以上為評優(yōu)秀)、良好(四項內容及以上被評為良好或優(yōu)秀)和及格(四項內容及以上被評為及格)。期中評價結束后也要進行交流和展示,以促進學生學習。
4.期末終結性評價
期末終結性評價是針對學生整個學期學習過程與成果的全面性評價。期末終結性評價是根據(jù)學生“單元評價”中的“單元終評”和“期中評價”中的“期中終評”結果而評定。具體評價內容為四次單元終評和一次期中終評,共五項,其中三項及以上被評為優(yōu)秀的學生期末終結性評價為優(yōu)秀,其中三項及以上被評為良好及以上的學生期末終結性評價為良好,其中三項及以上被評為及格的學生期末終結性評價為及格。
期末終結性評價結束后,舉行總結班會,其目的是表彰優(yōu)秀”信息賬戶”的建立者,并展示每位學生的”信息賬戶”,讓每位學生都有展示自己成功的舞臺,從而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自信心,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最終實現(xiàn)課程宗旨。
六、結論
“信息賬戶”記錄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過程與成果,利用“信息賬戶”對學生學業(yè)進行信息技術評價,既關注了學生學習結果,更關注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實現(xiàn)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內容全面化、評價方法多樣化和評價時機全程化目標?!毙畔①~戶”評價既利于教學的改進,也促進了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每位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這是值得探索和推進的教學評價方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董奇.有效的學生評價[M].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3.
[3]慕稚等.新課程與評價改革[M].教育信息技術出版社,2001.